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老友:你交来的论文《当前诗词创作及其展望》读过了。读后想起几个问题,提出来共同商讨。一、没有提文人诗怎样影响民间诗,似嫌片面你说在悠久的诗歌源流中,民间诗歌与文人诗歌这两个传统互相联系,这是对的;但是只提民间诗歌对文人诗的巨大影响,没有提文人诗怎样影响民间诗,仍嫌片面。你引鲁迅的话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已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尸,他们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但我总觉得文学史上两个诗歌传统的关系是互相交流、互相吸引的。照鲁迅的说法,便成为一方掠取另一方的关系,这并不符合我国诗歌史上两个传统互相交流的实际情况。五七言诗起源于汉魏,极盛于三唐;长短句词起源于隋唐,极盛于两宋,距今都 相似文献
3.
4.
5.
7.
8.
9.
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为诗歌传播新媒体的网络诗歌与手机短信诗歌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新媒体诗歌与传统媒体诗歌在传承链条上并未断裂,无论是在纸质文本上,还是在网络、手机上,诗歌的内在本质并没有改变。多媒体、超级链接、手机屏幕,只为诗人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新媒体诗歌不可或缺的是诗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船山自画像气势磅礴地表达出“生要有意义,死要有价值”这一中国千年传统生死观.船山生死观可以解构成“恐惧死亡——正视死亡——解构死亡——超越死亡”这一模式来概述其精神实质.这一哲学观点给其诗歌创作以深刻影响.本文尝试从艺术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死亡意识给船山诗歌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船山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于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1.
YANG Dong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6):49-56
新批评派的诗歌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最重要的理论建树之一。而在这一理论探索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重新焕发了有机整体论诗学的勃勃生机,将这一文学思想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追溯新批评派的有机整体论诗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总结这一诗歌理论的得与失,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新批评派的历史功绩,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邢海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诗的哲学维度就是诗的艺术深处所涵纳的理性因素,是诗人凭借具象的形态所表现的对世界及自身的基本理解。诗的本质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表象内容进入深刻的经验世界,诗意也必然走向象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丁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结构学在艺术论中无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它最贴近艺术实践的实际,更能切实地辨析、解决创作中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在许多理论方面,都有共同点,一谈到结构学,各自的特色就非常鲜明了。诗的结构学,独立性更强。深入地探索一下诗的结构学,对当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疑将会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诗的结构学是否就是指旧体诗的平仄、对仗、韵律,新诗的自由体、格律体这类问题呢?当然,这些也是诗的结构问题;但到诗人在讲究这方面的结构问题时,已经进入了创作的后阶段了。诗的结构运作,应是包括从诗的触发点直到最后完… 相似文献
19.
吴敏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5):93-97
意象是诗的细胞、是诗的原件,意象活动构成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本文从意象组合的实质、意象组合的基本表达方式以及意象组合的手法等三个视角和层面指出了诗是由意象构成的,并在意象的组接、发展及转换中形成诗,从而揭示出诗的本质所在和诗的现实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