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679-683
实现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权利平衡是刑事诉讼演进的必然规律.在我国,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确立使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的确认,从而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平衡奠定了基础.但在具体诉讼舷权利的保障方面,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失衡的现实困境依旧存在.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失衡之根源在于:价值目标的冲突,利益结果的冲突,权利保障与诉讼效益的冲突.为实现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平衡,应寻求平衡之法,达成动态中的稳定、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2.
葛靓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51-52
刑事诉讼活动通常涉及和容易侵犯公民基本权利。而我国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被告人的重要诉讼权利上升为宪法性权利,并在过程中尊重和保障这些权利。但是,在被告人诉讼权利宪法化这个问题上,我国的刑事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缺陷。只有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与普遍意义上的公民权利联系起来,将其确立于宪法条款之中,才能在根本上保证被告人真正享有诉讼权利,刑事诉讼法对于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才有其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33-35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刑事诉讼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辩护权相对较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公、检、法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协同作战关系仍然支配着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被害人对抗性诉讼权利是被害人实体权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被害人的对抗性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确立是必要的.考察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人权利状况,分析我国被害人对抗性诉讼权利的具体表现以及立法的缺陷,对被害人对抗性诉讼提出了建设性的立法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晓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112-113
我国刑事诉讼是以追诉犯罪为本位,其目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公众的惩罚权.由此相关的法律在制定时更注重对公共利益的维护,而忽略了对被害人正当权利的保护,从而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被强大的国家追诉职能所掩盖甚至取代,使得这一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特殊群体的权利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具体的救济途径,最大可能地平复其所受的创伤. 相似文献
6.
王萱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6):11-14
对在很多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不仅见证了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他往往还是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相对其他证人而言,被害人对犯罪的真实状况可能更为了解,被害人作证与其他证人作证相比,还是存在一些重要差别的,应当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珊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4):62-64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是重视的,赋予其较广泛的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方面仍有一些不足,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立案、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还是审判阶段,被害人都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被害人刑事诉讼权利又不断扩张的趋势。被害人的权利有的需要检察机关依职权行为加以保护,有的对检察权形成制约。检察机关与被害人关系的变化是被害人权利保护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42-45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应界定为刑事诉讼被害人。他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以刑事被害为前提,二是享有刑事诉讼权利为基础,三是以制裁犯罪人、实现自己合法权利为目的,四是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前三者是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实质特征,后者是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0.
赵建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100-102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刑事被害人的很多 诉讼权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行完 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便为日后修改《刑事诉讼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旨在对遭受严重暴力犯罪的被害人及其家属生活上的扶困助贫。文章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与评析。我国宜以社会福利说为理论基础,兼采其他学说的合理内核,紧密结合中国实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条件、对象、范围、资金来源、救助机构等问题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2.
13.
王昭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8-31
刑事被害入国家救助作为一种社会政策的公共选择,目的在于顺利实现刑事被害入的社会回归,从而实现社会的一种自我治理。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参与,由此,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实践由司法主导向社会主导的转换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4):146-151
为了探析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阐述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立法构想。认为中国应构建一套符合本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补偿的对象、条件、范围、数额、资金来源、补偿方式、裁定机构以及程序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16.
刑事沉默权的应用与刑事侦查行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婧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98-100
刑事沉默权与刑事侦查行为同属刑事侦查工作的两个方面.应用刑事沉默权对刑事侦查行为虽然具有一些消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是有利于提升刑事侦查行为,推动刑事侦查工作的.我们应当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有限制地应用刑事沉默权,使刑事侦查工作既能够有力地打击犯罪,同时也能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吴昊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96-100
技术侦查所具有的隐蔽性、强制性、侵犯性等特殊性,使得技术侦查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大大增强调查取证能力的同时,也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发生严重冲突。因此,在技术侦查的使用中合理衡平其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冲突,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某些刑事案件确需辩诉交易。但若不经被害人同意强行进行辩诉交易,就会违背刑诉的正当目的。为防止提升诉讼效率而过度牺牲公正和过度追求形式公正而背离实质公正,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并在执法中充分保障被害人的辩诉交易权,使其与公诉权、辩护权相制衡,以实现各主体间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