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彝尊简论     
被誉为“清朝三百年之冠”的词人、诗人朱尊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学者,文章根据朱氏坎坷的生平及思想的脉络介绍了他独具风韵的爱情词及“博学诗风”的产物吟物词,力纠传统偏见,揭示了朱词的风格和特点,并进一步评述了他清空醇雅的词论体系以及以朱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形成的政治、经济、地域人文背景诸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在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享有盛名的诗人,他们以自己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人民的热爱,确立了各自的地位。李白,被人们赞为“诗仙”;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陆游,被人们尊为“词心”。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诗人。“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柳亚子《七律》)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半个多世纪中,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伟大质朴的领袖风度和  相似文献   

3.
顾浩创作的“新古体词”,从词体和词境的继承、发展两方面,都进行了认真而成功的探索。在词境的变革、创新上,不仅注意营造诗人、学人之境界,而且努力开拓无我之哲人境界,他的“新古体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中国诗词的创作和新文体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诗有“诗史”之称,《梅村词》也表现出时代风会与个人遭际的影响,以其《满江红》词表现最突出,可称词史。明清易代之际的大背景促成了吴伟业词风的变化,也促成了时代词风的变化,即由软媚柔婉到慷慨悲凉。由媚而雅是明清之际词学转变大势,直接影响到清词的品格,开启清词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一提到李白,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将他归为诗人,并且给其戴上了一顶顶诗人的桂冠,诸如“诗仙”、“大诗人”、“千古诗人之冠”等等。但是,据笔者对李白生平的研究却发现,李白本人从不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诗人,更不以自己是一位诗人而引以为荣。李白一向具有远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秦观、黄庭坚是北宋词坛极有影响的作家,当时秦、黄并称。其词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发展过程,并渐次形成各自独立的艺术风格。秦观的词优柔婉转,自然本色;黄庭坚的词,是被称为“着腔子唱好诗”的诗人之词。黄词风格多样而主导风格不显,在词坛上没有形成奔腾万里的气势。秦观在婉约词的发展上承前启后,在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长达二百余年。在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有辽一代亦涌现出不少契丹族(包括辽地汉族)诗人,他(她)们以自己家乡的“事”、“物”为题材,吟诗赋词,产生了不少好的...  相似文献   

8.
词由唐发展至两宋 ,词人辈出 ,高峰迭起 ,形成“豪放”与“婉约”两大潮流 ,但主流是婉约词。这种主流形成的原因有 :从社会背景来看 ,词的演唱在两宋成为社会风尚 ,这种风尚适合婉约词的生存和发展 ;时人所普遍接受的一直是婉约词 ,并被奉为“正体” ,豪放词被历代词学家论为“别调” ,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 ;尽管苏轼和辛弃疾在豪放词的实践上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 ,但他们“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的创作倾向也流露了较为明显的缺陷 ,使豪放词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9.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发现了自己的本体之我而对本体之我又无法彻底地加以理解,觉得自己很陌生,从而才把自己作为对象而发问的。  相似文献   

10.
元代散曲抒情写意的艺术特征许金榜王骤德《曲律》说:“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于词也,道迎不作也,诗人而以诗为曲也,词人而以词为曲也,必不可言曲也。”与诗词相比,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我们既不能用写诗词的方法写曲,也不能完全按...  相似文献   

11.
重庆巴南昆词音乐的发展与流变是非常典型的大艺术剧种“地方化”的实际案例。在巴南昆词音乐中,“地方化”的流变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特点:一是 “词”的保留,二是“曲”的变异,三是“韵”的丧失。本文分别从昆词音乐的源流、发展脉络、表演特点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对重庆巴南昆词“地方化”特征的挖掘以及与江苏昆曲的比较性研究,深入分析了其流变成因,并进一步探讨受不同人文语境影响下的艺术形式在流变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的诗描绘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完整的生活画卷,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杜待今存1400余首,其中大量是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悲苦心情的,诗中直接出现“哭”、“泪”等词语的就有近200首。这些“哭”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诗史”所展示的深刻内容,我们大都可以从“哭”诗中透视出来。走向现实主义的艰难历程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他并非一开始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进,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杜甫35岁以前的诗作近3O首,其中没有一首有“哭”类词。俗话说:男儿有…  相似文献   

13.
《病馀长语》所收边连宝佚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人边连宝认为词是小道,云“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但偶尔为词,却也清新疏朗,乃“花间”之流亚。在其学术笔记《病馀长语》中夹杂其词作17首及其妻子李氏词4首。此外他还收录了其友方鸣皋词12首,并认为方氏“诗宗晚唐,小词绝工”。所有这些佚词随着刘崇德先生主编《边随园集》3(2007年9月,中华书局)的出版而第一次为世人所知,相信这势必会为当前国家重点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全清词”之“雍乾”卷的编纂提供重要选本。  相似文献   

14.
生之歌─—关于王文兴小说中的“命运”主题孙永超台湾诗人杨牧认为,王文兴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沉着有力的主题是命运,“不论他的题材是什么,角色是什么,贯穿他的材料的是一根命运的线。”①应该说,这是对王文兴小说的一个十分恰切的透视,不过,“命运”,一词的两大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陶渊明归隐的动因和本质:诗人这一人生抉择不是为了对东晋王朝尽忠,而是为了在“淳风日尽”的时代谨守自己的“拙生”,在“大伪斯兴”的社会守护人的真性。  相似文献   

16.
由诗人王建创作的《新嫁娘词》(其三),形象地再现了一位新婚女子以巧妙方法通过夫家新婚考验的故事。作为夫家“新成员”,新娘子面对新环境,积极寻求改变、适应与突围。而由这首诗展开设想,诗中的“新嫁娘”可以看作是所有“新成员”的象征。本文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视角,分析新成员融入陌生群体时面临的问题及他们寻求出路的方式,并尝试探索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改变与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哥布是一位用汉文和哈尼文双语创作的哈尼族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今日诗坛所匮乏的那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他将诗歌的视点向内集中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以“一位在大地上歌唱的孩子”的真诚唤起人们的感动。摆脱了“朦胧诗”的话语权力,摆脱了大范围文化强加的思维习惯和感觉习惯,哥布诗歌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质朴、纯净、真诚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赵尊岳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词学家,他在借鉴况周颐词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风度”说。他将“重拙大”作为“风度”的基本要素,并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讲求词的外在形式的审美作用,强调主体“词心”的涵养和词法的锤炼,显示出了传统词学向现代文学理论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初唐诗人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其中“儿女”一词,最流行的说法是解为“青年男女”或“小儿女”,见于修订本《辞源》和大多数唐诗选本,无须举例。近年来有些同志否定了上述解释,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他们提出的新解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刘逸生同志在《唐诗小札》(重订本)中说;“追溯此词源头,还是以泛指感情脆弱的孩子较妥。”李文初同志在《释王勃诗中的“儿女”》(载《江汉论坛》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从中推断出一个结论:“儿女”一词,在古时除父母称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l 半个多世纪来,艾青紧紧追踪着时代,瞩目于世界,以他卓著的成就步入世界大诗人的行列。在现当代的中国诗人中,似乎还没有一个诗人能家艾青那样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国际友人这样评价艾青:“中国诗坛的泰斗,迷人的艾青。”——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艾青的诗确实写得很美,这些诗给我的感觉超过许多年来任何西方诗人的诗给我的感受。”——新西兰女作家玛利·庆“艾青的诗,政治态度鲜明,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阿尔及利亚教师伊尔什“艾青的诗,虽然是以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人民,但诗的思想却超越了民族的界线,读来同样令人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