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AABB式词.语言论著大多只是在谈及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时才涉及这一现象,且十分简略.本文试图对AABB式词的构成方式与AB式的词义联系以及性质和功能等方面做一些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穷尽考察元刊杂剧里的"AABB"式词可知:元刊杂剧"AABB"式词可分为"重叠式AABB"词和"叠音式AABB"词;每一类"AABB"词均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四类;该类词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AABB式重叠构词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汉语语法学家都认为汉语的构词法有五种:联合式(指并列式的词,如“团结”、“道路”等)、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和主谓式。然而事实上还存在着另一种比较重要的构词法——重叠式构词法,其中之一的形式为AABB,如“偷偷摸摸”、“形形色色”、“密密丛丛”、“满满当当”、“磕磕碰碰”、“花花搭搭”、“病病歪歪”、“影影绰绰”等。这类词不同于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而构成AABB式的词。重叠双音节形容词的AABB式是由AB式重叠而成,二者的语义基本相同,只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略有差异。而AABB式的词却不是由AB式重叠而成。有些AABB式的词貌似形容词的重叠式,例如:  相似文献   

4.
AABB式词浅析     
汉语中有一些四音节词,是以AABB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同于词的AABB式的重叠格式,前者属于构词法,后者属于构形法,前者不能还原为AB式,后者可以还原为AB式。例如: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由于长期隔绝 ,对汉语的使用自然会产生一些差异。从词的构成成分、语法功能和语言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对海峡两岸词的AABB式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可以发现台湾小说中词的AABB式结构的使用要远远多于大陆 ,其组合形式灵活 ,表达功能丰富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的一种AABB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除了形容词 AABB 式(简称“AABB 形”)以外,动词、名词、象声词、数(量)词、代词也可以构成 AABB 式。从排头的动词到排尾的代词出现次数依次递减,数(量)词、代词仅只几个。试看例句:①市上游动着许多黑,影影绰绰的,极象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杨朔《海  相似文献   

7.
AABB式象声词经历了一个从加合形式(AA+BB)向扩展形式(AB→AABB)发展的过程。唐以前加合式AABB多为叠音象声词两两加合构成。唐宋时加合式AABB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基式由不连用发展到连用。一部分基式连用的AABB加合式被重新分析为AB的扩展式。扩展式AABB是典型意义上的AABB式象声词。演变的机制是重新分析与类推。  相似文献   

8.
重叠是汉语中的一种普遍语法现象。《金瓶梅词话》作为明代晚期一部白话小说,内中大量运用动词的重叠形式。文章分析比较了《金瓶梅词话》中的双音动词重叠形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并揭示了这四种形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唐以前的AABB式形容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唐以前形容词AABB叠加形式的语法结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分析了唐以前AABB形容词语在结构、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大规模语料中的3056个高频AABB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基式的AABB结构与无基式的AABB结构数量之比大约是46∶54。从其在语料中的使用频次看,使用频次越高,AABB结构具有基式的倾向也越强。AABB结构的基式有AB式、ABB式和BA式(易序式)等三种。从基式的词性以及构词方式上看,较学界以前的认识有所扩大。无基式的AABB结构其前后两部分的性质有两种不同情况:AA与BB同质,AA与BB不同质。AABB结构的能产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语素的同一意义所表示的语义范畴,随着构成的合成词指示对象的不同,随着同它组合的另一语素意义的不同,其间语义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语素在构词中语义范畴改变后,意义同原义有明显的差异,则往往分出不同的义项,分出的义项属于不同的意义单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词的词位义属某种语义范畴,但在组合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词在组合中语义范畴改变后,意义也同原义有明显的差别,也往往分出不同的义项,分出的义项属于不同的意义单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7年修订版)作为选取语料的范围,建立一个现代汉语语素库。在现代汉语语素库的基础上,统计出最高频的300个语素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构词能力、语法属性、语义分布的情况。最后作者对高频语素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语素的生命力长久、义项的数量、义域以及语法属性的宽泛程度都是形成高频语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亳州方言中的"得"字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从其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维度分析了"得"字单独使用与组合成词的方言语法特色,对亳州方言中"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单独成词时可充当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组合成词时和名词、动词组成合成词,"得"便成为半虚语素。  相似文献   

14.
语素、词缀、词尾是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素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缀是一种附加语素,表示词汇意义。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词尾是位于词根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标志,一般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词义及构成研究中遗留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语义三角理论对宏观上的词义认知具有重要价值。词义是复合的结构体。语法义在词义结构中具有普遍性;概念义是词义的基础,是理性义的一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语序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比较英汉语序的异同,结合实例说明根据语境合理调整语序的重要性;通过对英汉语序差异的溯源,文章指出英汉思维方式不同是英汉语序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7.
词的拆用将语素临时当作词来使用,是语言表达的有效机制之一。构词语素在意义上的独立性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拆用式对原式的正偏离满足了语义表达的现实需要,并列式复合词的构词语素由于语法和语义上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最容易发生拆用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不同于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的范围需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 ,词类活用不能以今律古 ,要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9.
敬谦语素是一种语法现象,修饰或限定表示动作、行为的语言成分的敬谦语素是副词性敬谦语素。副词性敬谦语素也是语义布控下的类聚现象,根据语用类聚的情形,对明清时期的副词性敬谦语素进行归纳,可以得出九类,它们构成了近代汉语中副词性敬谦语素的主要语用语义类别。  相似文献   

20.
成对词是英语习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构词和使用都有鲜明的特点.文章从构词理据、语义理解和语法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成对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