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发展机会,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数以万计,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中国出现了第四次留学海归潮。南京才市上的“海归”派目前南京人才市场上“海归”人才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那些在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还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人才。这部分留学人员人数相对较少,但往往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下半年,青岛市在日本东京、横滨、福冈、大阪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这也是青岛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赴海外人才招聘项目洽谈活动,除了在横滨以推介为主外,其他城市前后三场的洽谈会场面火爆,应聘的留学人员积极踊跃,洽谈成果丰硕。与一批留学生组织和一大批留学生建立了联系这次洽谈会,青岛市先后和11个留日学生组织进行合作,并通过众多的留学生组织进行项目推介,在留学生组织和留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三场洽谈会共有520名留学生参会。通过举办洽谈会,青岛市密切了与驻日使馆和留学生组织的联系,实现…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09,(9):53-53
为进一步拓宽海外人才智力引进渠道,促进人才服务机构与日本专家组织在引智、引才及科技项目交流等方面的合作,7月24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和日本技术士会举办了"天津市人才服务机构与日本技术士会人才智力合作对接洽谈会",  相似文献   

4.
一、海外华人专业人才回流中国大陆的现状 海外华人专业人士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出生于海外的华人专业人士:二是台港留学生滞留海外或是从台港移居海外的专业人士;三是中国留学人员滞留海外或技术移民海外的专业人士。由于台湾学生留学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期出现留学海外的高潮,时间比中国大陆整整早了20年。在20世纪80年代,旅居海外的台湾籍专业人士,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随着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990年起,旅居海外的台湾专业人士以每年30%的回流率回流台湾。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改变对中国大陆留学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态度,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技术移民开始定居海外。因此,旅居海外的华人专业人士的队伍中,中国大陆海外留学人员和技术移民是一支数量庞大的生力军。 据2000年8月有关部门的不完全  相似文献   

5.
海外留学族回归心态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外留学族回归率逐年递增。从1994年开始,中国大陆留学生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1998年就达到7400余人回国,而且在国外工作或取得永久居留许可后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据最新资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加之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良好预期,在美国硅谷华人精英中有43%愿意在目前或将来回国工作。77%的硅谷华人称自己已有一个以上的朋友或同事回国。回国创业已成为海外留学族一个普遍的心理潮流。中国大容量的“市场”是发展自身事业的最佳空间 每一个海外留学生其事业追求都包含着自…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全球学生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与此同时,各国也纷纷允许优秀外国留学生留在国内就业,这成为当前世界通用的揽才做法,甚至被称为“一本万利”的做法。外国留学生比直接引进的外籍人才更熟悉国情,相对本土人才则节省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并能带来教育创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招收留学生当作补充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有条件地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在签证和移民上提供便利。目前不光西方发达国家加大对留学生的挽留,同样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也都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就业。  相似文献   

7.
李国君 《人才开发》2010,(10):48-52
广西是一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近年来,广西牢牢把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开放,以北部湾为龙头,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本人才市场日益枯竭的同时,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却连年创下新低。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使政府及产业、教育界人士担忧不已。他们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继续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关林  闻勇  张鹏飞 《人才瞭望》2013,(12):94-95
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之后。日本右翼心有不甘。2013年年初以来,安倍晋三首相多次高喊:“日本又回来了。”试图夺回亚洲老大的地位。可事与愿违,如今的日本,若不与亚洲邻国合作,很难再现当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8,(10):51-51
9月1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SUNCORP体育馆举办的2008昆士兰国际人才展上.由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外国专家局组织的人才招聘受到海外留学生和外国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事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在中国"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关键,也是中国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目的之所在。海外人才与国内单位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难的是如何创造能使回国人才真正实现在事业上大展宏图的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3,(5):42-42
据华声报报道,日本一些大企业出于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需要,从今年起在用人上发生重大的转变,一方面尽可能压缩雇用日本学生的名额,另一方面却尽可能加大雇用留学生的名额。中国留学生专业人才受到日本大企业青睐。松下电器日前宣布,在2004年度录用大学生时,该公司将直接雇用以中国人为主的外国留学生200名。在日本国内如此大规模地雇用外国人,松下电器开了先河。此前,大企业雇用留学生每年仅是少量,而在世界各地招收的人才,都被安置在当地的子公司。松下电器的一位负责人称,为了实施雇用国际化的方针,松下还要在中国设立新职员中心,以雇用当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积极稳妥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日本于1989年12月修改《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等法规,适时制定和调整政策措施,逐渐打开具有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外国劳动者进入日本的大门。以韩国、中国和菲律宾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相继赴日本求学求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国际人才交流热潮。那么,外国留学生、培训生和劳动者如何办理赴日手续?如何适应日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日本关于外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对我们有何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部崛起,必须以人才为基础,靠人才来推动,加速发展的中部需要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加盟。"9月16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说,目前,中部6省都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招揽规划。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2,(10):56-56
国际化的"人才蜀道",海外英才来蓉奏响"成都声音"。9月19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重大专项活动之一,"2012年海外高科技暨高端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在成都举行。在本届海科会"西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暨投资发展机遇推介会"上举行的"海外人才引进与城市国际化"主题论坛与"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中,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侨领、侨商、华侨华人聚首成都,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7月13日召开的青岛市"443引才工程"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顺利,引进留学回国人才53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3%,此外,有48名急需高层次人才正式落户青岛市。  相似文献   

17.
上海高校: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上海最宝贵的财富,顶尖人才更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热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构成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华服务的"大背景"。作为高端人才的汇集地,上海高校解放思想、开阔视野、锐意改革,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吸引、留住、用好海外优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7月3日至12日,湖北省副省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梁惠玲率领湖北省人才工作代表团访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代表团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举行了两场大型海外人才恳谈会,吸引了42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和留学生前来参加,现场共有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205名海外人才及科研团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协议。同时,达成校际、技术和科研合作项目27个。外国专家对湖北尚贤爱才的引智氛围和开放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28日至30日,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焦作市政府主办,河南省留学人才与专家服务中心、焦作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领办,以"太行为台揽英俊,长河作海润人才"为主题的2013年海外英才中原行暨焦作人才与项目洽谈活动在焦作成功举办,该市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洽谈和对接.这是继今年7月焦作市成功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洽谈活动后的又一次招才引智的盛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抢夺留学生: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升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通过教室、讲台与计算机屏幕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便是以抢占国际留学生市场为主要标志的世纪人才之战。 政治与经济 的双重战略 对于美国人来说,最感自豪的也许不是近10年来持续增长的经济,而是吸引他国国民蜂涌到美学习、居留的磁铁般的吸引力。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赴美留学的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1999年在美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已达49.l万,占世界留学生教育市场的1/3。更令人瞠目的是每年竟有高达1/4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