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构成。这三对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适应上层建筑(主要指文化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这三对矛盾和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人口质量的变化。马克思说:“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社会生产力对人口质量的制约,总是通过生产关系并同生产关系一起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在考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质量的影响时,只有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统一的生产方式中进行,才能真正把握人口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应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建设中正确处理所有制问题的根本依据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正确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是在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为此,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形态的界定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是人的需要,需要推动人们与自然作斗争,从事劳动,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人类社会俱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只有从生产力的角度才能对人类社会作出精确的描述。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而生产关系只不过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而已,马克思一般都  相似文献   

5.
一、系统论深化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迄今我们在哲学教材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范畴的表述形式基本上是50年代以来从苏联沿袭的蓝本,最近的一些哲学书的表述,加进了一些新内容,有了一些变化,但仍旧是大同小异。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概括起来可表述如下:在一定社会中,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组成特定的社会有机整体。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可概括表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但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视野下的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 ]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风靡全球。“经济全球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 ,从生产力角度说 ,“经济”指的是各种产业的总和 ,经济全球化没有说明是哪一种产业的全球化 ;从生产关系角度说 ,“经济”指的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全球化没有说明是哪一种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从字面上看 ,经济全球化仿佛是无主客体的。这里 ,“经济”是主词“全球化”的定语 ,“全球化”则是一个过程 ,主体和客体都不见了。因此 ,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的“便利性”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集团都可以对它做出自己的解释 ,有多…  相似文献   

7.
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这一内容而言,是生产的社会形式。马克思说:“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具有二重结构,它是经济利益关系和经济运行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探明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前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后一矛盾的解决,而后一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又受到前一矛盾的制约。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提法有三种意见:一是两对矛盾并列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两对矛盾包含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包含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是三对矛盾并列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公平是社会关系状态,是以经济公平为核心的质与量统一的结构体系。社会效率是生产力效率与生产关系效率的一个质与量统一的协作结构。而生产关系效率,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来说,就是公平存量的变化率的比例函数。因此,公平关系变化率ef与生产力效率ep直接成为社会效率e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得出了描述e、ef、ep三者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一般说,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时就需要改革,甚至革命。如果一个国家跳过一个或二个社会发展阶段,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时侯的生产关系往往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改革。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间跳过了半个社会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也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当然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公平是社会关系状态,是以经济公平为核心的质与量统一的结构体系。社会效率是生产力效率与生产关系效率的一个质与量统一的协作结构。而生产关系效率,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来说,就是公平存量的变化率的比例函数。因此,公平关系变化率ef与生产力效率ep直接成为社会效率e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得出描述e、ef、ep三者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上层建筑、资本国际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我们应积极应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运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合的规律来分析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混合所有制将逐步向完全的社会所有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要素和两对基本矛盾。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中介的折射而实现的;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等等。这里有两个问题不得其解:一是生产力标准的直  相似文献   

15.
简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汪佐春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并把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企业的性质,是经济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解释是各持己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讲,企业是一种特定的分工协作形式和生产力的具体组织形式;从社会经济产权结构讲,企业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和生产关系的微观层次载体,因而企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张闻天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后半生,付出巨大精力,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长期的,搞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是多层次的,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加强经济管理,注重经济效益等。这些远见卓识,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一定社会生产组织中人们分工协作所形成的集体合力。生产关系则是在一定社会生产组织的范围内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现实的生产劳动而相互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作为一种集体合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定生产组织中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经济法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示。哲学范畴内社会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持续的矛盾冲突与调适来不断演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应成为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构建的本原基点,效益、文化、环境和公平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体系维度和价值序列。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权利平等实现为核心的现代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既要注重法治经济的共性,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个性,着力解决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现存生产关系之间的基础性矛盾,促进农村经济法治从矛盾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0.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无论生产力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不能离开生产力构成的结构性作用。因而本文从经济学的生产力构成学说角度论述政治经济学的三要素说的生产力构成,进一步分析该视角下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