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知识转移是知识由知识发送方向知识接受方转移的过程,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从知识转移双方的属性、知识属性、关联属性以及企业网络属性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企业可以主动通过企业网络有效获得外部知识,提高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全球领先企业获取技术和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一条快车道.但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知识转移难以完全成功.文章以领导型的全球价值链为对象,分析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全球领先企业向本土企业的知识转移机制,并从知识转移过程的参与要素入手,分析了领先企业知识转移能力、本土企业吸收能力、知识转移平台、知识本身特性对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全球价值链中知识有效转移的影响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知识隐含性,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人际关系的信任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个体知识组织化、加强员工间的非正式交流,重视员工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知识转移的策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联盟企业知识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最大化利用组织内外现有的知识资源,企业采用联盟的形式来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组织形式无疑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首先分析了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式和影响因素,然后在社会网络的视角下,从网络整体结构,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和网络子群三方面分析探讨了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问题,最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模拟算例网络进行量化分析,体现社会网络视角下分析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已成为保证企业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资源,而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得技术也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途径.由于当前技术转移实际上多数是通过企业网络进行的,因此,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技术转移方特性、接受方特性、技术特性、技术转移方和接受方的沟通互动以及企业网络结构等因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转移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不断识别市场机遇,并快速利用外部新知识实现创新,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识别我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并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我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水平、企业的先验知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因素、企业R&D活动水平及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等五个因素对我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企业吸收知识的意愿对我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回顾知识网络概念的缘起与发展,探讨企业知识网络的内涵与特征,界定企业知识网络演化模式;继而从知识活动、知识节点、组织学习、研发人才等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知识网络演化的因素;提出了企业组织学习机制构建及企业知识网络的知识治理两方面相结合促进企业知识网络演化的建设措施,为正确认识企业知识网络演化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隐性知识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有效的知识共享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和保障。但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是困难的,影响因素涉及隐性知识特征、提供方、接受方和共享的组织环境四个方面。笔者在分析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讨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实现有效共享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知识本身、发送方及接收方的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化交互机制对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化交互机制对"知识默会性—知识转移效果"、"知识嵌入性—知识转移效果"及"发送方激励—知识转移效果"具有调节作用,而对"知识因果模糊性—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方可靠性—知识转移效果"及"接收方吸收能力—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释企业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共享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而从激励机制和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诸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