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合法负债     
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就是政府负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惜太肆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上届班子的政绩,下属班子的包袱”,造成国有银行大面积坏账。但是,这似乎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基建项目正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大厦越修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表面的城市繁荣让我们淡忘了其背后的隐藏风险。  相似文献   

2.
懒庸顽劣是“为官不为”现象的集中体现,导致了怠政、懒政、误政等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反腐败的力度日益加大,社会中腐败的势头得到了有力地抑制,但是,这种“为官不为”现象却并未因此消失。从学理上来分析,“为官不为”现象是一种制度性的结果,与政绩考核的制度设计、反腐败的广度及传统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也构成了其产生的逻辑机理。如将个人政绩考核与集体政绩考核辩证统一起来,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拓宽反腐的广度,与此同时继续开创出全新的现代政治文化,这样才可有效地消除当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亦权 《社区》2009,(18):63-63
什么叫做成功?辞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今泛指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那么什么叫“成功学”呢?用成功的今意来说就是“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的学问”。光从“学问”这两个字来说,它是一盏灯,是一个路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到学问,这种学问,可以是一种理论知识,也可以是一种实践经验。但是对于“成功学”这门看上去足以让人“走向成功”的“学问”来说,它又真的能算是一种学问吗?  相似文献   

4.
政绩价值主体易位是指政府官员在实现“政绩”的过程中,以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替代国家利益,使政绩的目标发生置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绩价值主体易位是导致非市场失灵以及资源配置低效率的重要原因。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绩价值主体易位问题,对于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有效地抑制“非市场失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希平 《21世纪》2013,(10):56-57
调查动机 去年11月,媒体曝光了湖南省常宁市“政绩工程”毁损酉亩农田一事,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要求迅速调查,严肃壹处。之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致函常宁市政府要求立即整改。然而,时至令日,这些整改措施仅仅停留在函件上,“政绩工程”成了无人过问的“烂尾工程”。这起违法用地的处理缘何会“雷声大、雨点小”?国土部门措辞严厉的“硬公函”缘何遭遇“软执行”?记者近日赶赴常宁市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首先基层领导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其次,要恢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不要让农民“集体失语”;再次,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另外,还要改革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看法和态度,包括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和如何评价政绩等基本问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仅体现着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树立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在不同的时期,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不同和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刘劭看来 ,名 ,指某人获得的人才称号或官职名号 ,实 ,指其人的实际才能、德行或具体政绩。名实相符就是指人才的才能、德行与其人才称号相一致 ,官吏的政绩与其官职名号相一致。名实相符的前提是“质于理合”;实质是才 (才能 )与职 (职位 )合 ;标志是“能”与“任”宜 ;保证是“以实检名”  相似文献   

9.
唐制,州县长官是本辖境内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主导者.水利工程不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更与州县长官的主要职掌即“劝课农桑”、“增殖户口”密切相关,而“劝课农桑”、“增殖户口”又直接影响其政绩与考课的等级甚至仕途升迁,这是州县长官致力于地方水利营缮事务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为全党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政治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也为新时期下科学探索我国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新时期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四川省剑阁县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依法砸掉了竖立在本县境内干线公路两侧的178块所谓的“政绩碑”、“形象碑”、“功德碑”,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欢迎。这条小消息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讲了一个深刻的大道理:“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为官者来说,这珍贵,那珍贵,百姓“口碑”最珍贵。“口碑”就是群众口头上的称颂。古人说:“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是碑。”口碑是老百姓对清正廉明、求真务实、政绩显著的为官者,发自心底的由衷赞扬,是为民者、爱民者、帮民者、富民者得民爱的真情回报。…  相似文献   

12.
综观我国现有的民生问题研究,虽然许多学者把民生问题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但一般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改善与否与政府的执政、政绩挂钩,而鲜有把政治尤其是政治民主直接纳入民生范畴。比如著名学者胡鞍钢在“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最大政绩”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悖论,即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包括失业问题、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干部考核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对干部进行考核,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着重于看政绩进行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改革,是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党的十四大也强调对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因此,着重政绩考核对促进和搞好整个干部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弄虚作假求“形象”,好大贪功媚上司。政绩工程徒有表,浮夸顽症实堪悲。官僚恶习须横扫,公仆精神应鼓吹。喜看中枢传号令,齐心挞伐此其时!痛斥“政绩工程”@马国征  相似文献   

15.
“吹官”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至于我写这篇“并非闲话”,则是新近的一篇“命题作文”,一个老同志亦老朋友所“命题”的。这位老友是一个热血的男儿,看了3月2日新浪网上关于《统计局长自杀疑云》的报道,深为吹官之祸所震惊,开始是自己想写一篇评斥吹官的文章,而后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说还是你写更合适一些。3月8日,又打电话给我,说人民网上有两篇报道可作为资料参考。既然老友如此一再“命题”,我也就不能不遵命而“破题”。“吹官”一词,《新华词典》上没有,《辞海》上也没有。权威辞典上没有,那就只能自己界定了。我想,所谓吹官,不外乎吹己和吹人两类。吹人的,那是奉承拍马;吹己的,那是为己涂粉。不过,此篇随笔所说之吹官,不是指一般的吹人奉承之官,也不是指一般的说大话自吹之官,而是特指以虚报政绩、谎报政绩,或者假报政绩、伪造政绩,以此自吹和吹人之官。这籍“也说吹官”随笔,就是对如是吹官的一个抨击。  相似文献   

16.
方芳 《金陵瞭望》2011,(11):84-8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为各级领导于部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对待政绩指明了方向。任何政绩最终都要经受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从组织方式角度将政绩考核归纳为约束性政绩考核、激励式政绩考核、社会评议、由第三方开展的政绩考核等多种模式;指出目前政绩考核还存在没有准确反映新的发展理念、评估内容过分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按照“目标明确、环节完整、公平协调、分类评价、动态调整、操作方便”的原则构建我国政绩考核制度的设想;建议制定统一的政绩考核指导性文件,加强政绩考核信息的披露,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政绩考核,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对政绩考核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李世民史称唐太宗,公元627—649年在位。唐太宗是一个杀亲攘位的帝王,但与许多君主相比,他卓越的优长是时常借鉴隋亡的历史教训,从谏如流,建章立制,发奋图治,重视生产与民生,创造了非凡的政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贞观之治”,他以“德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其政绩一样多为后世所称道,甚至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在德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上,李世民注重德治,又不放弃法治“德乃兴国之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调。从尧舜禹开创德政的辉煌政绩,经商汤、周文武二王和周公,到孔孟在理论上论…  相似文献   

19.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型体制下 ,乡镇治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目标责任”管理、“选择性激励”泛滥、“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以及“政绩工程”与“造假”等。这些做法“虚化”了政权 ,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成长 ,并有可能引起治理危机。因此 ,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提出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政绩观建设,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怎么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等观点,形成了胡锦涛同志的科学政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