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关于李梦阳《弘德集》的编定年代,论者有二说。朱安(氵侃)《李空同先生年表》:“(嘉靖)三年甲申,公年五十三岁,……以所作古今诗刊而传之,命为“弘德集”,公自为序,述曹县王叔武之论甚详”,谓嘉靖三年。陈建华先生根据《弘德集》所收《嘉靖元年歌二首》并以其他两组诗的排列顺序作旁证,推定为嘉靖元年。  相似文献   

2.
青词考     
明世宗嘉靖皇帝,以外藩入继大统。嘉靖初年尚能锐意刷新时政,有所作为。适至“嘉靖中年,帝专事焚修”,设斋醮,崇道教,幻想长生不老,得道升仙。詹事顾鼎臣迎合帝意,进《步虚词》,大得世宗赏识,平步青云,超擢礼部右侍郎(《明史·本传》)。进而群起效尤,  相似文献   

3.
(一)嘉庆《泾县志》的由来 泾县(位于安徽东南部)修志始自南宋,宁宗嘉定年伺知县王栐首倡志事,撰成县志十三卷,其书早佚。明代凡三修:正德年间泾人左顺撰志八卷。成化丙申(1476),曹迁撰成增志十卷,赵昌为之校正。嘉靖辛亥(1551),王延幹受知县邱时庸礼聘,主持志事,越数月而志成。该志凡十一卷。明代三志,惟嘉靖《泾县志》尚见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入清,《泾县志》又经三修。顺治年间知县孙登第奉部院李日芃檄令,聘举人王云龙、赵时可等纂成县志一部。乾隆十八年(1753)郑相如私纂《泾县志》四十五卷本行世,人称《郑志》。《郑志》采用纲目体,纲仿《春秋》,目仿《左传》、《谷梁传》、表志列传则取法班马。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固原州志》,现存两种版本:嘉靖十一年刻本(以下简称《嘉志》)和万历四十四年刻本(以下简称《万志》)。这珂种志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对宁夏地方吏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嘉志》分一、二两卷,线装二册,连时面共一一八页,是现存固原最早的志书。篡修者杨经,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是宁夏人,嘉靖五年进士,曾任大名府推官(正  相似文献   

5.
3、万历《朔方新志》五卷 杨寿篆修 本书完成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最先发起纂修本书的是宁夏巡抚崔振,时在万历四十二年。第二年书定稿,同时怀远(今陕西横山)人杨应聘接任巡抚,他作序付印,定名为《朔方新志》。本书最初的纂修者杨寿,宁夏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曾任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  相似文献   

6.
陈支平同志《嘉靖年间闽、浙市舶司废置时间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八一年增刊),依据《明世宗实录》资料,指出了《明史》有关记载浙、闽市舶司停罢于嘉靖元年或嘉靖二年的错误。该文依据谈迁《国榷》卷五三“(嘉靖六年十月)壬子,裁浙江市舶司”之记载,做出了闽、浙二市舶司皆停罢于嘉靖六年的结论。嘉靖时期,福建市舶司是否因浙江市舶司出现倭患问题而罢废,颇有怀疑之处。按照规定,福建市舶司主管琉球朝贡  相似文献   

7.
一“吴中无足系去客者,独大小何君,经年未得倾肠一吐为恨耳。”(282页,《张幼于》)笺:“[大小何君]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弟良傅,字叔皮。皆负才名,时以‘二陆’方之。…”按:笺似误。何良傅,嘉靖二十年进士,卒于嘉靖四十一年,在袁宏道出生前。其兄良俊,卒于万历元年,那时宏道才六岁。良俊之殁,王世贞为作《挽何翰林元朗》(见《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二十九《诗部》),至宏道官吴县时,世贞早已去世。可见,宏道恨未与之“倾肠一吐”者,决非何良俊兄弟。钱谦益《列朝诗  相似文献   

8.
《大同书》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康有为的重要著作之一,一八八四 年开始酝酿,一九○一至一九○二年间完成初稿。这位不倦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 进中国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观中国,远览全球,……至是数易其稿而卒成 《大同书》十部。”(康同壁:《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第22页。)其中“入世界观众苦”、 “去国界合大地”两部,曾刊载于一九一三年的《不忍杂志》。直到一九三五年,也  相似文献   

9.
1872年11月,镇压滇西回民起义的清军包围了大理城。城内义军与敌鏖战连日,突围不果。12月末,形势日急,义军领导人杜文秀为保全城军民生命,服毒后赴清营请降遇害。关于杜文秀赴清营请降的具体日期,众说各异。较接近的有12月26日和27日两说。据《钦定平定云南回匪方略》、《岑襄勤公奏稿》、《云南通志》等书记载:12月25日,义军出城与敌“力战一日夜”,战至26日天明,大败退回城内,因清军攻之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金瓶梅》的成书问题,是《金瓶梅》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就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心的三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一、《金瓶梅词话》当成书于万历年间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时代,过去长期流传的是“嘉靖说”。最早提出此说的,当为屠本畯的《山林经济籍》:“相传嘉靖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此则约写于万历三十五年。屠本畯与屠隆是同里同宗,但屠本畯于万历二十九年罢官归里时,屠隆  相似文献   

11.
《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以下简称《碣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夏文献。著录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以下简称《嘉志》)中。由于著录有误,笔者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的两篇西夏伊文》(以下简称《佚文》)①中,对《碑铭》的撰写时间,进行过考证,认为《嘉志》原文“大夏天庆三年八月十日建中的“天庆” (桓宗年号1194——1205年),应是景宗李元昊“大庆”(1036——1038年)之误。1930年拙文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存文献中 ,最早著录和评论《水浒传》的是明嘉靖时期的一批学者。本文从《词谑》入手 ,通过考证崔铣、李开先等评论《水浒传》的时间 ,从而断定《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下限应不晚于嘉靖九年 (15 30年 )。通过对《词品》、《戏瑕》、《百川书志序》的细致分析 ,再结合杨慎与崔铣、文征明之间的关系 ,推断出《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上限应不早于嘉靖三年 (15 2 4年 )。《水浒》在嘉靖初年成书与嘉靖初年的社会状况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四年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成语故事》第一辑六十七页“惊弓之鸟”条下说:“更羸(gēngléi)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游玩……”一九七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五十五页上说:“战国时魏国有更嬴”。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惊弓之鸟”条的解释说:“《战国策·楚策四》记载,更嬴在魏王面前用空弓虚射一下就打下一只雁来,更嬴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金瓶梅》成书的年代问题,中外研究者们有好几种说法。主要有两大说:一说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简称“嘉靖说”);一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简称“万历说”)。“嘉靖说”是一种旧说,而且据的是传闻,没有扎实的根据。到1933年7月,郑振铎在《文学》第1卷第1期上发表《谈<金瓶梅词话>》一文,认为“《金瓶梅》是作于万历三十年左右,”第一个同旧说进行挑战。次年(1934)1月,吴晗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认为“《金瓶梅》的成书时代大约是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这二十年(公元1582—1602)中。”后来主张“万历说”的越来越多;黄霖先生认为《金瓶梅》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左右,更为精  相似文献   

15.
《辞海》(1979版三卷本3647页,合订本1593页,1980版哲学分册5页)中关于恩格斯的条目中这样写道:“………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17.
今日所能见到最早的《宁德县志》刊本为嘉靖十七年(1538)版.明嘉靖时有54个县,早于嘉靖十七年的县志只有13种.自嘉靖丙辰(1556)迄癸亥(1563)八年间,“倭寇”四次以上攻陷宁德县城,县志板毁书亡,万历版《宁德县志序》已称“迨遭辛酉之变而是刻悉付祝融氏矣”.实际上,整个闽东包括古田、福安、连江、罗源以至福清、永泰、闽清诸县都没有留下嘉靖版县志,明版宁德志居然能被宁波天一阁保存至今,实在非常难得.但此志椠刻比较粗糙,漫漶缺损之处颇多,幸有同年刊刻的《福宁州志》残本可以取校.  相似文献   

18.
一、《辞源》(修订本,下同)419页“卑鄙”条,引《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按:原文当为“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书证有脱文。(参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 二、464页“司命”条,引《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宫。……  相似文献   

19.
一"吴中无足系去客者,独大小何君,经年未得倾肠一吐为恨耳."(282页,《张幼于》)笺:"〔大小何君〕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弟良傅,字叔皮.皆负才名,时以'二陆'方之.…"按:笺似误.何良傅,嘉靖二十年进士,卒于嘉靖四十一年,在袁宏道出生前.其兄良俊,卒于万历元年,那时宏道才六岁.良俊之殁,王世贞为作《挽何翰林元朗》(见《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二十九《诗部》),至宏道官吴县时,世贞早已去世.可见,宏道恨未与之"倾肠一吐"者,决非何良俊兄弟.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张太学献翼》:"献翼,字幼于.……好游大人,狎声妓,以通隐自拟,筑室石湖坞中,祀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所讲的潜在的过剩人口应怎样理解?在许多教科书中,都将“保有一小块土地”作为特征加以表述。例一,潜在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在农村中多少还有一小块土地,靠经营这一小块土地和打短工过着艰苦生活的人。”(《政治经济学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例二,“这是指农村失业人口,……这部分过剩人口所以是潜在的,是因为他们还保留着一小块土地……”(《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