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就《公司法》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立法方面的某些不足作了分析,并建议理顺《公司法》与企业法的关系,明确《公司法》的主要内容及职工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权利,降低对设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以完善《公司法》,更好地为公司企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劳动力产权理论是公司法对职工权益保障的法理依据。我们应该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公司法》尊重意思自治的理念,凸显公司章程的效力。新《公司法》分别从对公司内部组织关系、经营行为的效力和对外的效力两个方面予以规定,同时明确了公司章程的效力范围,准确界定了设立协议和公司章程的关系以及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公司章程的规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表现出"表层渐进"的特征.它预示着改革第五个阶段的来临;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主要的难点是产权关系的模糊;理顺产权关系最基本的出路是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11月17日《社会科学报》上刊登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现代企业制度课题组”的杨德向、张晓文、赵晓燕等人的研究新成果。现摘要如下。(一) 关于理顺产权关系问题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如何具体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它不仅涉及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把企业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落到实处;而且涉及  相似文献   

6.
对外商投资公司适用《公司法》的思考张敬前关键词外商投资公司,可适用性,公司法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公司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中又一重要的里程碑,它被称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  相似文献   

7.
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民族地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只有理顺产权关系,才能确立企业法人财产地位,成为市场主体,才能实现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才能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第16条引发越权担保合同效力之争,本质是关联交易的效力判断之争。《公司法修订草案》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安全港程序规定,应置于《公司法》总则之中或独立成章;违背安全港程序的关联交易可以经法院撤销而归于无效,但最终应以交易公平性作为终极裁判标准。公司集团利用内部关联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但另一方面可能损害从属公司少数股东及债权人合法权益。《公司法》修订应遵循堵疏结合的立法思路,对关联交易和公司集团进行系统化规范:“堵”即是建立防火墙,防止关联交易损害少数股东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疏”即是承认公司集团行使统一管理权的合法性,鼓励公司集团做大做强,并建立公司集团内部的公平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石油企业产权改革的若干思考赵贵平(河南石油职工大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明确企业产权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突出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就是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论述了“公司僵局”的定义,破解了公司僵局的理论基础及各国的相关立法与制度,着重探讨了我国实践中公司僵局的类型、新《公司法》中解决“公司僵局”的制度安排,立法争议以及司法实践中解决公司僵局诉讼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司僵局”是一个描述公司政治与利益冲突的形象词汇。为保护股东利益,有效破解公司僵局状态,欧美国家都在有关立法与司法制度中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新《公司法》虽然并未直接提出“公司僵局”的概念,但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股份回购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实际上确立了解决公司僵局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理顺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的现实选择赵弘一、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紧迫性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从承包制、租赁制的普遍实行到股份制改革试点的积极推行;从《破产法》的出台到《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  相似文献   

12.
公司偿债能力是影响公司所有权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调和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关键指标。但中国《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在偿债能力判断上并未遵循一致规则。尽管《公司法》为各种股东报偿规定了约束条件,但是这些约束条件并不以公司偿债能力判断为基准。《企业破产法》确立了资债比较法和实际清偿力判断法两种偿债能力标准,但无法适用于股东报偿纠纷案件。《公司法》与《企业破产法》在偿债能力判断上的脱节应当得到纠正。《公司法》应当引入《企业破产法》的偿债能力判断标准,构建一套兼顾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结合资本维持规则和实际清偿力判断法的股东报偿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有限责任公司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探讨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着出资最多的股东控制着股东会、董事会、经理( 总经理) 和监事会( 监事) 的局面,在公司内部容易形成“一言堂”、“一支笔”的不受制约的弊端,此种状况对有限责任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因此,应从强调董事长不兼任经理( 总经理),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顺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以及加大监事会的权力与监督力度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论全方位塑造市场主体张太海市场主体的塑造是建立市场经济的主体工程。要使企业进入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必须理顺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分配关系、培育企业家队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理顺产权关系产权蚀人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先决条件。产权经...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办产业为高等教育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促进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按照<公司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产权关系,规范企业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是完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需要。从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理顺高校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必要性和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核心内容,并提出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合性是公司与股东及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内部关系而非外部关系,是有限责任公司本质属性。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理性基础且通过其彰显自身,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我国《公司法》很好地实现了人合性与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平衡公司与股东及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法律对股东的制度关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时办法》的相关条款的解析,可以认为,中国高校已经走出了"完全不享有自主办学权"的阶段而过渡到了"享有不完全自主办学权"的阶段。相比《高等教育法》,以"教育部令"的形式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对高校改革提出了更积极的要求,有助于高校通过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外部管理体制的理顺而逐步过渡到"享有完全办学自主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我国现行《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上存在的立法缺陷,援用诚实信用原则为补充来探讨修改《公司法》,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便规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出行为,从公司内部看可以切实维护和保障股东权益,从公司外部看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我国经济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公司合并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合并的含义我国正式的法律中首次出现公司合并,是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在该部法律中,专设“公司合并、分立”一章,并详细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