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仕应 《决策》2004,(4):22-25
“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4年3月14日,本届敢府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出了与上届总理同样的心声。的确,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交付这一代人,社会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农”,8亿农民是人民政府无法回避的群体。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加速时期,弱质的农业何去何从?社会进程步入城市化阶段,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如何走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2.
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铁军 《决策》2006,(5):25-26
中国农村的事情要想做好,主体是农民,外来者永远是帮忙的。因为农民最懂农村和农业,他们很明白,也很实际,多村建设培训的方式是互动式的、分享式的,我们不妨“尊农民为师”,他们之中有许许多多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3.
信息全球化、垂直化、扁平化和中空化是当代领导者必须密切注意的信息源的四个特征。其中除了垂直化是自古有之之外,其它三个都是当代才有的信息源。古代垂直化的信息源和当代也不相同,中国历史上有个规律,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在开始时垂直源的信息都是畅通的。当“合”出现战乱的因素越来越突出时,那就表明就要合久必分了。所以这个时候垂直化的信息源就很少了。至于到合久真分以后,垂直化的信息源就根本不复存在。所以说:古代的信息源主要是垂直化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4.
雷颐 《领导文萃》2011,(23):88-91
“太平天国”是中国、可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起义,在短短几年内就席卷大江南北,定都“天京”,强烈震撼了大清王朝,几乎将其推翻。太平军的“兴”,无疑是清政府腐败专制逼迫农民“不得不反”的结果,但如此浩大轰烈的农民运动,最终仍然失败,当然原因多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其自身迅速、严重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2月1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三农”连续第六年成为“一号文件”的关键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2000万农民工返回家乡。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决定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农村出现了诸如干群关系紧张 ,社会矛盾增加等不稳定因素。这不仅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而且可能引发种种矛盾 ,危及社会稳定 ,已经成为中央新领导集体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入手 ,探讨“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董琳 《决策探索》2009,(18):55-56
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和“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把妇女定位于家庭。在人们看来,农村妇女只是生活在一个个农户中的“女人”,没有谁把她们和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联系起来。实际上,农民历来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农村妇女从未脱离过农业生产。从建国初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妇女都是与男性共担农业重担。尤其是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当大多数男性农民外出打工时,妇女又接替了男性的农业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0.
杨树成 《决策导刊》2005,(11):33-34
近年来,垫江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以“三百工程”为重要载体,全面实施“重农”、“支农”、“扶农”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增加值9.32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盘点南川市这一年的农村工作,不乏亮点闪烁。2005年南川市实现粮食播种面积98.75万亩,总产34.73万吨,现价农业总产值20.3亿元,农业增加值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15元。全市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开足马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05年以前面临的改革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作为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为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是近年来在城市改革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而且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无法应对的政治洪涝。其实,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  相似文献   

13.
曾立平 《经理人》2007,(9):64-66
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制造体系,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高速的成长,成为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日本丰田却在赚取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但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众多制造型企业却忍受着“刀片利润”的折磨,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4.
若燕 《决策探索》2005,(11):93-93
1965年夏,李讷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一名普通编辑。“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李讷也卷入了这个政治漩涡,她在军报带头“造反”。不久,《解放军报》全面改组,才27岁的李讷当上了军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5.
“盛世”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给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  相似文献   

16.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60年的辉煌,不仅在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在于摸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国际上有关“中国梦”、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说法此起彼伏。相对于脍炙人口的“美国梦”而言,中国模式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和憧憬。中国模式的探索和发展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国梦”,从国际视域总览“中国梦”,将坚定中国人民走自己路的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奋进。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主产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开展耕地“非粮化”治理事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长远大局。耕地“非粮化”区域差异大、情况复杂,种粮比较收益低是造成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动因。当前粮食主产区耕地“非粮化”治理仍有不少难点和困境,如与农民增收存在矛盾、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不健全、“非粮化”治理的负外部性以及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难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非粮化”治理相关政策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工商资本投农营粮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良田种粮。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0,(43):22-23
对于“十二五”时期的“三农”工作,“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议》从四个方面对此作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19.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万家富;农村定,则天下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三农”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需要作新的界定:农民己不仅是指那些居乡守土的农户,还包括大量进城入企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从传统的乡镇拓展到整个县域,县域经济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决胜领域;农业也不冉是纯粹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是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化、合作化齐头并进的大农业。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视角看,金融服务的对象和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因此面临着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