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产生以来,就有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一部哲学史,最终可归结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历史,因此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弄清唯心主义怎样影响和为什么能影响唯物主义,是非常必要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存在及其相互影响,是人类认识的必然,是哲学史所证实了的,只要人类的认识活动还在进行,它们就不会消失。当然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但那种简单地、粗暴地把唯心主义斥之为一派胡言,而全盘否定的作法,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具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哲学史的研究对象问题,近几年来说法不一,争论很多。争论的焦点就是:哲学史是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史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于如何正确评价唯心主义哲学和如何对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我认为哲学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其基本内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我国哲学界经过几年的讨论,在哲学史的定义问题上已逐渐取得了一致意见。近年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基本上都采用了“认识史加斗争史”的提法。如,“说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与说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对矛盾运动发展的历史,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①;又如,“哲学史也就是认识的发展史……也可以说哲学史就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历史”②。这样的定义的确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重要线索,然而并不全  相似文献   

4.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哲学史上任何一派哲学都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这一基本问题.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象一根红线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但是,哲学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之外,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还存在着哲学出发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如何科学对待和客观评价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列宁对待唯心主义态度的转变以及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统一起来考虑,并试图从主客体关系入手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加以整合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启示。对列宁对待唯心主义态度的转变过程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认为,哲学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哲学史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但历史是第一性的,它决定逻辑与意识的发展.列宁指出:"要继承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事业,就应该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列宁全集》第38卷,第154页)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辩证的观点去研究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才能推动人们不断和深入地认识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以往的哲学史观时,高度地肯定了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哲学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许多同志认为,哲学史中的“两军对战”,就是哲学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观点来源于日丹诺夫。日丹诺夫把哲学史定义为“两军对战”的历史,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因此,就有人据此推论:哲学史,既然是“两军对战”的历史,那么,哲学史中的“两军对战”,自然也就是哲学史中的客观规律了。我认为,这个观点虽包含有部分的真理。但它是一个十分偏狭的、具有很大片面性的观点。另外,有的  相似文献   

8.
对立面的同一既是事物的普遍規律,自然也适用于哲学史上的现象。在哲学史中,互相斗爭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对立面,自然也有同一性。所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就是指两者的互祖渗透,互相转化,肯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决不意味着混淆两者的界限。只要是正确地按照唯物辯証法的意义来把握这种同一性,也决不会混淆两者的界限。相反地,只有肯定这种同一性,并且具体地、深入地探讨两者是怎样同一、又是如何能够同一的,才能够全面地、正确地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哲学史界对巴门尼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早有争议。我们对巴门尼德哲学的核心“存在物”及其它理论较为详细分析之后,认为巴门尼德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哲学史: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着多种检机哲学史的方法。在我国,哲学史研究的成果之所以千篇一律,因为人们都使用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分的检视方式。应当看到,这种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使用过程中被简化、肤浅化了。本文提出了新的检视方式,即把哲学史理解为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并以西方哲学史为例,论述了这种检视方式的可能性以及它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一个流派。哲学家对人的认识的起源有两派对立的不同的主张,一派认为人的认识是起源于理性的思维作用,绝不依赖感官知觉,这就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派;另一派认为感性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泉源,绝不是什么理性的活动,这就是哲学史上经验论派。经验论又分两派,一派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一派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承认感性经验是认识的泉源,并认为这种感性经验是从物质自然界的事物中产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一方面承认感性经验是认识的泉源,一方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完全背叛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的各个领域内散布了许多反动谬论。在哲学史方面,他们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否定哲学的党性原则。本文拟以清朝初年的唯物主义者王夫之对老子《道德经》的批判和改造作为一个实例,说明哲学的党性原则不容篡改,被“四人帮”歪曲的哲学史必须恢复本来的面目,即: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有其社会根源,而且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认真分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有助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水平,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作一些分析。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呢?列宁对这一问题曾做过分析,他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  相似文献   

14.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两者所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辩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呢?还是物质性的自然界?社会的“治乱由天”呢?还是治乱由人?“天”是创造一切的造物主呢,还是“天道自然无为”?在长期的斗争中,唯物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一1960年下半年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举行了几次学术讨论会。讨论了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反对韩愈、李翱的唯心主义的斗争和韩愈、李翱反对佛教的斗争估价;张载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另作报道);朱熹哲学的作用和估价的一些问题。讨论会是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进行的。分别参加这些讨论的有修“中国哲学史”一课的一百多位同学,有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修教员和研究生。由于在讨论中认真地贯徹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着互相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赵俪生先生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初步探讨。赵先生主张,哲学思想的研究必须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加以综合考察和准确定位。他从文化入手,在先秦诸子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见解。赵先生是最早摒弃日丹诺夫的教条主义,而主张对哲学家的阵营归属和思想观点进行辨证认识的学者之一。他反对简单地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家进行定性,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存在着一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居的哲学。赵先生是中国当代明确地把“内”与“外”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抽象出来并进行现代阐释的第一人,并由此出发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进行了再评价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哲学史上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也交织着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对立。那末,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诡辩论?二者相区别的界限是什么,又在那些地方是对立的呢?  相似文献   

18.
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在中西哲学的同与异两方面往往走向极端。近读尚志英先生《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下简称尚文)一文,颇受启发,但对该文所持“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世界本体时从未将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分离开来,从未在本体上提出何者第一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甚至“西方近代以前的古希腊和中世纪”也“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没有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往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恩格斯语),不了解实践的哲学意义,缺乏辩证法的因素,因而滑向唯心主义。然而,学界以往多从历史观上探讨旧唯物主义的唯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史学科逐渐建立以来,学者们先后建构了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三种基本范式。第一种是以赵纪彬、杨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对子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第二种是以任继愈、肖萐父、李锦全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板块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由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若干板块构成的体系。第三种是以冯契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基于对历史上不同哲学问题的争论、解答而形成的三大螺旋式圆圈结构。螺旋式圆圈结构范式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展开过程中构成哲学发展环节的范畴、命题、论争,因而成为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