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鲁克论21世纪管理挑战——知识工作者生产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彼得·德鲁克在新著中对知识工作者生产率作了考察,并指出个人与组织方面的基本态度上的变化以及工作本身的结构变化皆为增进生产率之必需.他解释了由于泰罗科学管理的应用而增进了发达国家手工工作者生产率是20世纪管理的最重要的贡献.他阐明了人们关于知识工作者生产率之所获知,并提出它的各项主要因素.他提出了“技术人员”(既是知识工作者又是手工工作者),并以实例说明使其有效的三个因素.他把知识工作者看成一个系统,并指出知识工作者与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出现对公司治理的意义.德鲁克强调,知识工作者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在发达国家,这是它们的第一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创造的价值正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力军。而承载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人——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之间竞争、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到:“在21世纪,管理需要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霍桑试验表明: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其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指出:企业员工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领导,其领导能力体现在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员工的士气上,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早期的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大量研究推演,已逐步完善,它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具体…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21世纪中国应该成人人皆学之邦”。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工作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文章着重探究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营造“自我实现人”的提出,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初期的企业,把员工视为受雇人,采取的是比较残酷的手段管理员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企业把员工看作“经济人”开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员工:20世纪30年代,西方企业把员工视为“社会人”,更多的是以行为科学理论管理员工:1958年.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了“决策人”的假设,提倡侵权,于是企业纷纷给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在当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我们可以假定其为“自我实现人”。  相似文献   

7.
张向前 《领导科学》2003,(14):46-47
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妥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在新时期获得成功的关键,尤其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而言,组织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领导者管理员工的能力。正如惠普总裁维斯·普莱特所言:“21世纪的成功企业,将是那些尽力开发、储蓄并平衡员工知识的组织。”新的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主要有全球化、新技术、信息化、成本抑制等挑战,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具有更强的领导能力。从多方面准确观察员工的言行。企业领导者为保证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第一,必须尽可能地认真观察员工的行为,只有…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知识型员工将是社会劳动的主力。全面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培训和激励,成为所有知识型组织团体和企业的迫切任务。一、知识社会的特征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将是其主要资源。而知识型员工(也称只是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铁路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具有高(高度集中),大(大联动机)半(半军事化)的特点,它传统的管理办法是仿照部队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各级组织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员工严格遵章守纪,每个工种、每个作业过程都必须按照标准化作业。这种管理办法是典型的“刚性管理”,也就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它的管理理念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严明奖惩来维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这种管理办法固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了不少弊端,它最大的负效应就是把员工变成了“机器人”,约束了员工的个性,压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扼杀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迈向一个以知识为发展基础的新纪元。西方管理学大师杜拉克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就指出,“知识工作者”将构成企业的重要骨干。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他所写的《大趋势》一书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员工既是企业知识的主要载体,又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尤其倡导对员工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这有赖于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要想实现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每个员工的想法、点子、建议、意见.都应受组织和其他员工的尊重和理解。在企业中达到充分的信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个体参与、明确原因和熟悉规则。  相似文献   

12.
在德鲁克看来,泰罗科学管理在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曾经起到了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但他混淆了分析的原则和行动的原则,把工作分析和动作分解混为一谈,并且不能解决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衡量问题。德鲁克通过批判地继承泰罗关于工作设计、任务管理、员工激励等方面的思想,相应提出“整合的原则”、“目标管理”、“责任管理”思想,为其成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干部伍“四化”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一大批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使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新时期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关键性任务,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面向未来,适合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组织保证。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4.
从员工角度来看,其对于自我和领导者间的关系感受事实上存在相当的矛盾性,容易同时存在消极与积极两种状态。“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矛盾体验会直接降低员工幸福感,增加其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抑制个体主动表达激情,影响员工自主的组织定位,影响其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与坚守力,产生离心风险。“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矛盾体验将加剧员工情绪敏感性,弱化员工承压力,加剧员工知识隐匿,放大权力距离感。密切上下级关系,消解矛盾体验感,要做到权力距离的科学收缩、利益分配的主动裁剪、能力施展的相对自由、观念主张的开放包容。  相似文献   

15.
在组织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会普遍地使员工有意地不发表与工作有关信息、问题或观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员工沉默”。员工沉默极大地限制了组织的发展,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员工沉默的内涵与特点,并提出了员工沉默的干预策略,打破沉默,才能使组织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技能、智能资本的承载者和拥有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真正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创新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就是21世纪管理面临的核心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彼得·德鲁克在其《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书中指出:"怎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怎样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普遍存在着激励手段单一,重视短期效果忽视长期激励,  相似文献   

18.
现在情绪工作者正在从过去被认为是受到有限教育、专门执行告知别人标准行为的工人,转变为有知识的、高创意、富于主动精神的情绪服务者。将组织内部的员工视为内部顾客,而不应局限于研究服务行业一线员工对外部顾客的情绪工作。本文考察组织的核心员工的工作特征,具有专业能力和高情绪工作能力的员工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还探讨了组织管理中知识员工的情绪工作,团队中的情绪工作,组织变革中的情绪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朱琳 《经理人》2023,(3):64-66
<正>新生代员工已是组织当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对于自我的约束感相对于组织当中老员工来说较弱,同时对于组织存在质疑,对组织的信任感不足。而对于组织而言,员工的人际信任对于员工的绩效有着关键的影响,而员工的个人绩效又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新生代”员工主要是指生于改革开放时期,成长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的“85后”“90后”等。新生代员工受到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工作当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更关注个人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对于工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弱,组织必须接受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并提供更个性化的发展模式,才能获得更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纳米”及“纳米技术”,人们已不再陌生,许多人甚至已耳熟能详了。确实,由于纳米技术所引发的知识创新高潮和将要引发新的工业革命以及在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的极其重要性,它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世界各国列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