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李炳海《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许多最富于感性和精神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色彩描写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在《诗经》人物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描写她们的时候更是离不开色彩调遣。这些用色彩刻划女性的诗篇,一方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习...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美女对后世美女有着某种模式性的影响,是美女的文化源头.<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散见于十多篇<国风>中.仔细阅读这些描写美人的文本后,我们发现,<诗经>里的美女有两个层面.其一,女性的整体之美.其二,女性的外在美.在<诗经>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男女身份上的相对平等,男性的审美目光是平视的.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后的第三部诗歌总集。它是一部典型的女性文学作品集,全部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收集有一定数量的女性作者的作品,男性作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旗鼓意象是《诗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诗歌意象.文学是文化的审美映现,文化物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审美升华为文学意象.旗鼓在先秦社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诗经》中旗鼓意象的审美意蕴.《诗经》中旗帜的描写主要体现的意蕴有:出行场面的渲染,对盛大军威和战斗豪情的渲染.《诗经》中鼓的描写主要体现的意蕴有:经常作为祭祀场景的重要元素出现,用...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象声词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平 《殷都学刊》2002,(2):103-106
《诗经》中象声词的构成主要有 3种 :单音象声词、双音重迭象声词、双声叠韵象声词。象声词在《诗经》中的用法比较复杂 ,可以作句子里的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诗经》中已注意了运用“拟声”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起到了加强气势 ,创造气氛 ,创造意境 ,突出人物的心情 ,突出诗的中心思想 ,使所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等作用。“拟声”是《诗经》的重要修辞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对传统文学中美女描写进行大量的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尤其对美有时代标准 ,外形的正面描写 ,外形的效果描写等取得辉煌成果。天地间的灵秀 ,造物者的杰作 ,人类的女性可跻身其中 ,女性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在各艺术门类中 ,独据重要地位 ,文学 ,音乐 ,雕塑 ,绘画等艺术的发展历史 ,无不如此。他们都不遗余力的歌颂 ,塑造女性形象 ,可谓各门类艺术永恒的题材 ,并与时前进 ,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我国的传统文学发展过程亦说明了这一规律。现在我们把钱钟书先生揭示中国传统文学在此领域中的成就 ,依次介绍如下。《诗经》是…  相似文献   

7.
《诗经》伤春悲秋之作,通过对春与秋这两个物候的描写,将春光秋色典型化美感效应凝结在饱含社会人生内容的艺术载体中,成为中国文学中伤春主题和悲秋主题的滥觞。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珍惜人生,爱惜光阴,尊重自我价值的普遍观念,而《诗经》是最早将这种思想艺术化的文学作品。《诗经》多样化艺术的形式中,以抒情言悲收束通篇,占显要位置,启发了中国文学对结尾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极为推崇《诗经》的艺术风格。他赞赏《诗经》反复咏叹的旋律美,视节奏为区别《雅》、《郑》的主要标准,对《诗经》中诗歌的节奏多有论述。船山以“曲尽人情”与“外周物理”为标准,评赏《诗经》中的情景描写;以“意藏篇中”为标准,评析《诗经》的章法、句法与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诗经》具体文本的阐释,概括出《诗经》心理描写的五种方式,即含情描述式、复沓咏叹式、谈心呼告式、象征寓意式、比兴比拟式。并对这五种方式进行语言策略分析,从而探讨《诗经》在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围绕"《诗》道性情"这一命题,以情说《诗》,将《诗经》与其他经书区别开来,从情着眼,肯定《诗经》中的说理诗、叙事诗,突出《诗经》情景描写中的情。船山以情为出发点与联络点,发展了孔子的"兴观群怨"接受理论,视情为《诗经》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媒介。基于对情的正确认识,船山充分肯定了《诗经》中情爱诗的价值。可以说,情,是船山诠释《诗经》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1.
多彩的诗卷─—《诗经》景物描写研究之一束有春清代王士在《渔洋诗话》中指出:“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也。”在众多《诗经》评论中,王氏立论可谓独具慧眼。然惜其语焉不详。“画工”用大笔、运大势,所绘何景何物?其底蕴何在?这些问题值得探究。《诗经》中反映社...  相似文献   

12.
向熹先生的学术研究的主线,在于继承传统小学,立足现代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从断代描写的角度,对汉语历史展开全面描写,著成《简明汉语史》.他的《诗经》语言研究,为汉语史的描写奠定重要的基础,与《诗经词典》、《诗经译注》等系列研究构成了《诗经》研究的理论体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从教学中发现学术问题;并注重把艰深的学术研究与满足公众语言学知识需求结合起来,开展辞书编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古汉语知识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诗经》时代的社会生活中,车马具有重要地位。《诗经》所展现的车马文化形态极为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交通出行、婚姻、战争、田猎等文化功能。《诗经》中战争、田猎、出行等题材中的车马描写对后世文学发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原型奠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胡辉 《南方论刊》2015,(3):97-98,96
《文心雕龙·物色》篇在讲述如何描写景物时,将《诗经》中的写景作为标准,并从《诗经》中选取《周南·桃夭》、《小雅·采薇》、《卫风·伯兮》、《小雅·角弓》等十个篇目从"写气"、"图貌"、"属采"、"附声"等几个方面精要概括和精彩分析,并总结出《诗经》写景状物的最大特色是"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由是,我们也通过《物色》看到了《诗经》文学语言的最高价值,即《诗经》语言不是在为事物"命名",而是表现事物的"质"。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三百篇中反映女性悲剧命运的诗歌就有二十多首,这充分说明在《诗经》所处的时代即西周到春秋的五百多年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命运坎坷,没有任何权利可言。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诗经》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轻视和压制;宗法宗族社会礼教对广大劳动妇女的束缚和迫害;女性自身的懦弱和困守。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有许多描述民间婚恋的诗篇。文章通过研读《诗经》关于描写民间婚恋诗的文本并考诸典籍,分析这些诗篇中所反映的周代婚制婚俗以及其产生原因,指出《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习俗受地域、时代、族群三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女性的生命轨迹──评《诗经·氓》、《玩偶之家》、《伤逝》、《克莱默夫妇》中的女性形象郑仁霞《诗经》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悲剧《氓》。《氓冲的女人诚实、勤劳、善良、热情,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人。那个名叫氓的男子掩饰不住青春的萌动,娶了她。不一会儿,婚...  相似文献   

18.
张永奋 《浙江社会科学》2012,(9):136-139,160
本文以台州方言"有"的用法对比《诗经》里的"有"的用法,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和副词时的语法作用和语义功能。可以发现,尽管数量并不太多,但"有"在《诗经》里已经出现虚化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至今在台州方言里仍非常活跃,而我们从副词的角度观察《诗经》中后接形容词的"有",就能得出相关诗句较为合理的释义。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学话语的自述--论《诗经》女性审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权意识下的女性审美注重娇弱、柔美,具有摆设化、宠物化、奴仆化的特点,甚至女性也以此标准自我塑造.《诗经》中的女性却以一种迥异的面目出现,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当我们惊诧于这些高大健壮、任性乐观的女子时,我们不禁自问令人奇怪的是她们还是后人?后代女性与《诗经》中的女子相比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论边塞诗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边塞诗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作用李善阶边塞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从其形成历程来看,它同我国描写战争题材的诗歌密切相连。提到战争诗歌,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文章追朔到《诗经》、《楚辞》中的一些篇章,如《无衣》、《采薇》和《国殇》等。这些描写都是我国古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