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介入,与传统艺术相比,接受者在视听传媒艺术的感知过程中,逐步从“静观默照”的欣赏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从“静观默照”到“流动惊颤”转变的因素,大致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类已从稳定式生存走向流动式生存;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体验声画流转的“连续性”以及“惊颤感”是一种人的心理和欲望需要。同时,伴随着这一过程,在接受目的上,接受者也在逐步从纯粹的“非功利审美”普遍走向追求“快感审美”。狭义上的“追求快感”是通过满足接受者单纯的生理、感官和相关欲望而实现,是带有世俗层面物质功利色彩的,而不是纯粹依靠对审美对象本身的艺术兴趣进行的审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逻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传媒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也应被唤起以保障快感处于一种“适度”的状态。在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相应艺术形态的呈现,既会极度增加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的程度,也可能让“静观默照”的体验感受部分回归。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智能理论和网络视听说自主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网络视听说课程的自主学习应以多元智能为目的和手段,采用多元学习方式,建立多维评估机制。同时,网络环境、视听说课程和自主学习方式三者对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多元智能的策略和方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对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徽州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当时的微州社会,因此擞州戏曲的各元素都与徽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剧本创作及反映的内容、表演特征、戏曲班社和内部演员的构成以及发展历程中的一点一滴都受到来自徽州社会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徽州戏曲作为一项娱乐活动,以其独特的优势反过来作用于徽州社会,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灵山秀水、精细雅致的徽州.这种互动关系的形成正是文艺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充分印证.  相似文献   

4.
当前英语听力教学的一种新趋势——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教学。文章对建设英语视听学习网站的原则进行了论述,着重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英语视听学习网站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利用英语视听网络的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6.
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弱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不仅为影视创作的创意、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使经典影视作品高清修复成为现实,呈现出对人的替代由技术范畴向脑力范畴过渡、人工智能语言缺乏多元思维和情感、人工智能审美难以媲美人的审美及可能存在失控风险的特点.但二者融合后,作品同质化与类型化严重、版权难以界定、演员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悄然而至.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影视创作应坚持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增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演员艺术情感的塑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艺家长期生活在工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科技美感经验,创作出了众多富于科技美感的文艺作品。与此相比,中国的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中国文艺家对科技美感的体验相对贫乏,在整体上较难创作出富于科技美感的文艺作品。在当下新的工业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中国文艺家必须适应这一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总体上认可和接受现代科技,培养自己的新人格与新美感,实现以文艺家为主导的人机互融、以文艺家的理性为主导的图文并存以及与生活现实保持必要联系的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新诗意。只有这样,中国文艺家才能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创作出富于科技时代独特美感和韵味的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8.
媒介技术革命带领人类文明进入影像时代,仿真技术使艺术的部分原创光晕在复制中消逝,同时,也使得文化艺术日益走向大众。影像艺术的诞生,对文学产生了复杂多元的影响,并形成了冲击与合谋的共生局面。  相似文献   

9.
社会网对社会行为与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用途.本文试图借助一个传销网络的案例来探讨一个新问题,即社会网络的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以往的社会网分析主要集中在社会网对个人(或集体)在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本文将通过案例的展示研究作为动态过程而存在的社会网,以期追求发现一个网络由点及面的生成过程,获得其特征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艺术在与媒体技术的互动中蓬勃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互联网艺术的分期、形态与特征,互联网艺术则通过创造工具与作品、前最与背最、本体与社区联合体推动了媒体技术的社会应用。二者良性互动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延和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过程及趋势在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博物馆需要在做好文物修复保护的基础上,以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应用最新科技,增强互动体验,提升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整体水平;要以观众文化休闲为契机,以文化科技创意为焦点,突出技术设计,开发创意产品,创新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产出内容。伴随着文化科技融合在博物馆事业中的创新与实践,可以预见博物馆事业文化科技融合的宽度将会继续拓展,长度将会持续延伸,深度将会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将会愈加广泛,将会出现多种新形态并存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艺术样态,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同时又是与现实世界互为对照、互为表述的镜像世界,仍然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但在真实的艺术表达中,网络文艺创作者过度追求“陌生化”与“异质感”,沉迷于“幻象”与“超真实”的审美体验,符号能指与意义所指不断变化、纠缠与冲撞,导致网络文艺世界逐渐成为一种超级数字场景下符号丛生的伪现实景观,在真实与虚拟的博弈下,现实沦为“表演”,主体也在现实“表演”中走向“他者”。本文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机理并阐释其形式创新与意义生产,从网络文艺的虚拟性“真实”和表演性“真实”着手,论述了网络文艺是一种“虚实”统一的且以能指优势为主导的符号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善教学效果和效率,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对自主学习的支持不够。文章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指导思路下,基于.Net平台开发了B/S模式的网络竞赛学习系统原型,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趣味性和过程评价等特点。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寓教于乐,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高效的学习。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网络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突出了自主性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课前引导+网上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在线辅导答疑"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并指出:教学思想的转变、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教学的精心组织与实施和自主学习的监督与检查值得注意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融合之势愈加明显。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首先需要认清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地指导产业发展;其次有必要打破体制壁垒,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再者,营造开放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创新精神,从而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取向成型于工业化时期,当人类社会演进到信息社会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层次与范围、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作为科技创新的创造性破坏进化到高技术与高文化融合的创意,创意进入企业、产品、市场与产业,通过创意的商业化、组织化与规模化,生成创意产品、数字版权、社会网络市场与模块化运作等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最终实现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意义上的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7.
异质与边缘的表达——论赫特·米勒创作的跨文化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塔.米勒的创作是一种边缘人的"边界写作",不确定的种族/文化身份使她具备了一个有别于主流作家的视角.这种视角跨越了族群、文化和语际的界限,呈现给读者的是杂糅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图景,同时也契合了诺贝尔文学奖在21世纪开始后所呈现出来的日渐多元化和跨文化的趋向,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法、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法,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6个班级(18个实验班、18个对照班)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平均分高出对照班平均分2.1分—2.5分,显示出实验班听力水平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务网络与制造网络互动的制造型集群超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制造业集群基础上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是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针对集群超网络中服务网络和制造网络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以服务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为决策变量,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引入偏好系数,建立了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得到洽合的服务网络和制造网络的流,发现了超网络的均衡状态。最后,提出了研究服务网络和制造网络互动关系的实际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传统教学理论的拓展以及通过分析“SAKAI”当代网络应用平台的功能实现,对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指出合理运用网络应用平台对于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拓展创新设计思维具有现实意义;高等院校应当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网络课堂教学实例,完善自身网络教学系统,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课堂价值最大化,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