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文选  高福美  李梦玉 《城市》2008,(11):17-22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伴随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不断转移、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不断延伸而持续发展的。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数量和人口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城镇作为经济社会的载体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已具雏形的城镇体系犹如现代化大厦的磐石和骨架.正引领国家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
一、京津冀城镇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1.区域基本概况 京津冀城镇体系地区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廊坊市、沧州市、保定地区,1993年,陆地总面积168410.8平方公里,有设市城市20个,县城80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发达、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城镇密集区。  相似文献   

3.
长期的地区“经济封闭”造成京津冀地区城镇体系综合布局的空白,因此,城镇体系至今没有合理的职能分工,产业惊人地雷同,互争互斗、两相摩擦、缺少联合发展与区域结构优化造成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与世界及全国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愈来愈大。究其原因: 1.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联合形成,繁荣发展的城市带,一致对外合力发  相似文献   

4.
《城市》1994,(2)
我国的城镇从职能上划分主要有两大类,即中心城镇和工矿城镇。中心城镇多为地区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它们或是首都、省会、县城、或是经济区、地区的中心,并对所在地区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在我国目前大量的是工矿城镇,其主要职能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和市劳动服务公司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最近对北京市城镇地区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目前北京城镇地区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其中关于个体户和雇工的资料,为我们正确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情况、更好地认识流动人口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调查也表明:随着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和私营企业用工已成为流动人口管理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城镇贫困、失业、通货膨胀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城镇中的贫困、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特征。城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经济发展不很理想的城市。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较高,中西部城镇贫困问题更加严重。中国的失业问题存在明显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差别并不完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有其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背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西部地区通货膨胀速度相对高于东部,其负面影响不能低估。本文作者指出要认真研究区域发展中的负面问题,重新考虑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问题,研究相对落后地区城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问题,特别是要科学地制定贫困城镇的划分标准,对贫困城镇加以援助  相似文献   

7.
《安家》2014,(7):32-32
22.4% 2013年中国城镇地区自有住房空置率为22.4%,空置住房占用了4.2万亿银行住房贷款。城镇地区空置住房约为4898万套。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城镇退伍安置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退伍安置的压力、困难和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镇退伍安置工作,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给传统安置工作带来了挑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和困惑,制约着当前城镇退伍安置工作的发展。增加了安置工作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现行要巨改正面临冲击。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约的建立,劳动力资源的调配由计划指标变为市场调节,市场经济驱动着企业经营机制转轨,带来了用工制度改革,在新的…  相似文献   

9.
周长林  孟颖 《城市》2011,(1):7-12
一、京津滨产业带是京津冀产业发展的主体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以来,带动了沿线城镇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带形发展区域。笔者认为,目前从北京、天津到天津滨海新区的沿线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全新的产业带———京津滨产业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安顺市新型城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央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关政策指导下,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安顺市城镇规划的各个乡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安顺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安顺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为: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城镇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二是安顺市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良好;三是安顺市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