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菊香 《学术论坛》2004,(4):162-16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可能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而且会进一步导致人们惯习的解构、陌生场域的出现,以及使缺乏制度嵌入的群体茫然失措,从而形成社会风险.依靠单纯的医学模式,不能有效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的社会问题,以部门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可以弥补单纯医学模式的不足.社会工作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政府部门、营利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良好合作,是发挥社会工作最佳绩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学科恢复重建三十余年来,学科的“主体性焦虑”从未缺席。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身份形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以前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专业身份,是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之社会服务需求与专业断续发展所产出的“制度驱动”式主体身份。2008—2019年,政府主体和专业社会工作于应急治理场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嵌入式”“双向赋权”的主体身份特征。2019年之后,政府主体与专业社会工作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驱动下呈现出“嵌合”式过程性认同的特征,专业社会工作的主体身份得以进一步彰显。社会工作介入应急治理场域的发展既反映了我国应急治理制度演变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政府与社会力量之互动关系折射出应急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体现出社会工作于应急治理场域的实践自觉必然与制度化体系保持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府改革与社会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攻 《学术论坛》2004,(5):57-60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而惯习是一种认知结构和精神结构;它既能由社会产生,又能产生社会。当中国社会转型新场域的建构与国家社会政策及目标的重设(惯习)时,既促使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两种权力边界合理化与重新制度化,又对政府改革、政府行政形成了新的社会制约。  相似文献   

4.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人园林背后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文人园林在遵循权力场域的运作逻辑的同时有其自身相对独立性,它是以文人群体为核心建构起来的权力网络;文人园林作为场域是以文化资本的争夺为中心的;文人园林内的行动者形成一定的审美惯习,但是这一惯习背后隐含着重要的社会区分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乡村精英和利益间的关系,以20世纪初期乡村社会场域为研究范围,以乡村精英为研究对象,运用场域、资本、惯习来说明乡村精英隐退的原因,即由于国家权力的介入,改变了乡村场域的结构,弱化了场域中原有的资本,使以往乡村精英所获得的惯习在新的场域中再也无法获取利益,致使乡村精英纷纷隐退。  相似文献   

6.
骆群 《北方论丛》2010,(3):163-166
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的发生。若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的分析路径,要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就是抑制场域和惯习的变化,而形成于先前场域并负载着该场域生成的惯习的案例,用来指导以后类似案件的审判时,对场域和惯习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在布迪厄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迪厄用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力避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为传统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全文主要从场域和惯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侧重阐述场域和惯习在现实生活中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对在物的消费和符号消费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差异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在布迪厄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迪厄用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力避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为传统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全文主要从场域和惯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侧重阐述场域和惯习在现实生活中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对在物的消费和符号消费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差异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法治机制建设应适应后工业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对社会风险和治理难度都空前加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应当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治理的制度模式,该制度模式将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承担与治理逻辑内嵌于所有社会成员,通过构建领导中心与协商共治的多元主体结构,有序合理地将社会治理资源实现高效精准配置,同时将法治原则与实体权利、程序权利保障内涵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共治体系结构中,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规范和对权利实现的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关系的视角来看,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的变通行为的动力原则是司法主体的变通行为惯习,而这种行为惯习又来自于政法体制,即来自于以法律的治理化为原则的权力场域。一方面,政法体制限制了行为主体的行动范围,从而形成一种变通的行为惯习;另一方面,主体的变通行为惯习反过来又建构了这种政法体制。正是这种特有的司法场域运作的逻辑导致了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中的任意变通现象,要改变这种任意变通的现象使得民族地区司法实践规范化,必须重塑民族地区司法场域的结构和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11.
文军  方淑敏 《学术界》2022,(12):72-82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域。在吸收场域理论与生态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权力结构、关系网络以及主体惯习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互动场域视角,并将互动场域视角与职业自主性的三个维度管辖权、专业边界以及专业知识进行一一联结。社区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场域,社会工作身处其中且深受互动场域特性的影响,面临着专业管辖权受限、专业边界模糊、知识创生阻滞等多重“自主性”困境。对此,亟需从权力让渡、边界形塑以及知识再生等层面入手增强社会工作主动性、能动性,破除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困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迪厄不仅阐述了场域和惯习的基本含义,而且分析了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多重关系;布迪尔的"场域-惯习"论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嵌入视角以社会工作为中心,探讨嵌入主体和嵌入对象的关系,对被嵌入对象的能动性与多元主体的互动重视不足。组织场域视角鸟瞰包括社会工作机构在内的组织互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突破嵌入视角的局限。组织场域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政府、医院、社会工作机构等多个组织互动合作并建构新制度的动态过程。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社会工作实现了强制性嵌入,内生动力不足的医院与社会工作机构形成了间接桥联,但组织场域内也存在权力失衡与过度依赖、合作共识缺失与认同困境、利益关联薄弱与互动不足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从嵌入发展迈向共生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权力关系,增进相互认同和合作共识,建立多方共赢的互利关系。在多元主体共治的社会治理背景下,组织场域视角更有利于社会工作机构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者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而且是社会问题 ,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上 ,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加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鸿 《学术论坛》2005,(1):151-154
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对我们理解阶层的形成很有启发。他认为,在场域或社会空间中位置相近的人,就构成一个阶层;而阶层的差异是由各种资本的实际占有量和资本的结构决定的;不同阶层的成员,总是在各自阶级惯习的约束下,带着自己特有的阶层秉性,进入不同品味的场域,并通过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阶层身份。我们由此得知,阶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但也受惯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进入比较成熟的状态,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中国大陆对专业社会工作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尚未有效理顺。随着中国灾害的常态化,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论文从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灾区人口需求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等角度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建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并从社会工作角色新的塑造、介入的基础与目标、介入的策略等视角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中国大陆对专业社会工作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尚未有效理顺.随着中国近年的灾害多发,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本文从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灾区人民需求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等角度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建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并从社会工作角色新的塑造、介入的基础与目标、介入的策略等视角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评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主要内容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合社会突发公共卫生具体事件,揭示出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本原因,是主体责任的缺失;在理论上,从生命与人权的高度赞颂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怀及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安秋玲 《社会科学》2021,(7):96-104
关注本土社会工作场域,基于实践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已渐成学界共识。在从实证主义知识观及其工具化实践,转向后现代知识观及其处境化实践的学科发展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作为社会工作者个体在服务实践中所创生的知识,它同时具有实践场域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建构主体的社会文化处境化、生成过程的社会建构性、判定标准的社会效用性等社会属性。基于这些社会属性,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叙事助推这一内隐知识的外显,依托专业共同体实现对其再构,并在行动研究中达成对其有效性检验。最终实现这一知识形态从个体化向公共化的跃迁,为学科知识的本土建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域外南非艾滋病药品专利权案和"非典"防治的中国样本为例,引出风险社会中公共利益和私权冲突呈现常态化,迫切需要法律制度予以回应的判断。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的制度安排,如何调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利益和私权的冲突紧张,进而保持公共利益和私权"天平"的平衡,是一般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难以逾越的理论与现实命题。通过完善现有制度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协同社会各种力量参与以及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等路径,共同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冲突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