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由Grossman&Hart、Hart&Moore所开创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流。本文在回顾早期企业理论的基础上 ,详细考察了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理论 ,并在最后探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及其企业理论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遵循逻辑一致性原则修剪了古典企业理论、企业产权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并且适当利用其它有关企业理论,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企业性质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企业既是生产匣子,又是契约组织,此二者又通过产权安排即所有权与控制权联系在一起,因此,生产匣子、契约组织与产权安排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一幅企业性质的完整画面。  相似文献   

3.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斯在 1937年提出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以后 ,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这些发展包括 :威廉森的最优科层理论、艾智仁与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与监督理论、张五常的契约决定理论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尽管初步解释了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的边界问题 ,但是还需要对一些概念问题 ,比如与交易费用有关的概念、与企业定义有关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热的兴起,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契约的管理,但不少企业的这类管理的效果却不佳。本文在介绍了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标准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的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几个方面比较了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契约理论的理性人前提假设为机会主义 ,而能力理论的理性人前提假设为认知 ;在对企业存在性的解释上 ,契约理论从机会主义导致的交易费用出发来说明 ,能力理论从能力的不可交易性出发来说明 ;契约理论强调的是交易而能力理论强调的是生产 ;契约理论应用的是静态分析方法而能力理论应用的是动态分析方法。两种理论各有适用的分析范围 ,而且两者可以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企业组织的解释是现代契约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而企业代理理论就是从契约关系角度去阐释企业的性质。为此,本文以现代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以代理理论为主线,评析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内部结构和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热的兴起,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契约的管理,但不少企业的这类管理的效果却不佳.本文在介绍了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标准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目标达成的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性质及其内部权利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契约,分析企业的性质和其内部权利分配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深化和发展了古典和新古典理论.但是,在企业性质的问题上,现代企业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交易性质,而忽视了企业最基本的特征--生产性;在企业内部权利分配问题上,泛化了所有权的概念,颠倒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和索取权(或收益权)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引发了理论界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现有的文献用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博弈论等现代经济理论对企业治理结构创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但是,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允的规范性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把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纳入一个规范性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票据契约行为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票据行为性质的一种学说。该理论认为,票据行为是一种契约行为。由于英美国家将票据视为一种合同,因此,被学者们划到了票据契约行为理论体系中。尽管美国将票据视为一种合同,但是比较而言,美国票据法上的合同理论与大陆法系的票据契约行为理论并不相同,将美国归入契约行为理论体系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1.
科斯等人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产权。企业产权有两种 :一是完全契约意义上的特定产权 ,另一种是不完全契约意义上的剩余产权。特定产权是企业契约的前提 ,而剩余产权配置是企业契约的本质。企业产权契约是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的、拥有特定产权的企业参与者通过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的配置求创造与分配产权的契约。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学术探索》2009,(5):74-79
近代联号企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组织形态上表现为成员企业的联合体特征。本文尝试以契约理论解释近代联号企业的内部关系,认为近代联号企业在对联号统一体的态度、对集中管理的依赖、权利等级命令、心理契约等方面具有关系性契约特征,在契约签订的自利性、市场交易性等方面具有个别性契约特征,即近代联号企业是关系性契约和个别性契约的内在融合形态。  相似文献   

13.
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寡头市场契约论融合经济学和法学,深入地分析了寡头市场缔约的特征和作用,在产业组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本文评述寡头市场契约理论的主要新进展:寡头市场缔约和供应商机会主义;寡头市场契约和保护性治理结构。借鉴这些理论,可以分析我国大型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完善缔约和履约、建立现代企业契约制度和信用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2005年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浅析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起源问题是契约论思想家构建理论大厦的逻辑基础,作为契约论思想家的重要代表,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霍布斯从个人安全出发,构建起整套理论体系,最后得出了专制的结论。其社会契约学说改变了政治哲学的思维逻辑,探讨了一个应然的国家何以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其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16.
张首先 《北方论丛》2014,(2):128-131
罗尔斯通过坚守契约主义的原则立场,以最精致、最理想化的设计建构了一幅由契约主体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完美"图景——"原初状态",这一状态虽然超越了古典社会契约论者关于"自然状态"的种种叙事,但是,原初状态中契约主体"自我"的丧失、契约环境的过分理性化、影响契约因素的过分理想化,导致原初状态的主体无法担当"公共反思和自我澄清"的能力,从而使这一重要的正义理论在彰显契约主义的理论优势时,也暴露了其自身具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张永杰  张威 《理论界》2007,(3):55-56
不同的企业理论根植于不同的学术传统。本文对关于企业的经典理论和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考察了(新)古典学派、契约主义传统以及基于奈特传统的主要企业理论。从根本上讲,(新)古典源于古典的分工传统;契约主义关于企业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科斯开创的交易费用传统;而基于风险配置的企业理论则属于奈特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8.
传统审计理论框架是以完备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研究审计本质与功能的,由于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备的,因此,完备契约理论的审计观无法解释独立审计在动态环境中契约缔结与履行过程中的本质作用.与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相比,不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认为,审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其功能不单纯是验证和证明,更多的是在契约的动态"完备"过程中对缔约各方的产权信息进行明确与界定.  相似文献   

19.
毛惠嫒  陈壮  艾云凤 《理论界》2005,(9):216-217
心理契约理论是目前国内外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员工期望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购并整合中的心理契约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引  言  毋庸置疑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就是现代契约理论。早在 2 0年前 ,经济学家对什么是“契约”都感到陌生 ,因为在他们眼中 ,市场只是一种单一的价格——数量或市场交易关系 ,这种思想曾经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然而 ,随着契约经济学的兴起 ,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契约的重要性。契约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日常所见的契约如“劳动契约”、“保险契约”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契约其实包含异常丰富的内容。更有甚者 ,就连新古典理论信守的企业 ,即投入——产出关系 ,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契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