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有大量作品描述过苦难.作为贯穿性创作现象,苦难书写映现着中华民族经历的风霜雨雪,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最见思想的所在.而苦难意识则与文学思潮密切相关,它既由文学思潮导引,也成为相关思潮的一种思想标志.其中启蒙主义、左翼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可为代表.三种"主义文学"苦难意识的差异,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文学和本土社会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 的“同一”与“差异”均表现在二者之间的“时间关系”与“空间关系” 两方面。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时间关系”应当理解为:风格的群体性呈现流派的存在,而群体性风格的思想倾向则表现为思潮或在思潮影响下产生。整体上,文学思潮在发生学意义上是先于文学流派,而文学流派又以“风格群体”的生成过程再现了一种文学思潮发生的全部过程。文学思潮在其生成过程里,其作为承载或表征社会精神文化具体走向的一个因素,它总是或多或少与生发之时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存在着联系。文学流派的生发及其“特异性”是与各主体之间“学养相同”、对“区域文化”的认同和“个性同一性”等因素关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文学思潮进行定位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左翼文学的发难凸显了其反抗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和压迫的政治倾向与思想立场,其发难成功还受助于"五四"以来文艺效用的强化和工具理性的泛化。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新文学在思想观念、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叙述方式、艺术体验、精神意向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左翼文学不仅是一种"过渡",其本身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和顽强的一股文学力量,它与其他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批评一起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文学生态圈,进而使得1927-1937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5.
有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风靡欧洲,波及世界,给后世文学以深远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及浪漫主义文学。在一些论著和高校教材中,有的把它分为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有的把它分为反动浪漫主义,进步浪漫主义。一言以蔽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及浪漫主义文学自身发展中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流派(或倾向)。但谈及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时,往往在区别思想之后,归纳出的却是它们共同的艺术特征。一方面是对立的两个流派(或倾向),一方面是共同的艺术特征,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 价值观念对于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理论前提作用和制约关系, 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同的文学价值取向, 决定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之间的观念对立和理论制衡; 二是价值观念在历代文学思潮演变中具有“上源下流”的联结组合功能; 三是同一价值取向下的不同艺术主张, 相互间起到观念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见识.作为一种世纪性文学思潮(现象)的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实际上又处于边缘性状态,因为它不合"时"宜地延承着西方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审丑化品质.就其悲剧意识而言,它脱离了主流文学以克服或弥合文化困境为意旨的悲剧艺术精神的运行轨道;而其阴郁、荒冷、颓废等审丑化趋向类似于西方式"病态的愉悦"的艺术品性,既悖逆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也不符合国人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和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公共财产”的有机整体性在“科学使世界缩小”的时代里[1] ,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表现在经济方面 ,就是“世界市场” ;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 ,就是“世界文学”。这种“世界市场”、“世界文学”就是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公共财产”。世界文学中的各国文学的关系 ,也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一样 ,存在着一种达尔文所说的“生长相关律”[2 ] ,即各国文学的变化和发展都变成了彼此作用、相互关联的一种规律和世界性的“公共财产”。当某一国度文学中的某种文学思潮的涌起与退落 ,某种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创新与摈弃 ,常常是既…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苏联文学研讨会在无锡召开学术会议,由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江苏省外文学会和作协外委会主办,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评价以及它与苏联文学创作的关系 从3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苏联文艺界,包括中国文艺界所注目的问题,它与苏联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与会者对怎么评价这一理论问题有不同看法。吴国璋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目前受到的冷遇与它本身的弊端有关。这种弊端主要表现为:1.将文学政治化。它削弱了文学的多方面的可能性,降低了文学的艺术品味。2.唯我独尊的僵化模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视作是世上“艺木科学的最高成就”,进一步把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推到了极致。3.以幻想的真实取代严峻的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之初要求作家的就是“写真实”。然而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缺少的恰恰就是真实。这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4,(5):90-95
新时期以来,"人道主义"、"现代主义"、"寻根主义"以及世俗消费主义的文学思潮与各个阶段社会思潮关系紧密。这些文学思潮的形成与社会思潮的推动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推动与相互演绎。这种紧密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文学的发展,一方面也使作家与文学丧失主体性而给文学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建筑则被公认为是有实用价值的空间艺术.文学和建筑分别作为艺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既有许多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一套艺术规则.文学从建筑中吸取灵感,建筑艺术不但对文学的内容、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影响,还通过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介入间接对它产生了影响.本论文对建筑对文学的影响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启蒙现代性与五四文学的历史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同于五四文学思潮本质上不是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而是启蒙主义的观点,并从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创作和五四文学理论三个方面考察五四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本文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是适应启蒙运动的需要、作为思想启蒙的重要手段而发生和发展的,显示五四新文学实绩的鲁迅白话小说,就是启蒙主义的“遵命文学”,而五四新文化人建构的文学理论,也是以文学工具论为核心的启蒙文学理论。现代性包含两种不同的内容,一为启蒙现代性,一为审美现代性;前者表现为启蒙精神及其展开,后者表现为艺术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确立。五四文学所追求的是启蒙现代性,而不是审美现代性。五四文学的这一历史规定性,决定了五四文学思潮的启蒙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并非隔绝于当时的文学思潮、流派之外,反而她是基于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以独特的方式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沟通、联系并游走于二者之间,通过对现实的个性化艺术呈现,在其写作中实现了现实与文学的别样契合。  相似文献   

14.
萧纲“文章且须放荡”说的提出既有当时文学思潮的冲击,又与萧氏兄弟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阐释密切相关。这一理论影响着齐梁诗人的诗歌创作,促使宫体诗创作成为文坛潮流,在艺术上也代表着诗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理学家中,江西人吴与弼、胡居仁、罗钦顺、何心隐等人,都是闻名当世、影响后代的姣姣者.阳明的心学首倡和发展,也是在江西.理学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会影响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明代江西文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理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出现了三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一是蕴涵着政治反拨、人的觉醒和文学独立的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二是在现代化和现代性诉求下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三是1990年代后适应经济转型而出现的市场化或世俗文学思潮。文学思潮的活跃不仅带来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文学观念的更新,也使文学史的编撰从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文学的属性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开放和包容的世界眼光来架构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框架,使得文学史的书写更加全面、客观和真实。然而,有的文学史也出现了有意淡化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对世俗化文学过分强调和过度阐释等偏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十五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第一次年会涉及思潮问题算起,新时期的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从一片荒芜开始逐步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一)文学思潮及文学思潮研究的内涵与性质进一步明确,思潮研究已经取得了与流派研究相区别的独立地位.文学思潮作为从西方引进的文艺学名词,其基本内涵所指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范围内作家群体活动所形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潮流.一种思潮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理论主张,在艺术表现的对象、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特定的选择与追求,通常要由一定数量的作家的共同活动而汇成一股带普遍性的趋向,并取得相当的创作实绩,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二者的外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但是,思潮  相似文献   

18.
张计连 《学术探索》2014,(11):120-123
本文对兴起时间和因果联系方面有对应关系的第一阶段的“解冻文学”和“百花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解冻文学”与“百花文学”在背景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文学思潮和艺术手法上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在具体文学作品的构思上有某些同构性和差异性。通过对这些同与异的考察,可以揭示“解冻文学”走向进一步繁荣而“百花文学”过早中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典型的个案有《二李唱和集》等诗歌选本与“白体”诗风的相互生发、《西昆酬唱集》对“西昆体”的引领与示范、《二妙集》《众妙集》《三体唐诗》等对宗唐思潮的契合与呼应、《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对雅正词风的疏远与游离等.  相似文献   

20.
启蒙现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重要形态 ,在我国“五四”文学中有显著呈示 ,这与“五四”启蒙文化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新文学作家群体的创作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启蒙现实主义的特色 ,而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的鲁迅更是提供了此类创作的典型范式。这一重要文学思潮现象 ,值得认真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