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群关系,即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密切党群关系,至关重要。在共产党非执政的条件下,党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凭借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取得了政权;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党与人民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取得革命建设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然而在历史上,我党与群众关系有时紧张,确有人民群众不  相似文献   

2.
任何政党的政治生命最终取决于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活力之源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与一切依靠人民相结合。党处于执政地位后的最大危险是发生权力异化伤害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要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了党群关系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且积累了处理党群关系的丰富经验: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确立人民群众主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通过制度化途径构筑党群关系新模式;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使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成熟的经验总结。历史形成的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鱼水之情是我们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历史资源。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发扬、补充这一优势资源,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并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构建新型党群关系,寻求党群关系新的生长点是着眼于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执政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站在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高度,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而提出的几个“不能”,十分深刻。认真学习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党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绝对不能同人民群众相对立。“党的组织、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则不…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不仅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和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领导革命时期的党群关系反映的是先锋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而执政后的党群关系实际反映的是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树立人民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通过制度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而不是对抗。  相似文献   

8.
在布尔什维克执政后,列宁根据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强调要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密切联系群众看做是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源泉,并把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看成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目的。而密切联系群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无论所处的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变,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决不能丢。我们只有按照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才能使我们党成为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是其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江泽民在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 ,阐明了新时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赋予了党群关系建设的新内容 ,提出了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思路、新途径 ,把党群关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合法性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党群关系问题。党的合法性建设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主观和客观、内容和形式、过程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党群关系与党的执政合法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党群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规范合法性(主观)、经验合法性(客观)、程序合法性(形式)及绩效合法性(内容)"多维一体"合法性体系的建构与巩固过程。党的执政合法性系统不仅奠定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有助于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原则,结合俄共(布)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思想.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的历史特性规定了其必成为领导阶级;党的历史任务,即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历史任务,规定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但是,党与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群众之间的亲疏度要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农民阶级是党重要的联系对象,小业主、知识分子等有产者有时也能与党结成暂时的同盟.列宁从群众利益、党的自身建设、组织机构等方面阐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路径.列宁的党群关系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适应新的执政环境和国家现代化的总进程中,采取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开展领导和执政活动,通过多种协商形式实现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有效治理国家。党的协商民主执政方式的实践主要包括党内协商、党际协商、党政协商、党群协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优化党的协商民主执政方式对提高党的决策质量、实现党的领导、密切党群关系、监督权力运行、构建和谐社会及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形成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是其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从来离不开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以民主促民生"的必然之举.社会主义民主只能是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和法治化原则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表率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党群关系也决定着政群关系、干群关系,良好的党群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因而维护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当代中国民主进程中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兴亡与人民支持与否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自执政以来,便将人民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他代表十八大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密切党群关系的工作理念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体现了我们党发挥着总揽全局、把握四方的作用。把握和认识习近平的人民观,对于我们在新时代重塑党的形象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从政党的角色定位、政党与群众的关系定位、密切党群关系的途径以及领导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毛泽东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逻辑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维度上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逻辑和途径.首先以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和执政条件为切入点,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前提下转变执政理念、体制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中,要进一步实现由"整合型政党"向"代表型政党"的转变.这就要求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民本与民主、民享与民治、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推进以现代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党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进行“四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特别重要。本文试图就密切党群关系这一现实问题作一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把密切联系群众,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党宗旨,这一宗旨的确立,把党群关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明确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居继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对密切党群关系作了许多独创性的论述,奠定了我党党群关系理论的坚实基础。第一,建立了党同人民群众正确关系的路线。如何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革命和建设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得益于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益于我们党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今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目标,仍须继续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一、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巩固1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20.
党群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是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条件制约的,是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旧中国,由于蒋介石反动政权对中国共产党采取“宁可错杀三千,绝不使一人漏网”的屠杀政策,每个共产党员都能从严峻的现实中体会到,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能生存。党执政以后,反动政权对党的威胁不存在了,党的领导地位有国家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