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前,笔者来到曾都区柳林镇大堰角村五组谢志波、王在香夫妇的家中了解到,该夫妇1992年结婚,1993年6月政策内生育一女孩,1995年在公婆的“督办”下,办理了二孩生育证,今年二月,他们夫妇通过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知识的“再教育”,终于做通公婆的工作,放弃了二孩生育指标,并在镇计生办领回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当地传为佳话。类似谢志波的夫妇在全镇达30多家。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洪岩镇办理“关爱女孩行动”“幸福绿卡”后,出现了不少可喜的事情。段修泉、吴香花夫妇是洪岩镇段家树村民,生育了两个女孩,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  相似文献   

3.
“没想到,两个女孩上学都不用交学费。”这是龙文区朝阳村杨再根、郑美春夫妇感慨之言。现任的村委会主任杨瑞朝在竞选演讲时提出:如果他当选,将免去所有计生户的女孩学习费用,实现“零学费”上学,表明“村官”把基础教育摆上优先考虑的位置,让“女孩读书难”成为历史。杨再根当时听时有点感动,所以全家人就投杨瑞朝的票,但过后一想,觉得那也许是竞选时说说而已,天底下哪有上学不用钱的好事。“由于借钱,孩子上学拖了几天,今天带孩子来上学,才知道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在该小学教导处了解到,该校共为112个女孩办理“零学费”上学,共减免各种费用6980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把“关爱女孩行动”引向深入,全面落实“关爱女孩行动”五大工程中的健康保障工程.使独女户家庭真正得到实惠、感到光荣.近日.静海县开展了对独女户家庭夫妇进行免费健康查体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一稳定”、“五下降”、“八提高”的好形势。即计划生育率稳定;出生人口、当年生育二孩及多孩、“四术”总量、早婚率、性别比下降;统计准确率、一孩妇女积存率。当年生育夫妇节育及时率、服用药具、晚婚率、独生  相似文献   

6.
绿水乡去年在“关爱女孩”活动中,制定了独生子女“九个一“优惠政策以及纯女户”四帮一”的帮扶政策。2005年11月为了进一步把“关爱女孩行动”引向深入,乡政府拿出3400元的资金帮扶了17户纯女户家庭、3648元兑现38户独生子女家庭。全乡已有345对夫妇放弃了二孩生育指标或延缓生育。  相似文献   

7.
南海县桂城镇从今年以来,在全镇开展农村一孩夫妇“两前教育”,即对农村每对生育了第一个孩子的夫妇,在上环前后(简称上环前)和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取环前,进行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通过“两前教育”,使一孩夫妇掌握有关基础知识,明确政策要求,逐步树立新的生育意愿,自觉计划生育,生了一孩要上环,不抢生,不超生;有计划、按指标、够间隔生育第二个孩子后要结扎。这样的教育针对性强,使教育与生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对桂城镇开展农村一孩夫妇的“两前教育”很感兴趣,多次到现场参加教育实践,对该镇“两前教育”的形成、做法和效果作了较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以晚育为杠杆,平稳向二孩政策过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取消生育间隔政策而允许生二孩条件不变的弊远大于利 ,其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实际上是为生育政策平稳调整设置障碍。目前取消只适用于少数人的间隔政策 ,而作出牺牲最大、流引产与被罚风险最大的大多数一孩夫妇的权益得不到改善 ,而且在为一孩夫妇的权益改善 (即生育政策调整 )设置障碍 ,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不公。晚育是一根有力的“杠杆” ;运用好了 ,可以在国家能够承受的“人口增量”范围内 ,实现平稳向二孩政策过渡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9.
闽北山区建阳市书坊乡花园岭老区村,二女节育户兰建松、吴碧妹夫妇,家住深山。在得到市乡“幸福工程”扶持6000元的帮助下,参加“苍蝇育蛆生物养鸡法”的学习培训,买回1万只无菌苍蝇苗,发展苍蝇育蛆养鸡2000头。建造20个专用养殖池和利用几个小山塘养石蛉上万只,又用鸡粪下竹山,既养殖也种好20多亩毛竹,现已取得成效,去年收入2万多元,今年预计可收入3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厚厚地一摞新修的孙氏祖谱中.共收录了近7000人,其中女性3152名。原本女孩子根本不允许进入的家庭祠堂.如今却让女孩的名字光明正大上了祖谱.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经兜村的孙氏祠堂对所有的人均开放,成了当地男女老少共同活动的场所.祠堂还办起了”女孩也是传后人”的展览。  相似文献   

11.
6月1日,福建省永春五里街镇计生协会为5月25日遭受火灾的“独女户”陈精毅、潘美玲夫妇送去各界的捐款捐物,帮助他家挺过难关。  相似文献   

12.
宝鸡市制定出台了“关爱女孩行动”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把新制定的优惠政策编印成册发送到家家户户。这些”关爱女孩行动”利益导向优惠政策与措施主要有,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提升为每月10元,对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由县计划生育部门统一发放;对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及无子女户夫妇年满60周岁的.每月发给夫妇双方各50元的扶助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到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我们一定要认真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的“后顾之忧”,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未来人口的增长。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波浪”型方案:即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要给予优惠照顾,而现在生育的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后,若与独生子女结婚的,可以照顾生育两个孩子,相反,现在一对夫妇生育两个以上的孩子,长大结婚,要坚持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样,反复三、五代人,我国人口控制将会有可观的成绩。现将这个“波浪”方案,简要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有效地降低人口增长率,1979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青年夫妇响应号召,生育一个孩子后便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表示不再生育孩子,从而在中国出现了一类崭新的家庭。它既区别  相似文献   

15.
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好处多秦建军不久前,江苏省盐城市根据一部分地区计生工作管理水平较高,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明显变化的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办法。过去,盐城市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一般都是提倡“一孩夫妇上环,二孩夫妇结扎”。而在一部...  相似文献   

16.
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与少子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生育时间的期望与选择作为生育意愿与行为的重要内涵之一,对生育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20年10~12月在河北保定针对5大类行业18~35岁的983名在职青年所进行的“青年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数据,对青年的个体社会特征与生育时间选择进行交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在职青年最佳生育年龄选择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在职青年具有较强的晚育意识,其生育时间期望呈现出“男高女低”的特征,理想与打算二孩的生育间隔选择也相对趋近,从事教育行业、出生于城市、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和“双独夫妇”的在职青年更倾向于选择晚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行业、年龄、文化程度、夫妇类型、性别和工作收入满意度均会显著影响青年的最佳生育年龄选择,其中教育行业、24~29岁年龄组、大专文化水平“、双独夫妇”对在职青年的最佳生育年龄期望具有明显的正向提升效应,女性比男性青年的最佳生育年龄期望更高,在职青年的工作收入满意度越高,则其最佳生育年龄偏好越晚。此外,文章也就晚婚晚育或不婚不育行为产生的影响、影响青年生育时间期望与选择的多重因素以及生育年龄期望与生育...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福建晋江市东石镇埔头 村计生二女户夫妇捐资30万元,设立埔头村颜振芳“生育关怀”基金,用于救助埔头村特殊困难计生家庭。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研究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选择问题,发现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独生子女结婚,且非独生子女也更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结婚,所以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随机婚配”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然而,以往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预测大都基于这一假定之上,这导致预测结果一方面低估了“双独”和“双非”夫妇的数量,另一方面高估了“单独”夫妇的数量。同时,本文还以独生子女的婚配选择问题为例讨论了嵌套模型中Logistic回归系数的可比性问题。直接比较Logistic回归系数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借助“y?标准化”法和“KHB分解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Logistic回归系数不可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位于湘西北的常德市,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7年,一直严格实行一孩政策,除个别特殊情况,常德城乡普遍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牢、成效好,必然形成计划生育群体大、独生子女家庭多。统计资料显示,在目前常德市616万人口中,符合奖扶条件的近38000人,二者分别占全省的比例约1/11和1/5。对于常德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来说,面对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二女困难户赖泽生、王红秀夫妇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为他们家读小学二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二个女儿带来了节目礼物和慰问金,在详细了解了他们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情况后,表示愿意资助她们姐妹俩读书,每人每月100元,直到大学毕业。他就是福建省“十大公益老人”之一的赖仰周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