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徐剑 《中国劳动》2008,(4):52-53
案情介绍王某于2003年8月到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王某的岗位为研发管理工作,月平均工资为4400元。2006年9月21日,在某公司集体组织的体检中,检查出王某携带乙肝病毒。之后,某公司认为王某患有乙肝具有传染性,故建议王某暂时休病假并进行治疗。但是王某认为其仅为乙肝病原携带者,不具传染性,拒绝休病假。9月28日,某公司以为避免病毒扩散危及其他员工为由,强制停止王某工作,同时开始向王某发放病假工资。2007年1月4日,王某向某公司提出辞职,并向某区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王某是某公司的员工,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5年12月4日王某在工作中受伤并认定为工伤。2006年5年4日,当地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室对王某颅骨骨折术后、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肢痉孪性瘫痪评定级别为二级伤残、大部分护理依赖。因该公司已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王某按《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2007年4月1日,王某旧伤复发到当地工伤职工定点医院进行住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王某于2008年3月1日到郑州某机械公司从事文员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每月发放王某工资800元。2008年12月30日,公司给王某下达了《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并支付了两个月的工资1600元作为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王某认为:1、工作期间工资发放过低,按当地(郑州市)规定应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补足;2、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依法应以当地在岗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刘某2013年9月到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5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刘某在进行楼梯保洁时摔伤,致左踝骨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2015年9月,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某伤残等级为九级。2015年9月1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向双方送达了伤残等级鉴定结论。2015年9月15日,某物业公司通知刘某,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物业公司不再与刘某续签劳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问:张某于2004年9月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年12月9日在张某工作时不慎将左臂绞进机器,造成伤残。张某要求单位为其申报工伤,单位以其为单位临时招用的工作人员为由,拒绝承认与张某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张某能提供他在工作时发放的工作服和工作证  相似文献   

6.
王某于2008年4月到苍山县某工厂工作,并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9年4月20日,王某在工作时右手食指被机器挤伤,同年11月被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10级伤残.2010年4月,因合同到期,该厂终止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王某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该厂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的同时也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该厂同意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却拒绝支付经济补偿.王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相似文献   

7.
有问有答     
问:2010年3月,王某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该企业亦未为其参加社会保险。2010年6月,王某在工作中被机器砸断右手食指,住院7天,医药费、生活费及护理费均由该企业支付。出院后,该企业负责人主动找到了王某协商其伤残待遇,最终因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问:王某2001年9月初受聘于某物业管理公司(非公有制企业),双方订立试用期合同。王某从事保安岗位,工资每月500元,合同中约定公司不承担王某各项社会保险费。王某工作后从一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宣传的社会保险政策中得知,用人单位应当自录用之日起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试用期  相似文献   

9.
许胜 《中国劳动》2003,(3):49-50
案情简介2001年8月1日,王某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市场被招聘为某国有企业职工,双方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1年后,王某认为该企业不适合自身发展,遂于2002年8月5日向单位提交了辞职申请,并要求企业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企业以劳动合同未到期为由不同意其辞职请求,拒绝办理相关手续。同年9月10日,王某即离开单位直接到市某公司工作。1个月后,公司人事部门要求王某将档案转移到单位以便为其续接社会保险关系。王某回到原单位要求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被企业拒绝。无奈,王某向县劳动争议仲裁…  相似文献   

10.
基本案情 申诉人王某系被诉人某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去年6月,王某到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称其1999年9月到被诉人单位工作,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去年3月王某发生工伤,被诉人拒绝支付其工伤待遇.王某无奈,遂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被诉人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王某于1994年10月被某事业单位招为合同制职工,双方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4年10月5日至2003年10月4日.合同中明确,王某在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但未约定违约金.2001年9月,单位根据当地人事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不论其身份如何,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王某应单位要求,在未经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聘期自2001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聘用合同中约定,任何一方违约必须支付对方违约金计人民币10000元.但未注明该聘用合同系劳动合同附件.今年3月,王某在向单位提出辞职未果的情况下,便另谋他职.单位经多次做工作未能奏效,遂以一纸诉状将王某送上被告席,要求王某按照聘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00元.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王某等22人自1982年从事农村电工工作,1982年至1988年由所在村管理并向其发放工资;1989年至2001年归当地乡电站管理,其待遇是通过电价加价形式向农民平摊。2001年2月,当地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王某等22人不再从事农村电工工作。2013年9月,王某等22人到当地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王某等人与某供电公司自1986年至2013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某供电公司支付其2001年2月至2013年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经查,王某等人的仲裁申请已明显超过1年的仲裁时效,仲裁委遂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等人不服,认为仲裁委侵犯了其应当享有的仲裁请求权,要求仲裁委立案审查。该案经多级上访后,仲裁委不得已立案受理,并经开庭审理后,于2013年11月以申请人仲裁请求超过仲裁时效为由裁定驳回其申请请求。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简介2001年10月22日,王某入职某人力资源公司,担任猎头部经理,双方签订期限至2004年10月21日的《劳动合同》,并于2004年10月22日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3月18日,王某被聘任为该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2011年7月27日,该人力资源公司的母公司作出《免职通知》和《待岗通知》,前者决定免去王某总经理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后者称鉴于目前无合适岗位安排,请王某自即日起回家待岗,待岗期间工资按每月5000元发放,并要求办理工作交接。2013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几年炎热天气的增多,劳动者高温保护倍受关注。高温津贴纠纷属于特殊情形下的劳动报酬,适用劳动仲裁特殊时效,但劳动者不能以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津贴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劳动者负有初步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对高温津贴是否发放以及发放标准负有举证责任。在劳务派遣中,一般情况下,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应对高温津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如果用工单位已经将高温津贴支付给了劳务派遣单位,则用工单位因无过错而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王某于2003年12月被聘为某型材公司职工,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参加工伤保险。2004年6月车间停工检修期间,王某在车间二号轧机顶部打扫卫生期间被开过来的行车撞下当场昏迷。某区劳动保障局2005年1月18日作出工伤认定。5月23日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王某为三级伤残,部分护理依赖。王某与某型材公司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介王某在一家工厂工作,每周做五休二。2012年7月至9月,工厂先后因高温、台风等因素放班7天,后又因工厂无活放班3天。放班后,工厂没有扣工资,但要求职工以后还班。2012年10月19日,王某在未还完班的情况下提出辞职获批,但工厂以10月的工资抵扣欠班工资为由而拒不发放。王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2012年10月的工资。工厂称,工厂内部一直有放班需还班的惯例,王某也同意通过还班来补欠班。由于王某在10月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王某于2010年2月28日进入某机械公司工作,从事车工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至2013年3月1日的劳动合同。2012年5月11日,王某在公司工作期间,因车床发生设备故障导致其受伤。之后,公司为王某申报了工伤。王某在伤情相对稳定后于2012年11月申请了劳动能力鉴定,鉴定为七级伤残。2013年3月1日,公司以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订为由与王某终止劳动合同,公司依据有关规定向王某支付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经济补偿以及相应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8.
去年8月2日,小何在建筑工地作业时不慎受伤,被用工单位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于当年9月2日伤愈出院。出院后,双方就伤残赔偿事宜进行了协商,因分歧过大未能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王某系某化学公司员工,2009年3月在工作时左眼被化学用品灼伤,后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化学性眼灼伤,2009年11月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同年12月王某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按规定一次性支付其工伤待遇5.2万元。在劳动合同解除后不久,王某视力急剧下降,现已几近失明,花费医疗费已近5万元。为此,王某于2012年10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重新鉴定伤残等级,并要求化学公司补足与新鉴定伤残等级之间工伤待遇的差额及支付工伤医疗费5万元。由于王某系自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申请人吴某等7人在被申请人某化学品公司工作均已5年以上,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2012年8月31日到期。申请人在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中被诊断为职业病,2012年11月27日被认定为因工负伤,2013年1月5日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在2012年9月至12月间,被申请人以1100元标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支付申请人生活费,申请人认为此期间属工伤停工留薪期,应按原工资3600元/月发放,故向当地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补足差额10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