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鲁迅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和传播研究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取得了较大成就,相应的研究也涌现出丰富的成果。纵观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现状,不难看出中外学界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将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作为鲁迅海外翻译传播研究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对之加以甄别和梳理;对鲁迅作品的英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中的语言和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从文学翻译活动的角度观照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分析其中的得失与价值;专门分析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揭示出文化语境对鲁迅作品海外传播的影响。相较于鲁迅作品在国内的出版和研究而言,鲁迅作品的海外翻译和传播研究仍是一项有待拓展和深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复仇精神是贯穿鲁迅一生的一个命题,鲁迅从幼年时代直至临终前,一直在不断地思索、实践这一命题。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浙东文化对他童年时复仇精神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鲁迅看到了存在于国民精神中的种种弱化复仇精神的消极因素,对这些消极因素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鲁迅所强调的复仇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坚决性,认为只有复仇精神与复仇行为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复仇,真正的对于强者的复仇,才取得复仇的真意。鲁迅的复仇,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看客”的复仇、对负义者的负仇、对统治者的复仇。鲁迅的复仇精神与现实紧密相联,他向国民中注入复仇精神以期国民与现实抗争。复仇可以代表鲁迅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由此我们能更接近鲁迅。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国前,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的选编是新学制的产生和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是鲁迅作品"经典"化的确立和"想象"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是启蒙意义的关键所在.选编揭示了编者的选文与社会风潮同步的时代意识,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选文大量地重复出现,说明鲁迅作品在"五四"后的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地位已经确立起来,并且是带着潜在的理解来入选教材并在教育界传播的.在接受与阐释鲁迅及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方面,毛泽东的导向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的文化视野内对“鲁迅笔法”做了新的阐释,指出鲁迅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回到日常话语的言说;回到诗学理解的原初形态;深刻的怀疑精神以及散文情调与游戏笔法。这使他的文学精神在20世纪达到了无与伦比的深刻与纯正。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祖父在人生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对成长中的鲁迅的精神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其人生高峰期,他在为童年鲁迅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拓展生存与精神空间,将其置入传统文化境域中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同时,通过经典引导童年鲁迅进入传统文化和小说艺术世界并与之建立深刻稳定的关系.而科举成功使鲁迅祖父实现传统文化境域中的人生理想,对成长中的鲁迅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召唤作用,在相当大程度上确立或规定了鲁迅后来的人生理想与方向.在其人生低谷期,他深刻反思家族、家庭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恒训>引导处于人生转折时期的鲁迅认识人生,进入社会并与社会建立关系.在其生命后期,他一改此前个人坚守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在时代面前"退让"的方式接受或肯定鲁迅全新的人生选择,对鲁迅后来的个人行为方式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置于中西方文化交接的平台上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其实和西方话语有着神交的一面,但同时,鲁迅对这些话语却又有更具化和丰富的一面.癫狂话语的形构既是对传统文化逻辑暴力结构的批判,同时又是对被压抑的可能性和新的现代性的称羡.而耐人寻味的是,如果重新审视"狂人"形象,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形成中的吊诡之处,它既是反传统的传统主义者和拿来主义者,又是对西方话语进行改编的本土进化论的先知先觉者.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的校史档案资料、师生的作品日记、回忆性叙述以及传记资料等是梳理与建构西南联大课堂上教师们讲授鲁迅的重要依凭。在课堂上讲授鲁迅及其作品,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乃至当代的鲁迅教育与文学教育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抗战时期一所重要的高校,西南联大课堂上的“鲁迅”讲授,无疑是研究战时鲁迅形象甚至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品中的日语表现指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作品中存有日语表现,可以肯定,鲁迅在创作中大量地吸纳了日语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考察鲁迅小说中的经济话语,我们不难发现在其五光十色的形态下面其实有着繁复的功能意义,既有普通意义上的买卖/交换操作,又可能对人产生压制/物化,还可能起到对精神的消解作用.耐人寻味的是,鲁迅小说中虽不乏商品经济意识的痕迹或者萌芽,但其主流经济伦理形态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不可生搬硬套相关经济伦理理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鲁迅对经济话语的深切体会与实践,也使得其相关叙事带上了经济话语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论鲁迅小说中的儿童话语及其认知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中其实为儿童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富含着复杂的意义张力.笔者将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关切命名为儿童话语.这里的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言语、口吻,而且也同时是叙述人、被描写对象,甚至是一种模拟书写.这实际上包含了三重意思1.书写儿童,以儿童作为书写内容/对象;2.儿童视角,叙事策略之一;3.童真叙述,模拟儿童叙述情境.不容忽略的是,儿童话语背后其实也可能标志着鲁迅相关思想认知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中知识分子的总体形象,是“破落户子弟”,而衰弱和痛苦则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的形成,既与大变动的时代有关,也与儒家思想有关。鲁迅写出知识分子的衰弱和痛苦,同写出农民的质朴和愚昧一样,都是对“国民的魂灵”的深刻揭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数字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其说明性和文化性上,也体现在文学的描写与修辞上。鲁迅作品中数字的拟实、描摹、表演与凸现的修辞运用,是其作品语言形成幽默与讽刺风格的重要原因。文学语言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可以通过量化描写来完成,对鲁迅语言数字运用的分析有助于探索文学语言的量化描写。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的流言话语相当耐人寻味,它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娱乐功能中呈现出一种集体的认同感,揭示国民性的无聊、压抑、麻木;同时流言政治也可能从意识形态和道德层面继续扮演妖魔化、模糊化或杀手的角色.而更要注意的是,鲁迅小说中的流言话语同样也有自反实践:它既揭示集体文化杀人中流言的效力,同时又企图发挥其拯救和提升功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鲁迅和爱伦·坡作品中狂人形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爱伦·坡作品的影响.爱伦·坡用狂人的非理性状态影射西方社会理性的丧失和荒诞的西方文明;鲁迅则借助狂人的非理性行为评价社会,抨击现实,以此来完成其启蒙大众、重塑民族人格、改造社会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中,传统孝文化由祭祀祖宗的宗教意义,发展到敬养祖亲的人伦意义,最后泛化为一切封建道德的基点和准则。传统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泛化的转换,从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和扭曲人性的思想武器。鲁迅解构了传统孝道泛化后的愚孝以及孝文化对女性和孩子的戕害,在解构批判的同时,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鲁迅的非孝意识。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地刻划出了一批形象逼肖、意蕴深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无论在人生境况中属叛逆者 ,还是属抗争者 ,抑或属屈从者 ,鲁迅都将其作为“人类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 ,艺术地再现了其内在性格特质、人生追求、生活目标的迥异 ,与外在个体命运的同一指归这一特殊人文现象 ,从而赋予这些女性形象以深层审美意蕴 ,折射出鲁迅先生对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意识和对特定文化语境造就的中国女性历史命运的深深忧患。  相似文献   

17.
作为“正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副文本”分析对译作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翻译家鲁迅不仅留给国人大量的译文文本,而且还留有丰富的关于翻译的书信,以及围绕这些译作所写的序跋。文章试图以鲁迅翻译的译作中的序、跋、附记、目录、插图等副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副文本作为鲁迅译文文本补充和扩展的平台、鲁迅在译文中显身的平台以及鲁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对中国文学翻译所做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会所供的生存契机,为人赋予了身心自由,这使鲁迅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城市空间吸引了乡间、小城中濒临绝望的鲁迅,并对其发挥了施救作用,而立身之艰,又使鲁迅深切体验了城市的严酷现实,最终促其形成“噉饭”的文艺观,并转化为“生存”的现代思想.这构成鲁迅思想中启蒙意识的相对面,蕴含着深刻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鲁迅与曹禺是现代文学史中的佼佼者,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鲁迅站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其生命意识主要是围绕着“国民劣根性”而展开。在对国民进行批判、剖析的过程中,鲁迅一面反思,一面也产生了浓厚的悲剧性和深切的孤独感,进而感到绝望,然而他毕竟还是不肯放弃绝望中的一点希望。随着时代的推移,鲁迅所批判的国民逐渐觉醒,开始对自己的生存困境进行思考与挣扎,在这种背景下,曹禺思考角度也相应发生变化,由鲁迅时期的“唤醒”、“批判”转为了“探索”,他把目光集中于“人”本身,探索着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故而他的生命意识更多的集中于人们对自由的追寻与斗争。与其他作家直接在文章中发出悲叹与呼吁不同,鲁迅与曹禺作品中的流露出一种巨大的悲悯意识,并且这种悲悯意识是以一种潜藏的方式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