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阐述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内涵及功用;从法律、制度和方法等层面揭示制约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有效性的若干问题;给出完善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建立激励相容式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制度和完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制定方法等具体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健全劳动标准体系"的新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着眼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改善民生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健全劳动标准体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而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作为劳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工作条件标准、劳动关系建立与调整标准等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为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法律定位和作用,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工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积  相似文献   

3.
劳动定额的合理确定是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的关键。在当前劳动定额管理缺失的情况下,工会必须积极参与劳动定额工作,通过集体协商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标准。这有利于引导职工增强对劳动定额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意识,有利于实现劳动定额的公平、公正与合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劳动定额标准的确定与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权利密切相关,并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产生重要影响。在劳动行政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淡出制定、发布全国或者行业性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后,依靠职工通过民主程序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来规定劳动定额标准并不可行。应加强工资立法,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以企业内大多数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作为判断企业劳动定额标准确定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依据,并注意对劳动者休息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劳动定额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实施中讲求艺术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是一项循环的动态的标准化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协同作业的系统工程。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的未来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劳动定额管理在国家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推动劳动定额管理职业化建设;鼓励和扶持提供劳动定额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坚持对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研究,并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四川小型轴承厂多年来一直重视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积极探索现代劳动定额管理的新途径,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自选定额工作法"。自选定额工作法是在平均先进定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职工的内在潜力,促进"冒尖"工人不断涌现,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定额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为"三定三自"。三定是:1、定劳动定额档次:将各车间各工序当年的定额水平作为A档,大多数人能完成的水平作为B  相似文献   

7.
刘传青 《劳动世界》2016,(24):72-73
劳动定额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挖潜重要方面。但劳动定额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远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既不符合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定位,又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更满足不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劳动定额管理课程目前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讲好第一课、聘请企业定额管理员共同授予课、参与定额项目、增加实训、开发软件以及改变考试形式为应用型考核等课改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要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质量好、成本低、价格便宜的产品才能占有市场,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生产经营效益,这样劳动定额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的发展,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管理出效益。而劳动定额管理正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最近我们在一些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生产现场管理人员交换了意见,共同商讨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措施:一、要继续宣传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近年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其次,分析了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分别从重塑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完善招聘与选拔机制、优化培训与开发体系、完善绩效考核与管理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开发人力资源,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环境不健全等许多问题。为此,企业应端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突出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打造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建立科学、客观、规范、量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共建共享,通过健全完善和谐劳动关系"三大体系、三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街道(镇)和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培育活动,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的运行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党政主导,夯实和谐劳动关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企业又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优势作用的发挥又会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要从发展、稳定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协调稳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企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少数企业采取延长劳动时间、随意提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等手段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为改进和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节,促进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报酬权益,现就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志君 《中国劳动》2004,(11):45-46
定额水平的不平衡,主要是因劳动定额修改不及时,缺乏科学制定方法所致。运用系统工程的信息论可以及时改进不合理的定额项目,使工人之间的劳动收入与付出成正比。运用系统工程的步骤程序对劳动定额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使劳动定额水平循序渐进,得到全面提高。从根本上削弱直至消除由于定额水平的不平衡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一、运用系统工程的信息论,及时评价、修缮各项劳动定额1.要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定额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劳动定额信息管理网络,一般应由四部分组成:一为纵向网络,即由上至下,由公司到分公司到基层队;二为纵向网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十九冶集团公司牢固树立企业和员工“互利双赢”的发展理念.把对员工权益的保护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民主管理、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等,构建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不断迈上新台阶。最近,十九冶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一、控制劳动定额超额率存在的问题超额率虽是反映定额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目前劳动定额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情况下,把它作为各级检查验收的指标来衡量定额水平,特别是超额率不得超过30%的提法,笔者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笼统的规定超额率不得大于30%,势必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超额率控制在30%,这是各级定额管理工作的要求。每超1%扣1分作为检查验收指标,本意是督促基层劳动定额达到先进水平。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如企业所属分厂或车间)为达到检查验收标准,曲解了它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企业管理中良好的沟通和参与管理,旨在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理性地看待管理中人的因素。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精细化方面,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积极适应《劳动合同法》,建立企业和职工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和龙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办案,依法维权,有效遏制和打击侵害群众利益非法行为,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加强用工管理,促进用工规范。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企业督查指导,广泛普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劳资双方法治观念,增强维权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按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由于品种单一,任务及人员稳定。因此,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劳动定额也随之具有稳定性。如今,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内外部条件、主客观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企业劳动定额工作在许多方面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一、市场竞争、以销定产带来的生产的不稳定性。在企业,要生产什么要靠销售说了算,以市场为导向。为获取利润,企业生产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格局。生产的不稳定性,品种变化大,给劳动定额工作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0.
合作分享型劳动关系符合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创造与分享合作收益的企业制度追求,是企业实践中最理想的和谐劳动关系。合作分享型劳动关系的生成是企业制度创新的结果,其中企业所有权制度、员工收益分配制度、员工集体参与制度及政府干预、劳资关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是关键因素。具体创新路径是推动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构建分享式薪酬模式、实现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分割与主体重塑、培育法律规范与政府协调下的"劳资自治"、确立劳资合作理念下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