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实现,能够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石,剖析了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体面劳动思想,阐释了体面劳动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包含了对劳动过程和劳动者在认知与实践两个层面的价值判断:在认知层面,包括如何看待劳动过程和劳动者;在实践层面,包括需要怎样的劳动以及如何实现体面劳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由崇尚劳动的价值原则,以劳动者为本的价值取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规范和体面劳动的价值诉求四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是信息工业时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人工智能的问世颠覆了以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传统方式,引发了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劳动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产生了智能经济和智能劳动。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科技要素,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赋予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智能经济和智能劳动以特殊的规定性,对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劳动创造价值问题上的深刻阐述,并据此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断拓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回答好时代之问,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天才性地洞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关系,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异化现象并没有弱化或消失,反而由于数字劳动的隐秘性等特点而加剧。基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分析框架发现:数字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数字劳动者与数字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数字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及数字劳动者与数字资本家相异化是当代数字劳动异化的四重规定。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努力调节数字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资矛盾,着力减轻数字劳动对广大数字劳动者的异化程度,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出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体面劳动是维护人格尊严、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体面劳动的关注不断升温,并且呈多元化趋势:国际组织、国家、企业、劳动者等多种主体均对体面劳动有着各自的理解。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不同主体对体面劳动的认知、评价及差异,归纳了体面劳动测评的指标体系,回顾了不同主体对体面劳动的实践探索,并对体面劳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资不平衡状态加剧,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推进,国内研究学者对"体面劳动"愈发的关注。本文检索了2014年-2016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以"体面劳动"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本文认为近年来有关"体面劳动"的研究体现出实证研究群体丰富化和细致化、测量指标深入化、研究角度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再到"体面劳动"观的提出,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变利润增长工资不涨的局面,使工资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实现与单位企业的增长与效益同步,体现劳动价值、职工权益、发展成果,正在成为普遍共识.尽管我国《劳动法》对于规范加班行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违规加班的情况仍大量存在,不但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让劳动者无法体面劳动.还有不少媒体呼吁多关注高温天气,多注重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真正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愉快工作.可以看出,努力实现体面劳动事实上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体面劳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府责任,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在中国,由于我国的劳动保障方面的建设滞后,致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证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9.
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容纳不了服务劳动,必须重新诠释新经济背景下的服务劳动,建构新的服务劳动范式,将价值焦点从交换价值回到使用价值,把总体生产劳动工人的范围从生产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价值创造网络,包括顾客作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重新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长工时低收入"与"短工时高收入"并存;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劳动者还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这也许是"中国奇迹"的密码之一,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可持续。为治理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工作时间,应考虑进行如下的一些政策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关键;制度设计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基础;适当的差异化设计是缓解过度劳动的手段;基于新技术建立的工时协商机制是缓解过度劳动的途径;政府宏观协助是缓解过度劳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薪酬激励理论经历了从最优契约论到管理层权力论的发展,合理的薪酬设计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促使高管将自由现金流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但随着管理层权力的扩大,高管薪酬本身可能也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本文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研究高管薪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管理层权力弱化了高管薪酬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职业工资差距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所有制的职业工资差距的泰尔指数。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职业工资差距最大;从行业看,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职业工资差距最大;从单位所有制看,外商投资企业职业工资差距较大。本文还发现,职业工资差距的泰尔指数高于行业工资差距、单位所有制工资差距和地区工资差距。就此本文得出了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测量、评价企业管理人才,本文针对管理人才的特点和已有研究的不足,从元胜任力视角出发,构建管理人员的评价指标和计量模型。本文基于元胜任力理论构建了企业管理人才的测评指标体系;利用360度评价、信息熵、雷达图有机融合的组合评价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集成;以北京ML公司和南京JH集团为例,对元胜任力模型和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并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5.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基于我国近二十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给周边地区带来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具体来看,东部地区虹吸效应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数量与质量方面双重流失,“高低集聚”现象凸显,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差距逐渐拉大。本研究认为: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治理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提升我国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增长。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服务业带动就业能力,本文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状况、服务业总体就业效应和服务业分行业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知识员工工作脱离的PJD模型,即脱离感知、工作因素、行为驱动三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2个子范畴和提炼出的66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PJD模型中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即工作因素是外驱变量,脱离感知是内驱变量,行为驱动是调节变量,三个主范畴对知识员工工作脱离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工作因素通过影响脱离感知和行为驱动来间接影响工作脱离,脱离感知也通过影响行为驱动来间接影响工作脱离。本文从组织、个人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了知识员工工作适当脱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红  杨勇 《中国劳动》2005,(1):35-36
企业如何运用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具有什么样的效力?支付补偿金是否是竞业限制协议成立的必要条件?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责任如何承担?这是一起竞业限制争议案件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市场中,企业员工离开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将很难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加上企业培训存在缺陷,使得企业员工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尚缺乏基于国情的企业员工自主学习研究。本文针对自主学习复杂现象,运用经典扎根理论,对企业员工访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提炼出企业员工自主学习影响因素模型,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