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企业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针对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做了一些研究。本文就劳动者参与企业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诱因作一探析。■劳动者参与企业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诱因利益心理企业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因素是利益的矛盾。集体停工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不论是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或者是企业对员工的保障制度。这些涉及劳资双方利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矛盾,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某企业在其招聘广告中要求劳动者承诺终身服务,涉及服务期规则的适用问题。现行《劳动合同法》存在对劳动者过度保护的倾向性,劳动者约束性条款数量较少。而服务期规则作为用人单位长期留用人才的唯一法律依托,存在着可设定服务期的事项范围过窄、违约金条款不具有应有惩罚性的问题。服务期规则的不健全把企业吸引和培育人才的手段引向异端。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对现行服务期规则进行突破的裁判或未突破现行规则但裁判结果有违诚信原则的情况。针对现状,建议拓宽可设定服务期的事项范围、改进违约金规则使其具有惩罚性来保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上的合理利益,同时规定最长服务期限来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劳资双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宜宾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至2008年,全市处理劳动合同纠纷1316件.督促企业补签劳动合同的员工达20.21万人;督促1161户企业参加社会保险.补缴社保费5353.42万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65件.补发10万名劳动者的工资7320.56万元.清退风险抵押金2095.3万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整改4831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108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29件.给予罚款127件.罚款金额达88.68万元,对拒不执行劳动保障监察决定的申请强制执行7件。通过履行职责.巩固了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成果.维护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旷日持久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造成了很大困难,职工利益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我国工会组织的基本工作思路是:坚持以职工为本,坚持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在充分表达职工利益诉求基础上,达到劳资关系基本平衡,从而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也谈企业罚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针对公民实施的罚款,是指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因公民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对该公民实施的经济处罚。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法律授予的职权和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得对公民实施罚款。因此,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没有罚款权,特别是1996年《  相似文献   

6.
试用期作为一个特殊的阶段,对于劳资双方相互了解、协商一致、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的企业却违反法律的规定,千方百计反复试用、延长试用期限,盘剥工人以减少生产成本,以试用的名义侵犯劳动者的权益.下面例举试用的八种行为,希望劳动者能擦亮眼睛,别掉入试用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用人单位内部还未能实现充分的民主化决策,但劳动行政部门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加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因为处于平等地位的劳资双方很难在异议时达成妥协,往往会使矛盾扩大化和持久化,使得真正符合劳资权益和现代化生产规律的规章制度久拖未决。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及其制定程序的民主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伤亡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与此同时,工伤保险立法尚不够健全,劳动者的利益常常不能依法得到有效保护。用人单位与受害者之间工伤纠纷时有发生。劳资双方的工伤纠纷中,争论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工伤认定范围和履赔原则。这些问题有时甚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集体协商制度可以弥补劳动基准的不足,提升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水平。小微企业由于工会的组建率较低,还不能开展有效的集体协商。应采取强化对劳资双方谈判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下行业性、区域性集体谈判制度、构建不当劳动行为等创新性措施促,进小微企业集体协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问:企业应当如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应遵循哪些原则和程序?答:目前,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的企业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某企业规定,员工每迟到一次罚款50元,衣冠不整罚款50元等。二是部分企业的规定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将“厂方可以对职工进行搜身”、“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期间不准生育”等内容写进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三是有的企业制定和执行劳动规章制度存在较为突出的随意性。四是有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片面强化劳动者的义务。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现行…  相似文献   

11.
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的意义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逐利行为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其核心就是利益矛盾。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直接关系着劳动者和企业投资者或经营者的利益。劳动过程对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决定了企业是企业投资者与职工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共同体,同时劳动者和投资者对劳动利益追求的差异又使得劳资矛盾是劳动关系与生俱来的矛盾,这些决定了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为劳资之间的合作矛盾和冲突。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是指劳动者有权了解其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中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等情况。其作为以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的子权利之一,与劳动者的生命、身体、健康等人格权益息息相关,具有人格权特征。为消除劳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等免遭职业侵害,必须重视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的保护。首先,加强开展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的法制宣传;其次,加强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实现的行政监督保障;最后,建立劳动法上的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救济机制,尤其要开辟或设立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知情权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亚楠 《劳动世界》2020,(8):15-15,18
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利益,维护劳动者择业自由权,对竞业限制违约金数额判定时,应充分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为根本,以公平原则为基础,兼顾诚实信用理念。司法机关在调整违约金数额时应考虑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劳动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年限、经济收入水平及主观恶意程度,并考虑劳动者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适用自由裁量权进行综合予以判定。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保护股东利益以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的责任。在劳动法的视阙之下,这种责任表现为企业在劳动者就业、工资福利、健康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等方面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成实质正义。但在我国《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一元化背景之下,社会保障职能过多地配置给雇主,具有不合理性,如对小微型企业就尤为不利。因而,合理的制度设计应参照通行的国际劳工标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此外,国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职能,合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巴菱 《中国劳动》2006,(7):23-27
关于合同终止、解除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从企业获得的利益主要包括工作机会、薪酬福利、发展空间等,如果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则会从根本上剥夺劳动者获得这些利益的可能性,产生争议的机率较高。本次劳动合同立法过程中,关于终止解除的规定在终止解除条件、终止解除通知、经济  相似文献   

16.
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高度市场化致使劳动争议易发多发,尤其是在新常态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民主管理失范等因素影响,群体性劳资纠纷已成为当前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非公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涉及基本政治经济制度,还关涉劳动者经济自由、政府导向、劳动者力量等诸多因素。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逻辑应当是以个体经济自由为基础的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鉴于此,要实现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倾斜保护劳动者与提高劳方组织化程度是基本原则,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健全三方机制、完善集体协商机制、强化非制度化方式与法制宣传工作是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劳方:劳动力也是资本资方: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走出困境专家呼吁:加大力度保护劳动者的权益3月14日,由易才集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新人力—劳动关系》编辑部主办的"经济危机下的劳动关系"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汇集劳动关系领域顶尖专家、劳动关系实务界人士和劳资双方代表,对劳动关系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该研讨会分两个部分:劳动关系专家及劳资双方代表对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深入探讨,以及劳动关系专家针对国外劳动关系的现状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经济的到来使得一系列优秀的企业出现,这些具有高度创新力的企业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它们也面临着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企业竞争加剧的经济环境。"劳动碰瓷"行为使得企业面临较高的成本,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商誉。本文将从现状、合理性与规制方式角度出发,简析互联网经济下"劳动碰瓷"行为规制问题,希望能够在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基础上将用人单位的利益亦纳入考虑范围,使互联网经济形势下处于危机的用人单位减少不诚信劳动者恶意诉讼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期制度是劳动立法正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予以倾斜保护的体现,但劳动规章关于特殊疾病医疗期规定的矛盾,导致对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存在不同的理解。我国劳动立法考虑"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两个因素来确定医疗期限长短,较好地协调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但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不能突破医疗期限确定的一般原则,并非所有身患特殊疾病的劳动者都享有24个月的医疗期。国家应对特殊疾病医疗期限问题的规定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医疗期制度是劳动立法正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予以倾斜保护的体现,但劳动规章关于特殊疾病医疗期规定的矛盾,导致对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存在不同的理解。我国劳动立法考虑"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两个因素来确定医疗期限长短,较好地协调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但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不能突破医疗期限确定的一般原则,并非所有身患特殊疾病的劳动者都享有24个月的医疗期。国家应对特殊疾病医疗期限问题的规定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