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斯毅:加快构建以培训促就业新机制 一、推进就业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市场就业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和功能,其实质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众多的机制或子系统.其中,劳动力供求机制是最基本的机制.当前推进就业机制创新,必须着力推进劳动力供求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老龄化具有形成时间短、发展速度快、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城乡与区域不均衡,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偏低等基本特点。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的挑战,要加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供给的良性互动,既要有利于促进充分就业,也要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好包括老年人口在内的各类人力资源;要立足区域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就近利用大龄劳动力和适度引导部分劳动力回流;要把握老龄人口增长机遇,推动"银发"产业发展;要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性,既帮助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稳定就业,又促进更多大龄和老龄劳动力在农村就业创业,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就业需求和可持续生计;要加快制定促大龄和老年劳动力就业的制度供给和能力建设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中承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供求深受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短期看,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劳动者就业、收入、流动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继续下降,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问题仍将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建议研究出台应对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下降、保护女性就业和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流动以及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较少,涉及面较窄;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更困难,就业政策更多,涉及面更宽。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局限。要找准目标定位,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变迁,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发生深层次变革,一方面企业发展呼唤人才供应"扩量提质",另一方面求职者差异化需求日益明显,传统的公共职介服务模式已跟不上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脚步,凸显出相对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为此,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就业管理部门从借力市场化运作、深入信息化建设和探索多元化渠道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公共职介服务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多维度提升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长期发挥公共职介对于调节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持续的冲击,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在需求端,用人单位大量岗位虚席以待,招聘用工难已经成为常态;在供给端,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就业难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不匹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求信息不对接、不通畅导致的。近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利用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报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数据,在全国层面首次汇总发布招聘求职短缺职业排行(《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方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7.
不断完善我国就业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相联系进行阐述。认为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劳动力总量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这样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引起的,而这当中,户籍制度的"人口分割"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需要在"统筹城乡就业,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引导下,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改革。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揭示出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春季以来,不但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甚至在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民工荒”反映的是我国农村适龄外出务工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民工荒”现象除了因大量需求适龄农村劳动力行业的快速增长原因外,存在着诸如政府提高粮价、取消农业税等支农政策导致的“推力”不足,以及由于流入地对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导致的“拉力”不足问题,但根本性因素还是结构性的有效供给总量不足,即真正能够满足流入地企业需求、又能外出就业的人数有限。出现“民工荒”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已经被打破。“民工荒”警示我们,我国经济发展正趋于面临劳动力资源瓶颈,现在就要高度重视并着手考虑有效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投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对“民工荒”,根本出路:一是要提高资源供给能力,二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数量投入向依靠资源使用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就业工作一季度就业工作开局良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1至3月,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略高于去年同期;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企业用工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过度安全和过度灵活并存的格局。如何通过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我国目前就业面临的困境,从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强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重点,而农村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民市民化能力中作用巨大。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础上,对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展开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农村职业培训“强需求”与“弱供给”问题突出,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僵硬与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多样化不协调等问题,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提出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多元投资办学体制;完善农村职业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能力等对策,立足通过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推动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2012,(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的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城镇需就业劳动力年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00万人,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供给方面看具有年龄、文化、性别、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从需求方面看具有职业、企业、行业和产业等方面的特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主要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崛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社会发展、农民工居民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力资源流动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建议实施人口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黄凌 《劳动世界》2016,(12):17-18
目前中国面临着“三期叠加”、外部经济环境动荡的状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使得闲置劳动力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庞大的中国内需市场又要求增加劳动力供给。鉴于这种矛盾的现状,我试图从中国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的几个具有典型性代表的个人的采访出发,了解不同的闲置劳动力群体,并且通过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安徽省闲置劳动力的现状并找出其成因。最后运用“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并且通过中外对比,提出促进安徽省闲置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都复旦经济管理学校创立于1987年。当时,它是以复旦大学校友为主的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在市教委的领导和省科协、省技管会的支持下,靠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办起来的。近10年来,学校己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由于学校设置的专业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教学质量,毕业生上岗就业后就能胜任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因而毕业生就业已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回顾10年来的办学实践,对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劳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一、面向市场需求确定办学的专业设置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包括人才市场等,它属统一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层次,类似国外白领阶层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对社会劳动力需求的信息反馈能力很弱。通过办学来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需要经过悉心的市场调查和预测,有一个摸索、实践的过程。我校办学之初,处在社会力量办学起步阶段,一般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在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中大力开展三走三送活动。一是开展走社区送岗位活动。深入群众家庭调查就业情况,宣传讲解相关政策,开展就业巡回服务。二是开展走园区送服务活动。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了解服务需求,帮助解决招工难题,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三是开展走农村送政策活动。通过农村劳动力实名制调查,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及时将岗位、培训信息和就业扶持政策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以福建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市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政府承担的是提供服务,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任务。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另一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概况,分析了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这种状况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体制内外的用工和工资形成制度等。论文最后就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的制度缺陷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已经五年多,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感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医疗保险制度稳健运行的重要性。不久前,我们对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力求找寻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顺利结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的途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强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为目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