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但是两者的关系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数理模型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说明,并使用1982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对地区间收入差距起到了收敛的作用,这意味着促进省际间劳动力的迁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对制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工资作为调节机制的劳动力流动是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形式。本文在分析工资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行业差距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工资制度的建议,以促进劳动力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父代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重要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高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同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并运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将收入差距分解为受教育水平、经验及工作类型等因素影响的特征差异和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差异两部分。结果显示,不论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还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收入的高低主要由自身的特征决定,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特征差异,回报差异只在低分位点处产生影响,由此得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5.
周美蕾 《劳动世界》2010,(11):143-1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近年来,随着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创造各种条件最大程度地让居民实现"财产性收益",这个提法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财产性收入差距已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财产性收入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7.
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缩小收入差距;通过立法引入竞争机制,约束垄断行业收入,规范收入秩序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些年来,代际收入流动的收入继承性明显增强。子代的收入更多地受到父辈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种代际收入差距的拉大,加剧了收入不公平。家庭环境的差异也增加了收入机会不平等。代际收入不平等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应通过教育、财政、就业等多种政策进行调整,保证代际收入合理和良性的流动,为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基于我国近二十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给周边地区带来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具体来看,东部地区虹吸效应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数量与质量方面双重流失,“高低集聚”现象凸显,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差距逐渐拉大。本研究认为: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治理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提升我国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据全省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披露: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同比增长1.75%,实现劳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6%,转移人数、劳务收入实现“双增”。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各类惠农卡贷款直接及间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达257.46万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面向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42.2万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41.8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38.1万人,就地就近自主创业成功7326人。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其中包括处理好各就业群体的关系。在我国,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就业规模日趋增大。据有关资料,进城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京、沪、穗等城市实际人口的1/3到1/4。因此,要保证经  相似文献   

12.
劳动收入份额能够有效反映一国收入分配政策、产业结构、工资制度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等因素。本文通过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历史,分析各时期数额变化的原因,总结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类因素,对研究我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业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非农就业隐性失业劳动力数量的测算,估算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594.6万人,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女性劳动力占剩余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15.
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的意义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逐利行为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其核心就是利益矛盾。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直接关系着劳动者和企业投资者或经营者的利益。劳动过程对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决定了企业是企业投资者与职工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共同体,同时劳动者和投资者对劳动利益追求的差异又使得劳资矛盾是劳动关系与生俱来的矛盾,这些决定了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为劳资之间的合作矛盾和冲突。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比重仍然较高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速度却放缓了,与此同时,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劳动力结构偏离于产业结构需求,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存在障碍。本文将转移障碍成因区分为个体选择因素和技术特征因素,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多部门模型,从可观察的工资差距估计不可观察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障碍,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障碍主要是个体选择因素,且影响越来越大。非农业和农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并未表现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巨大障碍。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障碍主要是技术特征因素,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部门主要受个体选择因素影响。三是低学历农业劳动力和高学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的主要障碍都是个体选择因素。四是女性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受技术特征的影响大于男性。五是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劳动部门的障碍均源于个体选择因素。六是与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相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障碍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选择因素,同时在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受技术特征因素的影响比其他国家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应分层次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根据劳动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及在25个省份的48个县和23个大中城市,对5300多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2600多家企业开展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显示,总体上,外出务工呈…  相似文献   

18.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