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幸福指数、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家重要的使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谐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和员工之间遵循守法自律、平等协商的原则而建立的良好、和谐的用工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助于工业企业控制劳动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  相似文献   

2.
成长     
正明确要求。以“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为目标,建好、用好、管好企业家队伍。引导民营企业家拥护党的领导,支持民营企业党建,发挥好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对党员企业家的日常教育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要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定期分析企业家队伍新情况,加强针对性思想教育,了解思想上的疙瘩,解开思想上的扣子。同时,要重视发挥党员企业家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企业家业务技能培训。企业家职业发展离不开创业创新,创业创新的前提是不囿于现状,企业家的科学研究、市场营销策略都需要通过持续培训予以拓展延伸。利用现有平台、机制,系统地强化企业家创新创业技能,提高生产要素整合的实现能力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切实发挥对企业家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三是加强纪法教育。定期组织企业家学习各项法规制度、纪律规定,明确哪些该为哪些  相似文献   

3.
在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213户受表彰的标兵、先进企业和工业园区,向全省氽业和企业家发出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倡议。  相似文献   

4.
短波     
正天府新区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日前出台《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为创新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管理制度,是天府新区成都社会事业局按照深化改革要求推出的重大创新项目,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提高企业的法制观念和劳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劳动监察人员少、任务重矛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合作分享型劳动关系符合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创造与分享合作收益的企业制度追求,是企业实践中最理想的和谐劳动关系。合作分享型劳动关系的生成是企业制度创新的结果,其中企业所有权制度、员工收益分配制度、员工集体参与制度及政府干预、劳资关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是关键因素。具体创新路径是推动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构建分享式薪酬模式、实现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分割与主体重塑、培育法律规范与政府协调下的"劳资自治"、确立劳资合作理念下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企业家精神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强调在新时代下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此,有必要谈谈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家的精神是什么,新时代下应该激发什么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劳动关系总体上和谐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关系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仍然较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时有发生,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管理中人本原理决定了劳动组织和员工管理的首要性特征。其一,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企业,其企业家的经营行为,首要的不是经营物资或生产资料及其表现出来的资金,而是经营作为人力资本的人和人才技术力量,或者说是由人工成本换取的劳动力使用权,因为只有经营者通过对劳动力的有效运作,才能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原价值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增值。其二,企业资金的运行过程,需要人来运作,即除了管理者和先进技术掌握者的劳动付出外,还需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人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的通知》,选定42家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印发通知,部署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知明确,自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全国范围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百千万计划""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和"企业薪酬指引计划",推动劳动关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改进和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律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没能有效规制劳务派遣的发展,劳务派遣规模不但越来越大,而且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也遭受巨大损害。要控制派遣规模的扩张,使劳务派遣重新成为正规雇佣制度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必须严格规制劳务派遣期限,这是有效控制派遣规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经济步入"结构性"减速阶段,探寻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含有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的Leslie模型对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进行预测,基于人口增长约束和人力资本投资限制的经济增长模型,数值模拟并分解劳动力供给的数量效应和质量效应。研究表明,劳动力供给量下降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生育率下降能否刺激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人力资本的初始状态和相应的生产率水平决定了经济最终发展方向(走向发达或陷于贫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一直是立法的重点,《劳动合同法》对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既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对目前企业选择用工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用工形式进行大致梳理,就劳动法对个别劳动关系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辨析,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默 《中国劳动》2005,(2):32-33
当劳动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时应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应该适用解除还是中止?我国目前尚无对劳动合同中止的相关规定,建议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的中止履行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18日,法国政府公布了由新上任的劳工、就业与社会对话部长率姆里(Myriam El Khomri)提出的新劳动法草案(即"库姆里法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草案引发了全法大规模的示威和抗议活动。文章介绍了本次法国劳动法改革的顶层设计之争,希望透过目前法国政治及社会的乱象浅窥法国法学家与立法者有关劳动法改革的初衷以及争议的内容与其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劳动法视野下观察和界定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我们既应注意到分支机构与民事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应关注到分支机构与典型用人单位之间的异同。"用人单位资格"理论是研讨和厘清分支机构法律地位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分支机构具有雇主资格的共性,但又具有一定的要素差异性和人格独立的相对性,故实为一种"不完整用人主体",或可称为"二级用人单位"。相比于现有的"分支机构独立主体说""总公司主体说""人身性用人主体说"等其他学说,确立"不完整用人主体说"具有更为充足的法理和实践依据。在这一学说具体应用于我国劳动法律实务时,立法者和执法者应充分关注其一些特殊的适用思路和原则,从实体法、程序法两个方面对分支机构给予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市场不平衡性凸显的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的不全面、不协调,包括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流动性以及政策干预等方面。本文围绕这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测度了近十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状况,认为体现出如下八大特征: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呈上升趋势;区域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差异显著;劳动力市场回复到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较强;"高技岗难求"与"金饭碗不金"现象并存;政府调控引起劳动力市场供需指数较大波动;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性提高但收入不平衡依然明显;有序流动成为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调节器";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平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是在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劳动形态,契合劳动的工具属性和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意义。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劳动成果、改善对象境况和促进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彰显出劳动的“对象性”属性。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实现有效的劳动教育,要构建合理的“对象性”劳动关系,强化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的创新,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水平,完善志愿服务的物质与精神保障,进而促进志愿服务劳动“对象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诚 《中国劳动》2006,(5):32-34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依照法律法规,通过沟通和协商,促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不同于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也不同于人民调解和行政  相似文献   

20.
竞业限制制度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劳动者择业权冲突的平衡。为达到双方利益平衡,需将竞业限制协议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这要求在对竞业限制合理性考量的法理基础上,明确竞业限制协议限定的人员、期限、地域、就业领域范围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