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国家对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范制度,其治理结构为年金信托模式,而且年金筹资渠道广、缴费也较稳定。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大多以EET模式为主,实现了税收优惠力度的最大化。而且,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具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严格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条款。  相似文献   

2.
企业年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对于企业年金的发展政府有责任进行鼓励和引导,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采用税收优惠政策.然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却无法担此重任.目前,世界各国在对待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上,采用最多...  相似文献   

3.
咨询热线     
问:什么是企业年金?答:企业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和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年金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始建于1991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规范、初具规模的制度。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其发展状况对于构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面对企业年金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障碍,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EET模式的企业年金征税制度,降低制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武建新  路畅 《劳动世界》2010,(10):23-25
本文从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政府、雇主和雇员三个利益主体的视角分析相关政策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企业年金发展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年金模式选择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企业年金模式选择进行再认识。虽然我国企业年金选择DC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但DC模式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适应性。选择企业年金模式,应先从企业年金的本质出发,从企业的角度去定位和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展多模式的企业年金计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由于早期实行计划生育,老龄化人口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虽然近几年放开二胎政策,但是预计到21世纪中期,老龄化人口数量将占总人口的1/3.现有的"4-2-1"的家庭组成结构,以及不断增高的生活、医疗成本,使得大家更加关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间题.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收入的重要补充,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热议的话题.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匕,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企业年金有养老金体系第二支柱之称,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1年开始试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但是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年金的普及率井不高.国际匕的普遍做法是采取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企业年金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年金虽然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匕的,但是国家制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企业年金形成良好的外部刺激,有助于扩大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更有效地缓解政府较大的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8.
邱颖 《中国劳动》2013,(2):20-21
当前,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并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模式等,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参加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税收征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监管力不足又使得我国的税收征管风险系数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收征管制度和纳税体系,如何运用正确的征税评估方法,是降低税收征管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风险为出发点,分析了导致税收征管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解决策略,旨在为降低我国的征税风险提供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是企业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但在我国发展却相当缓慢,特别是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而这既是由于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所致,也与企业的认识局限有关。因此,加快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迫切要求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年金制度公平,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参保积极性,实现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