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客体的扩张与利益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体物与有体物的分立,使知识产权成为可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知识产权的客体又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扩张,由此造成独占与共有的权利冲突更加紧张。所以知识产权制度就在普遍和特殊之间寻求利益平衡中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2.
试论医患利益矛盾与化解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医患关系失调的背后是利益冲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这样。为改善医患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强调医务工作的社会责任,明确医德在医务工作中的正确定位,坚持医德为本;另一方面要正视医患矛盾中的利益问题,探究利益问题在医患矛盾上聚焦的原由,重视从法律道德和制度层面上构建整合机制,积极化解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的特点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共同性与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利益多元化的矛盾。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益矛盾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各行业劳动者之间等四个方面。各级政府及各级经济领导者的责任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干群利益矛盾在干群矛盾中逐渐突显出来,对干群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干群利益矛盾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突出性、非对抗性、隐蔽性、成因多重性等特点。解决干群利益矛盾要从发展生产力、加快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识论中的主客体概念有三层含义:(1) 人与外物(物自体);(2) 能思主体与自在客体;(3) 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与作为现象总和的自然界。对康德哲学可以从主客体问题的角度进行诠释,从而看出它与前辈哲学的关系。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具有两大成分,一个前提,这体现出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能动综合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6.
有关利益差别问题是哲学界一直争论的话题。本文从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哲学角度考察了什么是利益。作者从内涵上分析了利益包括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当前,举国上下正在积极响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号召,同心同德、意气风发地为四个现代化而贡献力量。在这种新形势下,给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一个重大课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西部大开 发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拨出大量粮食和资金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但是,要把生态建设好,还应有利益机制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才能调动广大农民和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一、搞好生态建设,必须 改革林业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但是林业却不景气,树木越砍越少,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其他行业都实行了改革,推行了市场机制,唯独林业仍…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理论。陕甘宁边区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依据毛泽东这一理论,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妥善解决了陕甘宁边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促进了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财政所需,扩大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党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提供了成功经验。毛泽东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和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与阶级社会的利益矛盾相比,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合理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社会规范,化解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与重构:犯罪客体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通行犯罪客体对象理论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文从起源性、协调性、涵义性、法定性、逻辑性、功能性、认知性、实践性等多视角、多层面出发,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内部与外部分析、理论与实践探讨等进行反思,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犯罪客体对象理论体系的改造提供了新的进路;进而通过重新框定"犯罪客体"的内涵和外延,对其作出了迥异于当前通行理论的全新建构.  相似文献   

12.
利益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范畴,由利益主体、客体及中介三要素构成,利益的本质是一种矛盾。根据利益构成要素的不同,可把众多的利益矛盾分为: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之间的矛盾;利益客体之间的矛盾;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矛盾。从利益构成要素角度看,环境法调控的利益矛盾具体包括人口与资源间的矛盾;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间的矛盾;公益与私益、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之间的矛盾。从利益构成要素视觉分析环境法调控的利益矛盾对环境法部门建设及和谐社会下的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矛盾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矛盾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已有研究认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矛盾、政府与矿业企业的矛盾、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矛盾以及政府、企业与资源地居民的矛盾;矛盾形成源于利益主体之间诉求能力差异及利益主体诉求能力差异的制度背景;解决这些矛盾需建立合理明晰的矿权制度、完善资源税费制度、建设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组织机制、建立矿区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然而上述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探索符合西部区情的矿权制度安排、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益计量和分成比例测算以及提供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利益矛盾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利益问题的分析,揭示利益与市场、法律、道德的复杂关系,从而论证利益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巨大影响。全文分三个部分:一、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益矛盾产生的根源以及其三种表现形式;二、提出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并辅以行政的和道德的手段协调利益矛盾的办法和意义;三、从利与义、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利己与利他的关系的角度阐明利益矛盾与社会秩序、发展和稳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者波得罗夫指出,劳动是人的社会本质自我实现的主要手段,是人与社会环境最重要的联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历史发展的这个阶段,劳动的职能表现为各种形式。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组织形式变化十分迅速,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这只  相似文献   

18.
需要·价值·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价值与利益三个范畴,是人类生活中三种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现象在观念上的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三个基础性范畴。需要、价值与利益都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需要侧重的是主体对客体存在着某种要求的矛盾关系,价值侧重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存在的客观上的一致关系,利益侧重的是客体属性对整个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积极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过去长期认为企业破产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现象,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破产是商品生产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竞争是商品经济运动的客观现象,有商品生产就会有竞争存在,价值规律正是通过竞争来贯彻和实现的。从本质上来看,商品的价值及其实体抽象劳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是掩盖在物的关系下,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的。正是借助于竞争才使得彼此分  相似文献   

20.
一根据列·谢·维戈获基的观点,我们分析任何小说的结构都离不开两个概念,即小说的材料和形式。“所谓材料,应该是指诗人现成得来的一切东西——日常关系、历史、事件、生活环境、性格,即一切存在于小说之前,存在于小说之外和独立于这一小说的,用自己的话把它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地复述出来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成的规律对这种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