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阆州陈氏家族在宋元时期有六次较大的迁徙,其中家族的主体部分在宋代聚居河南,而不是四川。明代“二陈”是宋代阆州陈氏后裔的一支,但不是“三陈”的裔孙。仕宦和避乱是陈氏多次迁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宋代阆州陈氏是门阀仕族衰落后由科举选士而崛起的一个典型文人家族。陈氏的兴盛是宋朝重文右学政策导向和“三陈”苦修儒业的结果;陈氏的衰落是北宋中后期政治风云变幻和子孙坐享遗泽、不思进取所致。  相似文献   

3.
宋代阆州陈氏与明朝南充陈氏是否同族,即明代大学士陈以勤、陈于陛父子是否为宋代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后裔,是陈氏研究中的一大疑难问题。南充陈氏确系阆州陈氏的分支,但非“三陈”直系后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宋史·陈尧佐传》为依托,利用现存宋代文献资料,择取疑难较多的八个问题,一一加以考述.以期有助陈氏家族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学"是指以研究陈寅恪为主、兼及陈氏家族其他几位重要成员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在日益兴盛的"陈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多不良倾向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讹衍缺脱,异于本真;各自为战,水平参差;急功近利,粗制滥造.  相似文献   

6.
对北宋以来川北一带出现的陈氏家族的历史遗迹 ,诸如陈氏功德佛寺积庆院、陈氏“四令公”的墓葬遗址、“三陈”兄弟修业之所状元洞等 ,一一加以考察 ,梳理其来龙去脉 ,考辨其虚实真假 ,反映其现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分析了《陈省华神道碑》和《陈尧佐自制墓碑》对于研究陈省华、陈尧佐乃至整个陈氏家族的学术价值,指出二碑证实了省华、尧叟、尧佐、尧咨等陈家主要成员聚葬河南新郑的史实,纠正了宋元文献关于陈氏家族历史记载中的众多错误和疏漏。  相似文献   

8.
宋代郑州知州陈尧佐在州衙之北的湖泊中建造浮波亭后,与王随、范雍、吕夷简唱和了《浮波亭诗》。四人的唱和诗不仅描述了浮波亭的风采,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特别是为陈尧佐和吕夷简的交游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浮波亭诗》在宋代和明代都被镌刻于碑,曾出现于西安和郑州,是后人收集、编撰诗集的重要依据,在文化传播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蒙城高氏家族是北宋有巨大影响的武将家族。探讨了在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下高氏家族还能兴盛的原因,认为恩荫制度是其兴盛的前提,与皇室通婚是北宋蒙城高氏家族兴盛的一个重要手段,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严谨的家风是高氏兴盛的重要因素,宋代的优待政策是家族兴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江州陈氏东佳书堂的重要文献《陈氏家法》与《陈氏书堂记》的记载有抵牾之处。若把这两篇文献互为参照,可以发现陈崇在主持陈氏家族事务时有兴办东佳书堂的实力、动力与压力。对江州陈氏家族而言,陈崇不但是东佳书堂的兴建者,而且是江州陈氏家族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考述》就宋代陕西路钱监之数目、时间、铸额及其铸造水准、流通情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挖掘、梳理了相关史料,甄别了中外史家引述史料之疏误,指出:宋代陕西铸钱的质于量,都处于当时全国诸路之前列,虽有历史的局限,但其价值与地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南充师院历史系柯昌基同志在我校历史系作了题为《宋代的家族公社》的学术报告。他认为:中国古代农村公社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如西周的井田公社,曹魏的屯田公社,北魏至唐的均田公社,二是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家族公社,三是作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赘生物的宗法公社。柯昌基依据大量的方志、墓志铭中的有关材料,对宋代家族公社的类型、内部结构及其兴盛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论证,指出:家族公社在宋代之所以蓬勃发  相似文献   

13.
东佳书堂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家族教育机构,一般认为它是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具有教育教学属性的书院。但它建于何时、始于何人,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通过对唐大顺元年陈崇订立的《义门家法》和宋初徐锴撰写的《陈氏书堂记》的分析,再加上其他佐证,说明了东佳书堂在唐末还只是陈崇的规划和蓝图,将这一设想和愿景变为现实,则是五代时期的陈衮。陈衮是东佳书堂的创建者,中国古代书院于焉发轫。  相似文献   

14.
拙作《契丹四楼及其名号考述》一文,谨就形式上对契丹四楼进行了探讨,认为“楼”之字,就是“斡鲁朵”一词在契丹语中的不同用法或汉族人士的省译式。从而得出了这样地一个结论:四楼是同于捺钵生活方式的、契丹族早期斡鲁朵习俗地沿续和发展;它是真实的历史存在。然而,对于阿保机时代契丹四楼的历史内容,仍欠发掘。现谨就此,试陈管见。  相似文献   

15.
成勇 《源流》2010,(22)
为民建乡,造福当代;为国树人,功在明天。他的家族传承国家兴亡之责和社会改良之志,三代人接力投身公益逾百年;陈氏家族的善举遍及家乡、京杭和海外;到陈经纶这一辈更创下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经纶教育品牌’。这是2009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晚会现场,大会给予陈经纶的颁奖辞,对陈经纶及其家族情怀乡邦、乐善好施、泽被乡里的慈善之心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江州义门陈是中国传统义门的重要代表。目前,对于江州义门陈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族文化和书院文化两个方面。此外,也有对旅游开发和陈氏家族人物个案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如今学界对于江州义门陈文化的关注度还不够,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7.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曾先后在上海速成学堂、杭州养正书塾、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等校任史学教习,1913年后任北京大学史学教授。其史学著述主要有《独史》、《地史原理》、《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和《中国通史》等。然其史学成就久被湮没,现仅就陈氏的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加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笔者就所见陈氏著述,对其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作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  相似文献   

18.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末,杜甫在阆州作有《警急》《王命》《征夫》《西山》四诗。早在明代,名儒杨守陈就说《王命》等后三章是为讥高适而作。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都采杨守陈说列入《警急》诗注后: 四明杨守陈曰:此下三章,皆为高运作,讥其不能御虏  相似文献   

19.
三槐王氏家族是宋代历史上簪缨相继的名门望族,有宋一代,三槐王氏子孙族人相继入朝为官,仕宦人数众多,其中不乏爵高位显者。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崛起和兴盛不是偶然的,而是呈现出与宋代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其家族成员正是在宋代偃武兴文、科举制度发展和门阀宗族崩溃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通过科举入仕、勤奋好学和个人的才识、家风的清正,以及与"近世典章宦族"和科举新贵的联姻,而逐步发展为宋朝名门望族的。  相似文献   

20.
陈瑸生前所在的康熙时代雷阳书院已经被毁,尚未恢复。根据陈瑸本人的文本及后人的记述可以证明:民国二十七年之陈氏《族谱》所记陈瑸任教雷阳书院一事失实。陈瑸任教的是义学,今人所谓陈瑸曾秉铎雷阳书院一说,乃是对历史的误读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