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大联 《中国劳动》2002,(10):30-31
要实现企业提高效率和追求利润目标,必须通过科学规范的形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我认为,在石油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工资分配的经济杠杆作用,采取工资随效益浮动,按完成劳动定额工作量计发的办法,进行二次分配,将职工的"死工资"变为"活工资",将职工完成的劳动定额直接与个人物质利益挂钩,从而建立起对职工劳动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考核,并按劳动量计酬的新型分配激励机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蓬莱油脂化工厂1993年在全厂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础上,他们继续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在职工中实行多种分配形式。企业内部首先实行工资总量对车间科室的考绩分配。这一级分配主要形式有4种:预榨、浸出、精炼、锅炉等生产车间实行以生产数量和其它7个复合指标考核相结合的吨料工资。销售人员实行按销售数量计发的吨油工资,(含工资、奖金、旅差费、招待费)。综合车间、维修车间、厂招待所按其创造的实际利润以百元为单位计发工资奖金,即百元利润工资,同时以复合指标考核。行政后勤各职能科室实行责任  相似文献   

3.
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恐怕很难理解20多年前流行的那种单一的等级工资制是怎么回事.那时,人们工资多少不是凭本事,靠贡献,而是比资历,看级别.企业效益好工资不高,企业效益差工资也不少.人们要长工资除了熬年头外别无他路.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大锅饭"式的工资制度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岗位工资为主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近年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要而出现的谈判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技术成果和资本入股参与收益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经过"八五"时期的努力,我省已初步建立了企业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体系和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了企业内部工资分配自主权,实施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探索试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建立了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制度,实现了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在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的适度增长。"八五"时期取得的改革经验和成果,为"九五"时期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工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根据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四川省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现阶段我省企业工资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工资分配要服从、服务于两个根本性转变,要以贯彻落实《劳动法》为统领,继续加强企业工资总量宏观调控,指导、督促企业搞好工资内部分配,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工资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相似文献   

5.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内部分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规范的、科学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即解决好企业的工资标准是否科学、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是否适宜、工资关系是否合理、工资增长是否适度、工资经济效益是否先进、工资分配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职工劳动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等等。本文拟就如何研究处理好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必须明确企业内部分配的主体企业内部分配是微观经济行为,企业与劳动者是其两个当事人。企业拥有货币资源,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拥有劳动力资源,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因而两者各自拥有的不同权利(资源)、经济地位和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用法律形式赋予了企业工资分配的自主权,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行使好这个权利呢?有的领导和职工认为现在企业有了自主分配权,搞的又是市场经济,只要有钱,想怎么发都可以。实际上,这种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的分配观念,是违反《劳动法》、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自主分配绝非"自由"分配,只有依法行使工资分配自主权,才能充分发挥工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依法"自主分配?根据《劳动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努力:一、依法自主分配就是要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了独立的分配主体,还要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回答是肯定的: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因为按劳分配为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按劳分配把职工劳动的数量和劳动成果同所获得的报酬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岗效薪点"作为一种新的工资分配形式,打破了原来运行了几十年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2001年3月胜利油田管理局滨南采油厂采油四矿开始"岗效薪点"工资试运行.  相似文献   

8.
杨昭全 《中国劳动》2002,(10):49-50
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决定人力资源作用的最主要指标,而工资分配又是影响人力资源利用的关键.当前,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机制还没有完全摒弃计划经济的痼疾,平均主义、大锅饭盛行.严重束缚了人力资源的使用,这是一个摆在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的企业综合管理问题.安徽铜都铜业有限公司安庆铜矿汽车运输队(以下简称安铜运输队)在量化考核、搞活分配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状况遂宁市集体企业集中在商业、纺织、轻化、交通、农机、建筑等行业,截止1993年底,职工人数达59807人,占全市企业职工人数的42.2%;有退休人员达13392人,占在职职工的22.4%。集体企业的工资分配长期以来劳动部门研究较少,一般是所谓"参照全民企业规定执行",而是由税务部门在保证国家税收的前提下调控总量,享有较充分的分配自主权,分配形式也灵活多样。除少数集体企业执行计时工资外,工业企业普遍推行计件工资、超定额奖励,商贸企业主要实行提成工资、联销联利计酬形式。职工的工资收入能较好地与其劳动贡献挂钩。但由于缺乏政策指导,企业管理水平低,集体企业内部工资分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低。全市集体企业1993年职工年均工资收入只有1754元,比同期全市国有企业年均工资低756元,比同期全省集体企业也低488元。不同行业、不同集体企业之间职工工资收入的差距也比较大,个别年收入高的集体企业达3000多元,低的只有1000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1.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如岗效薪点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形式.要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定员定额和岗位测评,做到以岗定薪.  相似文献   

11.
西南电工厂是国家机械部重点企业,现有职工840人。近几年企业在转换机制中,从改革内部管理着手,不断完善内部分配制度。1994年以来实行企业内部一次分配方案,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分配模式,重点抓住动态考核和动态管理,使企业内部分配的结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有机地统一。主要做法是:一、以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企业内部分配的基点,体现工资静态设置的科学性。1、合理设置岗位、技能工资标准我厂在确定职工的技能工资时,将原来的职工标准工资套改过渡到职工的技能工资,较为公正地  相似文献   

12.
工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为什么?笔者认为,工资分配对企业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激励与调节作用,工资的这种激励与调节作用与机械杠杆具有相似之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日臻完善,工资杠杆的激励与调节作用也日趋明显.工资的这种激励与调节作用是通过借助一定的决定机制、工资结构和形式来激发单位与职工的积极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岗效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比较适合油田生产经营特点的工资分配形式.但应该讲"岗效薪点"工资制分配办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如在配套改革和方案细节方面还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作为全国工资指导线制度试点省市之一,为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更好地指导城镇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在经济发展和本企业劳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合理适度确定职工工资增长,促进企业微观自主分配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在我国尚属"破冰"之举,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工会、教代会应当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政策文件的宣传与咨询等方面源头参与,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简晓培 《中国劳动》2007,(12):22-23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劳动关系双方及有关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分配体制,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承担的调控企业工资分配的基本职能出发,对"政府调控是否到位"和"政府调控是否越位"进行的评估分析发现,政府调控职能基本到位,但有些具体事情没有做或做得不充分,效果不够好;有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工资增长和设置工资项目方面,有越位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在以班组为计件工资分配单位时,新员工的工资奖金分配系数较低,老员工为多得工资奖金,甚至不惜将新来的员工排挤走,以便获得更高的工资资金,由此造成新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为解决新员工工资低、流失率高等问题,企业从公司层面给新员工保底工资,即新员工在班组没有达到招工时承诺的工资标准时,公司层面予以补足。"保底工资"也是劳工"用脚投票"的结果,"职场欺生"问题反映当前劳工团结还需要资方优化管理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劳动部先后确定在我市进行了企业工资新体制试点、中心城市工资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企业工资指导线试点和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的改革。通过以上改革试点,为在"九五"时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奠定了基础。过去几年,我市工资增长实现了"两个低于"的增长,即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地区经济增长,职工工资水平增长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1990年到1996年,我市职工工资总额由33.83亿元增长到103.48亿元,年均增长20.48%(二、三产业增加值现  相似文献   

20.
国营一六一厂是原航空航天工业部"三项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近几年来,在反复研究探索工资分配方案中借鉴其他工厂的经验,提出了"模糊"分配的方案,试行"纵向透明、横向模糊,动态管理"的方法。试行"模糊"分配的具体作法不少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实行了工资或奖金、津贴"模糊"分配,一般作法是:工资或奖金由用工(业务)主管人员掌握发放,每个雇员得多少只有本人知道,横向保密,不准相互打听,相互"攀比",否则就是违反纪律。我们觉得,这种"模糊"分配,实质是:主管人员"随意"分配,保密发放。这种作法在国有企业可能行不通,确实也不够科学。我厂试行"横向模糊,纵向透明"就是想解决这方面的缺陷。"横向模糊"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保密发放,减少拉开分配差距以后的攀比效应,以及可能引起的内耗。"纵向透明"大体上有两方面主要内容:一是主管人员掌握分配是由企业规定一整套比较科学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