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毕生反抗黑暗、追求光明。通过对他的著名文论《诗辩》 (ADefenseofPoetry ,182 1)的研究 ,对他的抒情诗《西风颂》 (OdetotheWestWind ,1819)逐段剖析鉴赏 ,以此证明雪莱确立的“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这一文艺理论命题的正确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运用象征的手法,使读者更加了解诗人雪莱讴歌西风的主旨,从寓意中我们深刻地理解到西风的象征意义:雪莱歌颂西风的实质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颂革命。浪漫主义力求以象征传达诗人的感知。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思想通过暗示和象征的帮助激发了读者的直观感知力。浪漫主义强调形象思维和幻想与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因此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可以见到大量由形象思维与想象创造出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3.
雪莱(percyBysheSheley)是英国19世纪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也是我国读者熟悉而喜爱的英国诗人之一。他的名篇《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的结尾句“冬天已经来临,春日怎能遥远?”已成为朗朗上口的名句。浪漫不羁的幻想、细致动人...  相似文献   

4.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重要的抒情诗之一,其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均堪称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本文旨在分析《西风颂》的三个中译本中对呼告修辞格、韵律的翻译再现,探讨译文与原文的切合度、呼告修辞格,以及韵律等诗歌艺术表现手段的再现与译文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误释及认同:复义、氛围及诗歌翻译─—兼评《西风颂》的两个中文译本傅勇林雪莱是天才,《西风颂》则系英诗翘楚。问世以来,注家蜂起,译家咸集,角度不同,解诂迥异。原因在诗有文化、美学及语言三个层次的复义性。文化复义指原诗表层即可感知的文化要旨,又指积淀于诗...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西风颂》在英国文学课程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两个或更多的译本可以作为翻译比较依据,译者根据比较、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完美地再现原著的本来面目;从词语、句式以及形式和音韵节奏诸方面对雪莱名诗《西风颂》的三个译本进行赏析与评议,比较分析译本的异同优劣是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大自然的广阔领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和济慈所创作的两首关于秋的颂歌《西风颂》和《秋颂》,是对同一主题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找到诗人抒发的不同感悟和表达。  相似文献   

8.
最近接连拜读了钱歌川老先生论翻译的几本书。钱老学贯中西、精通古今,经验之谈使读者受益非浅。但他在《英语疑难详解续篇》(P.340.)、《翻译漫谈》(P.53.)、《翻译的基本知识》(P13、P139.)中提出的“西风东译”的论点,我却不敢苟同。钱老认为熊式一先生的《西厢记》英译本将“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塞燕南飞”中的“西风紧”译成Bitter is the west wind是错误的,应改译为Bitter is the eastwind,这样才不会与英国人的观念发生矛盾,因为英国的west wind是温暖的。翻译家方重先生与钱老不谋而合。他在翻译英国诗祖乔叟(Geoffrey Chaucer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卞之琳译诗集《英国诗选》所体现的译者的翻译观及其对中国现代诗歌与卞之琳本人创作产生的影响,可以分析出外国诗歌翻译与本土诗歌实践发生遇合所需要的条件与可能的效果。《英国诗选》产生的影响只是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影响的一个表征而已。  相似文献   

10.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和波西·比西·雪莱(1792—1822)是十九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我国早就出版了它们的传记和诗选,但对于他们的政治观、社会观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存在某些误解①。拜伦生前虽比雪莱名声大,他们死后三十年(即1850年),后者却一直更受西方评论家的重视,评论他的专著很多②。关于雪莱的政治观甚至在其生前就有人评论过,认为他是改革家、预言家;而关于拜伦的文章均不是关于他的政治观、思想进步意义的,更没有“伟大的革命家”的提法。陈秋帆在其所译的日本鹤见祐辅著的《拜伦传》的前言里说,作者“冲淡了、歪曲了,甚至抹煞了拜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人口历史》(筑摩书房 1982年 284页) 本书译自伦敦世界大学1969年出版的《人口史》一书,作者是英国第一个研究历史人口学的学者。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历史人口学”,作者简要地介绍了历史人口学这门发展中的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第二章:“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2.
聊城地区文联名誉主席、著名诗人、一级作家姜建国先生的《姜建国抒情诗选》最近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透明的走廊》、《姜建国诗选》、《十二行抒情诗》之后,推出的大部头的力作。著名的老诗人沙欧欣然挥笔写下了万言序文,对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心灵颂》等六大颂诗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美的诗歌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其颂诗独特的诗歌形式及其形成过程,认为济慈在继承传统颂诗诗体和十四行诗诗体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了优美动人、灵活多样的颂诗诗体,对英语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风颂》是雪莱抒情诗中的佳作,对于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以往人们更多地是从它所表达的社会革命性和对胜利的预言的角度来分析的。本文从讴歌生命的角度,联系雪莱的生活,分析该诗主题的另一侧面,从而去探寻诗人雪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呤唎的生涯     
上海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呤唎著、王维周译的汉语翻译书籍《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下册中,附载了罗尔纲先生详细的“前言”,它论述了“太平天国一包括作者亲历记的太平天国革命史》 (1866年伦敦出版公司发行。以下简写为《太平天国》。)的著名作者、呤道莱和太平天国的关系,以及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平凡社、东洋文库一九六五年及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增井经夫、今村与志雄译的日语翻译书籍《太平天国——在李秀成的幕下》全四册中,附载了两位译者进行的周密的解说亦很详细。另外,这些译书刊行中的当时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16.
《西风颂》自传入中国以来,其译本和相关的研究论文就在日益增多,以往的研究多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则为《西风颂》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让研究者着眼于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的大关照下来分析其翻译。操纵理论让中国学者意识到“怎么译”并不是文学翻译研究的全部,翻译的背后包含着更深刻更宽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苑译林》中,有四种是以译者的姓名标题的,《朱湘译诗集》便是其中之一,并且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部“世界诗选”。 朱湘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可是,自从他1933自沉长江、悲剧地结束短促的一生之后,数十年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近几年来,研究和评介朱湘的文字多起来了,他的诗、文也都相继出版或再版。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王佐良译的《西风颂》在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的得与失,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诗歌翻译的“三美”,以期对诗歌翻译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江枫和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诗歌翻译家江枫1981年在《诗刊》杂志上发表的5首艾米莉·狄金森译诗是中国大陆最早的狄金森汉译文,他1984年出版的《狄金森诗选》是中国第一本狄金森诗歌汉译选本。江枫的译本忠实可靠,与其它译者翻译的狄金森诗歌汉译本相比,再版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对在中国普及狄金森诗歌的贡献也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的《唐诗选》上,选进了两首李涉的诗。其中一首是很富有抒情意味的《润州听暮角》:“江城吹角水茫茫,回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而“海门”,诗选上却注为:“今江苏省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