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旭东 《兰州学刊》2011,(10):183-185
人的行为体现意识,如文化消费行为是人在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选择、认同的基础上,把需要冲动转化为购买行动的过程。所以,我们从人们的文化行为的状况中便可推演出社会价值观念,继而推导出社会文化心态。社会文化心态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决定社会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因子。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某种文化消费等行为中体现出的社会心态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引导人们从过多倚重物态文化的现实转向更广阔的精神文化消费,提高文化市场的服务水平、消费内容,提高社会文化消费内需,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是当今我国进行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重要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如何直面现实、担负起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重任,不仅是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文章从加强文化建设角度来论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加强领导文化建设是其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离不开健康的国民心态,健康的国民心态离不开千万理性的公民,理性国民心态是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要素。本文以网络文化环境和理性国民心态的内涵为起点,从网络文化环境下国民心态趋向及特点着手,分析了我国国民心态的现状及凸显的问题,主要从核心价值、情理关系、利益平衡、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五个角度对网络文化环境下理性国民心态的培育进行了详细阐述,进而探讨了理性国民心态引导的四个维度。以期对网络文化理论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和国民教育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创新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和谐社会发展要求;树立健康的民族文化发展心态,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汹涌而至,它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切忌盲目照搬、移植。要坚持民族特色,保护民族文化,不能借“世界文化”或“文化一体化”而否定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塑民族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自觉,是对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遵循自觉,是对推动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担当自觉,与以人为本有着内在的关联。现阶段要从文化自觉的高度认识与理解以人为本,以文化自觉的心态坚持与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 ,世界已发展到全球化阶段 ,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已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国际背景。全球化进程呼唤文化自觉 ,新的文化论争需要文化上的自知之明。在并非由我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树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而只能是开放的文化天下主义 ;它既不自卑 ,也不自大 ;既有忧患意识 ,又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界、文艺界,"文化殖民主义"倾向严重;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后,威胁着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是:坚持"和而不同",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现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税收文化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关于税收文化的研究新兴不久。关于税收文化概念,还没有统一定义。文章试图对之予以界定,在税收文化结构层次方面采用制度、行为和心态三分法,分析了我国税收文化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我国税收文化建设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化相对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个民族处理"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关系的理论话语之一,是与文化哲学传统的创造相伴而生的、在批判文化进化论的过程中展开、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相对主义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某种校正与纠偏,是发展中国家对抗"文化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在文化相对主义视阈下,发展中国家应该调整文化心态,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化的多元性与对外开放、面向世界的方针,提高民族文化的吸纳、整合能力;实行反霸权全球文化战略,促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宋代兴起的理学(道学)是一种新形态的儒学文化,它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而是一种人的具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心态.本文把宋代兴起的理学(道学)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来研究,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揭示理学的兴起,理学的本质,理学作为一种文化心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从蒙昧趋向文明的历史,科学的发展催生了人类文化内涵和心态的变革。论文结合科学发展分析了西方哲学文化心态在面对自然、人类、科技本身与人类文明、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其反思性的结论对于人类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转型期 ,引起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是多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 ,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直接动因 ;社会文化环境由传统向现代的“位移” ,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深层文化机制 ;当代信息传播系统化、全球化、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速率快捷化等信息传播氛围的急速变革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加速机制。正是由三大机制因素的“合力”推动 ,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心态意识在真实意义上由传统向现代演变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先辈在社交礼仪的文化活动中,早已植入"雅"与"礼"的审美意识,然礼教式审美之文化心态也抑制了我国古代艺术文化之生成。在反观以舞相属之历史命运、观其审美礼仪之变迁轨迹后,应正确思辨东方艺术之文化礼仪。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共同熏陶的产物。太平天国发源于广西客家山区,为太平天国政治文化刻上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族群心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在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转型中如何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觉,端正文化心态和正视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民族文化与民族习俗的关系、增强文化自觉和端正文化心态以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传承民族文化入手,对促进民族传统习俗移风易俗的步伐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石油系统的老同志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我国石油系统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是企业的历史功臣。全面构建石油系统老年文化体系,要以文化为引领,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态和胸怀,着眼更高要求、立足更高层次,以老年文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全面构建老年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律持有明显的消极抵触的心态,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律建设的进程。领导干部消极法律心态的文化成因主要有:一、传统文化是一种集权文化,它造就了君权至上的传统,使人们普遍“重权力,轻权利”。以至于以“权力信仰”取代了“法律信仰”;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圣贤”文化,是“法律治民不治官”和“轻程序”等诸多不良价值观念的思想源头;三、传统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是当今关系网盛行和“重情轻法”价值观念的历史渊源;四、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庸”文化,是当今社会“轻法贱讼”等“非讼”思想的文化根源。因此,依法治国必须彻底摈弃封建的法律文化,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财富文化观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然而我国的财富文化现状还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财富文化"这个概念并着力加强这一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这一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传播健康的财富观念,以此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心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和规约文化发展进程,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文化体制改革也将伴随我国改革全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清文化发展规律和主动引领先进文化进路,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是我们党当仁不让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党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