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传统的运输需求模型还是LES或ELES模型,用于交通运输消费的行业性需求分析或预测都存在不足,主要是指标的实物化和多因素造成的函数关系的不稳定性。通过设置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并引入持久预期收入和生命周期等理论模型可克服这些缺陷。借助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可以对中国居民交通运输消费市场进行区域划分。交通运输消费倾向与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积极支持落后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概念分析和数据实证,说明最终消费衡量指标与其替代指标具有差异;指出近年来上海市最终消费率虽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其偏低的现象并未根本变化;消费倾向偏低和居民收入偏低,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深层次因素;建议:完善长效机制,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构造层次消费,培育消费市场,适应消费新变化等,以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3.
休闲消费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休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休闲消费结构升级为扩大内需拓展了空间,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文章最后就如何扩大休闲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江苏迅速出台政策,投资在半年内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分析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将影响江苏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收入分配、消费环境、人口结构和心理预期四个方面因素.为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特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稳定居民收支预期,优化供给结构,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消费理论主要是注重对消费者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研究,而新的西方消费者信心指数理论指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消费支出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对刺激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并结合南京市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数量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印证了两者间存在紧密相关性,从而建立南京市居民消费函数的主观因素拓展模型,并进而提出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即在注重对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收入的研究外,还要注重对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结合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指出造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八类因素,进而提出了若干刺激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消费需求在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南京市消费需求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供给方面转向需求方面 ,市场约束增强 ,需求不足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去年以来 ,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在收入增长的推动下明显回升 ,但并没有产生新的消费热点 ,距离全面启动农村消费需求甚远。本文在评析我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潜力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应对措施 ,以期为有关部门制订消费政策提供参考。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综观我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动 ,无论是消费水平还是消…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居民有9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而农村消费仅占总消费的35%左右。无可置疑,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上不去,消费层次低,必然导致最终消费率低下,消费需求不足。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河南农村消费需求现状 从对河南省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来看,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偏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总量及各项支出费用提高迅速;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在逐渐增大: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态势;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张秀儒 《青海统计》2006,(12):30-32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需求一般指最终消费,它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购买商品和生活服务的支出,政府消费是行政机关在行使政府职能时所支付的经常性费用。消费需求增长是最为稳定、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  相似文献   

12.
新疆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需求 ,首先有必要对当前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模式等进行比较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对 2 0世纪末新疆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 ,对新世纪居民消费走向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勇  董利 《统计研究》2003,20(4):31-4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显著加大。这在目前收入仍然是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前提下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不仅导致居民消费选择行为的不同 ,而且加剧了各等级城镇居民消费的不均衡。本文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结合起来建立panle -data模型 ,经验分析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因素和时间预期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收入等级水平越高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越快 ,且消费等级越高变化就越平缓 ;收入差距的拉开 ,使居民消费的共振现象趋于淡化…  相似文献   

14.
赵菡  林梅  程毅 《统计与决策》2011,(19):92-94
文章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知识青年的消费结构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ELES模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不同年龄阶段知识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特征、基本消费需求以及消费倾向存在差异,并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启动消费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 ,如何找出影响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 ,找准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十分重要。文章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子 ,并对主因子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 ,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启动消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直接取决于收入的增长。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但消费增长的速度不及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原因何在?根本原因还在于收入差距扩大,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影响消费需求首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差距太大使国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沉淀在少数富裕者阶层手中而不用于消费,另一方面,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虽有消费欲望却由于收入过低而无足够的购买力,从而造成国民收入的增长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其次,收入差距扩大造成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相对贫困。20年来,尽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民整体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化,但日常文化消费集中在看电视和上网等少数文化消费项目;市民娱乐型文化消费占比高,发展型文化消费不足,消费观念有待升级,消费意愿、需求与客观制约因素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此外,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参与度有待提高.为此建议,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性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提高利用效率、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并降低文化产品价格、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市民有充分的休闲时间等.  相似文献   

19.
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消费需求既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同样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不懈追求和新的增长点。本文较为全面深入地总结和剖析了青岛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变化趋势和制约因素.提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若干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推动青岛市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开始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