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7,20(5):108-113
构建农村牧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对农村牧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及问题,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全面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藏区农牧区反贫困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藏区农牧区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问题还相对突出,藏区在中国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定位,进行有效机制设计推进反贫困治理意义重大。目前藏区农牧区反贫困中存在偏重政策,忽视法律;偏重政府,忽视合力;偏重整体,忽视个体;偏重开发,忽视发展;偏重常规反贫,忽视社会保障等机制缺陷,因此,要实现藏区农牧区反贫困目标,应确立并重视法律反贫机制、合力反贫机制、个体瞄准机制、发展反贫机制、社保反贫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目标是克服贫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因其生存型贫困救助局限,救助资源受益分配瞄准偏差,就业激励机制和就业援助专项制度缺失漏洞,内在地存在着反贫困功能梗塞.必须在技术层面: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分类设计,防止形成“贫困陷阱”;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反贫困的制度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实现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转变,减少贫困发生因素;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劳动自救,并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特征、成因与反贫困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依据西藏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与数据资料,结合在西藏农牧区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在描述西藏农牧区贫困特征与成因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出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类型、贫困标准以及反贫困政策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而对西藏农牧区的反贫困路径与政策提出个人见解。本文会涉及到本地区贫困标准、移民扶贫、工业化、城市化等有歧义的问题。对此,笔者会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市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一个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要标志,满足不同层次需要、多层次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并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河南社会救助的款物逐年增长,直接拨付资金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省级财政的转移资金有效弥补了市县财政支付能力的不足.但社会救助中仍存在诸如覆盖面窄且城乡差别大、法规不完善且立法层次低、市县财政筹资渠道单一且利用效率低以及救助决策不够科学等问题,应优化制度设计、扩大资金规模、拓宽筹资渠道、实施有效监督,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子。在目前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基本制度保障,但该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途径,以实现贫困人口卫生保障供给的"正义和公平"。在目前新医改的背景下,应重点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科学界定救助对象、拓宽资金渠道、发挥各医疗救助主体的作用、完善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西藏农牧区基层医疗服务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借助中央政府和外省市的转移资源 ,坚持不懈地投资于人民健康 ,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维护农牧区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 ,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推行针对健康高风险群体的保健项目。这不仅为全自治区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作出贡献 ,而且为其它省 (区 )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强化公共健康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在农牧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的情况下 ,基层卫生服务的供给还远未满足农牧人口对服务便捷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出路在于 :第一 ,改善卫生机构管理 ,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流动服务能力 ;第二 ,在有限开放医疗市场的基础上 ,通过资格认定和报销规定等制度安排 ,将个体乡村医生的服务纳入合作医疗体系 ,并鼓励他们参与服务质量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蒯小明 《云梦学刊》2010,31(5):78-81
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犯罪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对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提出了紧迫性要求,而我国以扶贫开发为主的反贫困政策导致反贫困的不完备性,扶贫政策只能解决一部分个体的一部分贫困问题。由于政府责任缺失,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运行状况不理想。我国农村的反贫困体系应该包括扶贫开发、社会救助和产业救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曲绍旭 《学术论坛》2012,(6):176-179
福利多元主义以去中心化、决策参与等价值观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与我国所倡导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灾后救助理念不谋而合。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后残疾人社会救助需进一步明确救助主体、救助方式及救助性质等方面,从而通过帮扶项目的定位、救助力量的凝聚、部门关系的拓展来构建完整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付桂军 《阴山学刊》2009,22(2):96-101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这一生态脆弱地带的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促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五百多万少数民族聚居地,更是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从2004年试点到2009年初步建立以来的建设效果,分析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动荡不安,地处北疆的内蒙古社会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势。日俄势力的渗透和挑唆,加深了内蒙古地区的危机;社会的动荡不安,加深了内蒙古的落后局面;汉族移民大规模迁入内蒙古地区,使内蒙古由蒙古族游牧社会逐渐向蒙汉杂居、农牧并存的多元化社会转变。在清朝推行"新政"的形势下,为振兴蒙古族、救亡图存,内蒙古地区也开展了图强新政,开启了内蒙古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盟旗行政建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多次变迁,传承到今天,有它的合理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今天,挖掘盟旗行政建制的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积极因素,可以为建设和谐内蒙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野生草本干花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刚 《阴山学刊》2001,16(6):50-52
在内蒙古的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中,能作为干花应用的共有25科、72属,83种,其中大部分广布于全区各地,数量巨大,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智虹霓 《阴山学刊》2007,21(2):101-10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内容、场所、频率、时间、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健身为主;参与内容方面男女生有明显差异;活动场所以学校内场地为主,影响因素主要是没时间、场地设施不方便和缺乏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立法级次太低,约束力不够等原因,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折射出的法律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综合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戊  张澳夫  张璞 《阴山学刊》2009,22(5):72-75,104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各类产业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最终促进技术经济的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分析内蒙古产业结构对加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