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可以将这些思想归纳为十个方面的特质: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基础上的世界整体统一观;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基础上的宏观可变的复杂性观念;整体性质不能简单归约为部分性质的整体涌现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事物演化生成的自组织性;承认世界本原具有"多样性"的复杂性观念;承认偶然性在事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复杂性思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在存在方式上的差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现了认识发生和认识过程的信息中介的机理;没有创新的预成论的全息理论;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两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古印度哲学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的基本特质(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印度哲学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系统与复杂性思想,可以归纳为十二个方面的特质:丰富的宇宙及其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以大梵为本体的世界整体统一性理论;形形色色的多元实在论的本体论观念;明确的信息自在显现思想;丰富的宇宙、事物的全息思想;深刻的信息认识中介论思想;差异整体论和差异认识论的复杂性观念;和合论中的整体涌现论的复杂性思想;事物自然因、无目的、非决定论的复杂性观念;无常无我论、空论中的变易、无主宰、无主体的复杂性思想;"中道论"中两极兼容、对立互补的复杂性思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神学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古印度哲学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的基本特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印度哲学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系统与复杂性思想,可以归纳为十二个方面的特质:丰富的宇宙及其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以大梵为本体的世界整体统一性理论;形形色色的多元实在论的本体论观念;明确的信息自在显现思想;丰富的宇宙、事物的全息思想;深刻的信息认识中介论思想;差异整体论和差异认识论的复杂性观念;和合论中的整体涌现论的复杂性思想;事物自然因、无目的、非决定论的复杂性观念;无常无我论、空论中的变易、无主宰、无主体的复杂性思想;"中道论"中两极兼容、对立互补的复杂性思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神学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印度古代胜论派哲学关于四大极微的理论和九种实的观点明显具有多元实在论的本体论性质.其和合句义论、声无常论、因中无果论等学说则具有整体涌现论的复杂系统理论的性质.胜论哲学认为感觉的发生是业(运动)、德(对象的性质)与意(意向)的合,声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这些思想又与当代信息哲学关于认识的信息中介论的相关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概要介绍了印度古代哲学的思想脉络及其主要文献和流派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其范围包括: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典籍<梨俱吠陀>、<奥义书>中的相关思想;婆罗门教正统六派哲学(数论派、瑜珈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中的相关思想;"异流三派"(佛教、耆那教、顺世论)和生活派(邪命外道)中的相关思想.通过这些介绍,试图简略地展示出印度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神秘而深刻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6.
古代佛教的和合论是一种涌现论的复杂性学说,其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性、关系性和结构性。不应当把佛教的十二因缘、三世因果说简单归结为宿命论学说,因为与其相统一的"四谛"和"八正道"学说明显具有不安天命、自我主宰、积极创设未来的复杂性方法的韵味。佛教的无常无我论、空论中也深刻体现着变易、无主宰、无主体的复杂性思想。佛教的"中道论"以及龙树提出的"中观论"学说则具有两极兼容、对立互补的复杂性思想特征。大乘佛教的唯识论虽然是一种比较彻底的主观唯心论学说,但是,其中关于人的认识以心识为中介、为种子的一些论述则蕴涵着某种深刻的全息论和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松 《东岳论丛》2002,23(4):111-114
《周易·系辞》上篇所说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及相关话语实际上关涉到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许多重要问题 ,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和人类理解的本质。参照哲学解释学的某些思想 ,我们将会看到它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其合理性意义 ,而正是由于古代思想家对这些话语中所包含的哲学解释学意义具有一种普遍的共识 ,中国古代思想才始终立足于深切的实践性上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的科玄论战,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斗争。关于这场斗争的背景材料及一般状况,近几年来学术界已有不少论著作了详尽的介绍。这里所要探讨的,是论战的性质问题。本文认为,这场论战在哲学上具有双重性质:一是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自由意志论的对立;一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论(包括历史观上的心物二元论)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维度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马克思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开启的生存视界不仅使人的生存向人自身敞开 ,而且实际上导致了哲学因获得生存论维度而发生范式转换 :从抽象的非生存论哲学转向现实的生存论哲学。具体地说 ,马克思分别探讨并解答了关于人的“生存”、“生存方式”、人的生存的“实然”和“应然”的关系等三大问题。论文指出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思想对于认识和解除当代人类生存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在于它们所提供的辩证生存观和重视人的生存条件的现实态度 ,而且在于它的视域仍然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涵盖当代人类生活 ,其思想资质仍然具有透视当代人类生存问题的能力。论文最后还阐述了马克思的生存论思想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古代沙门思潮哲学流派中,耆那教的“七谛说”强调了七种实在或真理,归纳起来可以认为这一理论是把极微、时间、空间、运动、静止、灵魂看作是世界的六大基本构成要素;顺世派的“四大元素”论把地、水、火、风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性存在;生活派的“十二元素”论则把灵魂(命)、地、水、火、风、虚空、得、失、苦、乐、生、死看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这些理论深刻体现着多元实在论、全息论、整体涌现论的思想。耆那教“或然论”的“七支论法”强调的是事物本身的暂存性、条件性和过程性的相对性特征,以及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局限性、片面性的相对性特征,这样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过程论、随机性、非决定论的复杂性观念。生活派和顺世派的“自然因论”则具有非决定论的、自组织的复杂性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全息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它具有部分是整体的缩影、现实是历史的积汇、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三大定律 ;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的基本单位即全息包 ,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包 ,其存在形式是各种事物 ,全息包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全息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运用全息论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2002,(6)
黄健在《学术论坛》2 0 0 2年第 5期撰文《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指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开辟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新境界。这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之中 ,并将其作为哲学的基础 ;第二 ,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第三 ,把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入历史领域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阐述 …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他所采用和提出的阐释辩证法的很多方法、理论和观点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不灭的光芒.文章主要对黑格尔如下的一些方法、理论和观点重新予以阐释、讨论和挖掘:整体性和体系化方法;事物自己运动、展开的过程论思想;三分法和普遍中介的理论;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无限发展观;包含同一和差异的矛盾对立观;事物质变的突变性质的思想;事物普遍联系、过程展开的全息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一般价值论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西方价值理论不但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久远的思想渊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植根于时代背景和思想传统的当时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哲学和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角度看,现代西方价值哲学和价值学(这里将价值哲学和价值学统称为“一般价值论”)是哲学和科...  相似文献   

16.
后哲学文化对知识论的真理观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论真理观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真理符合论。它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形式。亚里士多德关于“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 ,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 ,这就是真的”① 的论述被认为是真理符合论思想的最早表述。在近代 ,由于科学对人类知识各部门的主导作用 ,哲学基本上站在科学理性的立场上 ,把真理看作是以理性为基础 ,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真知识。按照这种知识论的真理观 ,近代哲学阐释了一种实在论的符合论真理论 :“所谓真理 ,顾名思义讲来 ,不是别的 ,只是按照实在事物底契合与否 ,而进行的各种标记底分合。”真理就是“观念和事…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概念,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构成了它的丰富内容.在人类思想史上,费尔巴哈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多维视角来探讨人的完整本质的第一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既不单一,也不抽象,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庄子哲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和平思想,其终极理想就是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根源在于打破了人我平等的局面,想要实现和平就必须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建立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庄子追求平等的实质是消解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然而这充满着一种空想性.庄子的和平思想引发出对和平可能路径的无限思索,和平局面的实现往往不是建立在对社会关系的消解上,而是建立在权衡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刘再复的主体性文论具有其内在的思想源起,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对它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主体性问题的理解上,李、刘二人的差异是明显的,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前者的主体论进行了“为我所用”的“改造”。此外,西方古典人道主义及其主体性理论也是文学主体论提出的更为长远的人类思想资源。由是,更可见刘再复主体性思想的局限性。其实,主体性问题并非本体论问题,它属于哲学的总体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也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局限性。抹煞这种规定性和局限性,是不正确的;任意夸大这种规定性和局限性,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和阐述这种规定性和局限性,这是发挥马克恩主义哲学方法论功能,推进当前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