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和关键举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逐渐普及,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河南省部分乡村已经作为改革试点,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村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批非体制内的乡村精英拥有一定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较为广泛的人际网络,从而能够对村级治理事务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浅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精英格局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但数量的增长与特色缺失的矛盾却不断显现,面对这些制约着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乡村的独特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木偶戏     
乡村木偶戏,已有好些年没有看到了。最近逛庙会,才看了一场久违的木偶戏,但那场景,实在令人有些心酸。一场木偶戏,剧团人员十多个,观众百十人,显得冷冷清清,毫无当年的那种热闹气息。记得小时候看木偶戏,人山人海,摆地摊的到处都是,算卦的、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的发展对我国乡村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调动乡村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均衡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发展乡村教育,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乡村景观研究作为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传统乡村景观风貌遭受巨大冲击的今天,正日益引起业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景观设计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学等学科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乡村景观的内涵及其二元特性.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传统乡村治理范式的改变,同时对乡村治理的思维方式、治理策略等提出新的挑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打破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转变村民传统意识,优化整合乡村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乡村见闻     
刘格名 《华夏少年》2007,(10):54-55
今天,我和爸爸去乡下奶奶家体验生活。 这里随处可见的是土路,没有市里的水泥路、柏油马路。土路上跑着拖拉机、马车、牛车,很少看见汽车。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乔某与江某在同一条街上经营相同的商品。去年冬,两家因为促销引发了矛盾,此后,双方多次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斗。前不久,他们两人又大吵了一架,乔某一怒之下威胁江某,说要把他的商店给烧了。江某赶紧向公安机关报案。面对办案民警,乔某说自己只是想吓唬江某,绝对不会真做这样的事。最终,公安机关还是对乔某处以拘留三日的处罚。请问:仅以语言威胁也会触犯法律吗?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凭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自身特色,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贵州省荔波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主要梳理了荔波县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索适合贵州省荔波县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1 1年1月号大江周刊《焦点》刊登深度报道《鸟语下的乡村乱象》后,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近日来,不少当地人士纷纷致电本刊,称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鄱阳县民政局和古县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派人到高源村调查了解情况,并对高源村乱象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事情果真如此吗?3月30日下午,本刊记者再次来到鄱阳县古县渡政府,采访了该镇党委金副书记,金副书记告诉记者:《鸟语下的乡村乱象》一文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石碾     
在老家,石头碾子就像大街上的柴火垛一样随处可见。没有碾房,就那么露天放着,对视日月星辰,承受阳光雨露,感受乡野风情。碾盘平展,铺陈着属于乡村的日日夜夜;碾砣圆滑,轧着属于乡村的寻常情节;而那根高高耸立的碾维架子,则拴系着一桩桩发源于庄稼院的酸甜苦辣故事。在那电动粉碎机还没有普及的年月里,碾子总是被农事排得满满的,没个闲暇时候:春轧芝麻夏轧米,  相似文献   

14.
城镇教育的优势集合,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正如我们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的城镇化是基于人的城镇化,教育应该更应该具有公平的教育。在教学资源薄弱的前提下,更应该引起教育者的思考,特别是乡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本文浅析了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乡村旅游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旅游消费形式,旅游消费者在进行这样的一种消费的时候,主要就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和自然以及生态的生活更接近一些。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并不发达,只能说还处于起步状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弊端显现,比如说布局上比较分散、混乱的市场竞争等多种问题,要想提升我国的乡村旅游就应当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上入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环境是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系统的分析,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应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消除农民精神贫困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乡文化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生动力不足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人民文化生活空心化现象严重;因此,要针对现实问题创新解决措施:鼓励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注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并创造性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可保障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上海大都市周边乡村发展应按照产业引领、品质提升、载体先行、特色示范、多元投入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立足点,以村镇开辟新空间为突破口,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黏合剂,优化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中的村镇体系,高效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样板,推动形成城乡人口、资源等各方面要素无障碍双向流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布局、城乡风貌相得益彰、城乡文明双向开放的城乡融合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目前精准扶贫工作质效双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但同时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根据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所反映的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乡村产业面临的困境,针对如何实现乡村兴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