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MTPE)模式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翻译服务业的主流模式。但若要进一步提高MTPE效率和质量,还需要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加持,以帮助译后编辑者识别机器翻译错误并快速决策机器译文是否需要进行编辑。通过介绍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的MTPE指南的相关实践准则,并根据文本性质和受众选取适用准则指导进行了医学报告的快速译后编辑(light post-editing, LPE)实践,对医学报告文本译后编辑实践中存在的词汇错译、分词短语错译、从句错译以及段落错译、漏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指南的实际指导意义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器翻译已广泛应用于语言服务行业,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基于“翻译研究文献目录”和“机器翻译档案馆”两大数据库,通过全面剖析译后编辑过程及产品评估、译后编辑效率影响因素、译后编辑工具与译后编辑者及人才培养四大研究热点,分析其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的启示,为国内相关研究以及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学科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读GB/T 40036—2021《翻译服务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要求》的相关内容,并基于该标准详细解构译后编辑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3个环节的活动要素,发现当前主流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发展正悄然将译后编辑职业化,即译后编辑已超脱传统概念中机器翻译结果修改的单一范畴,是个体在译后编辑工作中全体活动的总和,涵盖沟通、决策、修改、服务等多项职业活动。文章结合译后编辑生产活动具体工作内容,从胜任译后编辑岗位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素养出发,构建了由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维度组成的译后编辑能力模型,以期在译后编辑职业化范畴下重新界定译后编辑的能力要素,助力译后编辑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对机器翻译的输出进行译后编辑不是真正的译后工作,更不是出版流程中的编辑工作,而是翻译过程中对译文进行修订完善的翻译后期工作.译后编辑能力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自身侧重点.除了具备一般翻译能力外,译后编辑者还应拥有翻译思维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和翻译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5.
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模式可以实现翻译质量与翻译效率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语言服务行业普遍采用的翻译模式。本文在概述国内译后编辑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译后编辑模式在影视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分析了机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并归纳出了影视文本翻译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以期为今后影视文本翻译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国内影视文本翻译的译后编辑模式是提高影视文本翻译质量与效率的重要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影视文化元素的对外传播,从而加快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6.
机器翻译(MachineTranslation)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发展应建立在完善的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词义学层面中词性的多样性、词义的多义性和格的多义性,语用学层面中的指示多义性及会话含义多义性给机器翻译造成了障碍,而加强机译系统中的词典研究,重视机译系统中上下文的处理,设计强有力的机译文法体系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去”需要将大量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文献外译。这类文献体例固定、专业用语重复率高,机器翻译能快速完成批量预处理,但此类初译文在专业术语和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却堪忧,人工译者的译后编辑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评估发现,现有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均无法准确应用于铁路行业标准文献的译后编辑,由此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四维度”能力构建模型:引入风险管理能力;强调双语翻译能力需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结合;关注特定领域能力,保障译后编辑的专业性;强调主观素质。最后,选取典型标准类文献验证此模型。  相似文献   

8.
机器翻译历经数十年发展,但译文质量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分析Météo系统及机器翻译的用户需求,指出机器翻译的发展应该依托网络平台,注重在线翻译系统的开发;应区分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出更多专业性强的实用机译系统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9.
机器翻译近年来受到国内译学界的普遍关注。以CNKI收录的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以量化统计结合质性分析的方法,对60年来国内译学界探索机器翻译研究的历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1)机器翻译研究总体态势呈四个阶段:1950s的萌芽期,1960s-1970s的停滞期,1980s-1990s的缓慢发展期和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期;(2)研究主题主要含语义研究,人机翻译质量对比分析和翻译人才培养等;(3)研究学者之间、学科之间合作亟待加强。该研究为梳理我国译学界探索机器翻译研究的历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句法"最简方案"与"最简模式"机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力图借助语言哲学和句法学中关于自然语言的定义,探求对人类语言本质的正确理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与生俱来的脱离语言理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句法学中的"最简方案"和"经济原则",试图探索出基于"受限语言"的"最简模式机器翻译理论".寻求适合"最简模式"下的机器翻译应用领域.从而,争取从根本上优化机器翻译,提高机译译文的质量,力争推动机器翻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统计方法在中医研究中的正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中医药科研实践中 ,尤其是在中医的科研论文中 ,由于缺乏现代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 ,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结论有误。这一现象应引起注意。从中医科研与论文写作中的先进设计方法的采用 ,统计处理方法的正确使用 ,统计图表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举例说明 ,正误对照 ,给中医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者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外语定量实证研究因数据复杂性多值性而导致统计失误的普遍性原因,提出避免统计失误的两个基本对策:适时激活初等数学知识;全面理解包含在统计方法中的统计思想。外语实证研究人员若能从失误中学习,并掌握两个对策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可避免或减少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失误。  相似文献   

13.
英汉、汉英机器翻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是属于2种完全不同语系的语种,所以机器在分析转换这两种语言时碰到了许多难点。本文用实例分析机器翻译在冠词、多义词、定语、时态、名词单复数、省略或隐含成分等的处理中出现的错误,并提出了改进机器翻译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满足统计分析假设是正确使用常规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当常规统计分析假设违背时,稳健统计方法相对于常规的统计分析能够更精确地估计总体参数。利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真实数据,阐述在违背常规统计分析假设的情况下比较独立组平均数时一个稳健t检验和两个稳健方差分析与对应的常规t检验和常规方差分析统计结果的差异性,可以使外语教学研究者对稳健统计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给予常规统计分析假设应有的重视,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在 2 0世纪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国内目前的一些翻译软件的机译质量仍未尽如人意 ,在翻译系统语法库和对于某些词项的词义定义方面还需进一步推敲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或修改某些广义语法模式定义或指令。  相似文献   

16.
运用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了解大学生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同时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以了解错误的根源及可用纠错策略.研究表明加强词汇知识运用以及交际策略的训练、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课堂语言操练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成功率.此研究对大学口语教学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统计了1990—2016年175篇关于汉字书写偏误研究的文献,在Corder(1974)的偏误分析步骤的基础上,从确定研究对象、搜集语料、鉴别偏误、描述偏误、评估偏误和解释偏误六方面梳理了汉字偏误的研究情况。文章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反思,得出结论:未来研究应在被试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在搜集语料上,应充分考虑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语言的获取途径及数据统计的便捷性;在偏误鉴别上,应综合考虑使用频率和生成者能否自行纠正两个标准,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上鉴别偏误等。  相似文献   

18.
错误分析对于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错误分析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错误进行归类和统计,旨在确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并从词汇、句子和语篇层次进行分析,从克服英语写作错误角度为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