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结合宗法制文化,将中国古代教育置于传统文化之中,剖析一下自秦汉至鸦片战争间的教育之特点及其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就教于同行和广大读者。 一、教育的依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是家族宗法制,它纵穿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古代教育与它并存了两千多年,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历代封建王朝不断更替,但家族宗法制却根深蒂固,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为中国古代直到民主革命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在西周时期,关于家族的礼和刑已经初具规模。礼和刑在一同纳入律之前都扮演着法律的角色,实现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西周时期关于家族的礼刑制度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法律制度的基石,深刻影响着后世家族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西周时期礼和刑中的家族制度进行梳理和探讨.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在形成之初所具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田昌五的《古代社会断代新论》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古史分期问题和分期标准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的专著。《新论》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和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国家一样,都是从父系大家族奴隶制开始的。从家族奴隶制发展到宗族奴隶制,即家族奴隶制的联合体;就是中国的发达奴隶制。  相似文献   

4.
家国一体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社会结构的特征,家族的内在凝固性、整合性与法律互为依托,铸就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性色彩,形成“家族本位”的特质。追溯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进史,剖析其特质,是我们更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婚姻基础是婚姻关系建立、存续、发展、解除的基本依据.一定社会的婚姻基础是该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组成部分.与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利益的婚姻基础相对应,现代中国的婚姻基础是个体利益,即个体对于婚姻在生理上、物质生活上、感情与精神生活上的要求与满足.  相似文献   

6.
村落家族文化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村落家族共同体在古代社会散布于四野八方,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这种基本的生活格局近现代以来逐步改观,但至今仍不能说发生了彻底的改观,因为中国至今仍然是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由此衍生出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江州“义门陈”家族,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大家族之一。其独特的家族文化使家族历经三百余年而不散,历受历代帝王的旌表,成为古代家族的典范。独特的家族文化形成的原因既有家族内部的需求,又有外部力量的推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宗法制度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近代国家权力的下沉,经济环境的变迁,逐渐使家族势力失去了政治话语权,但在农民的社会心理深处却始终潜伏着家族意识。当社会环境出现变化后,家族意识、血缘意识还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在各种社会行为中。在村民选举中,乡村各方力量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往往会利用农民的家族意识来聚集力量,争取民意,获得选票。面对家族力量对乡村信息传播的影响,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舆论引导力度,争取从观念上帮助农民走出家族意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一些史料,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家族基本法律关系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试图通过对家族中财产法律关系的研究来窥探中国古代家族成员的家庭地位并探讨他们社会权力地位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等级结构的大家族系统。这种社会体制的典型形式就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所谓宗法,简单地说,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①。  相似文献   

11.
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细胞 ,而家族文化是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以血缘认同为标志的文化积淀。本文是对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紫金乡一个白族自然村———段家村家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的个案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调解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政治主张的重要方式。古代的调解制度在漫漫二千余年中,既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石,同时也在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二千余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古代调解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对我国现代调解制度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中国历史上看,权利观极不发达,一方面,封建的正统法律思想窒息了古代人的权利观念;另一方面,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是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而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则是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试论家族法的成因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制度对封建法制的影响被概括为法的“家族主义”。它是指在封建法制中,不仅法典具体条款充分体现了以家庭伦理关系和宗法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而且以家族伦理关系为基础,将其作为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家庭制度与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中国与古代西方社会是有  相似文献   

15.
家训通常是由家族中学养和威信较高者总结经验、汲取主流价值观念从而为其族人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质。中国古代家训通过无数的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社会传播与教化子弟,对中国人优良品格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值得发扬光大。忠孝仁义与立身报国、诗礼立身与诗书传家、勤俭持家与廉洁奉公、谦虚礼让与积善修德、志向高远与诚信治国等几个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古代家训对古人优良品格的形成和塑造所起的具体作用,也为今天社会教育、人格培养等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丧礼仪式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形式,它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维护了古代中国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丧礼仪式承载着古代社会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符合官方以儒家正统思想整合家庭、家族和乡村社会的要求,在实践的层面也扩展了"礼"的内涵和实用性。全方位的互动模式、文化心理和行为惯习,是丧礼仪式独具特色的德育环境。传统丧礼仪式对个体意志结构和行动结构影响深远,对个体品德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中国社会,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立在亲密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家族社会、专制王权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这四个方面从总体上制约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性质及其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上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端落后的特征,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实质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互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已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父权家族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父权家族力量的不断扩大,某些显赫家族及其父家长层层控制了氏族组织,使包含着阶级压迫性质的父权渐次扩及氏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的范围,形成其逐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氏族征服战争使军事首长的职责揉入父权之中,并促使部落联盟向国家机构转化。在此基础上,某些夺取了统治权的父家长,利用自己战胜者的威望和权力,构筑起“家天下”的统治格局,中国古代的国家终于形成。这是一条“从家到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日益破败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末世广阔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类学谱系的观念分析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家学"问题,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在文化家族中必然存在着底蕴深厚的家学,家族与家学的影响作用于中国古代绘画,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讲求谱系传承的体现,关于家族及家学对中国古代绘画影响的研究,对理解中国古代复杂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秩序特征,以及克服以往中国传统美术史忽略画家个体或群体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缺憾,应该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