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希杰先生与秦旭卿先生合作的学术论文集《修辞·语法·文章》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7月出版了。论文集收王先生论文16篇,其中修辞学论文11篇,除《列举和分承》一篇系60年代发表之外,其余10篇均是王先生80年代的代表作品,基本上反映出了王先生80年代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春伊始,张岂之教授的新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儒学·理学·实学·新学》是一本论文集,但和普通论文集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有着一种整体构思。从形式上看,她按照历史顺序,分为“儒学篇”、“理学篇”、“实学篇”、“新学篇”,实际上,这些部分正是思想史研究的“热点”或“关节点”,从这些肯綮下手去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犹如解牛的庖丁,“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在各个关节点上,作者都提出了有创见性的观点,例如对儒学“人学”思想体系的剖析、论儒学的理性自觉与独断主义、关于宋明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清初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各自特点和贡献,中国近代哲学的主线、内容和特点,等等。在这些“点”上,特别可以表现作者的理论思维深度,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传本,仅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流传下来,其中是没有“惠施”这一篇题的。但《北齐书·杜弼传》云:“(弼)注‘庄子·惠施篇’。”王应麟根据这句话,疑《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五十二篇旧本,原有“惠施”一篇。谭戒甫先生又进而推考:杜弼注的“庄子·惠施篇”,其实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惠子》一书,刘向校定群书时,按“篇名互见例”附入《庄子》五十二篇,其后晋人删注《庄子》,又将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写于一八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它和《哲学的贫困》一样,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一篇战斗檄文;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篇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他的学术力作《汉文学史纲》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梁之刘勰,至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三才所显,并由道妙,“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其说汗漫,不可审理.很显然,这是对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批评.客观地讲,这个批评是相当严厉的.那末,怎样看待这个批评呢?换句话说,鲁迅的批评符合不符合《文心雕龙·原道》篇的实际情况呢?我以为鲁迅的批评是中肯的.首先,《文心雕龙·原道》篇没有界定“道”的范畴.刘勰在《原道》篇开宗明义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字数     
汉字究竟有多少?自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性的字典《说文解字》以来,汉字不断增加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据有关资料,历代字典、辞典收录的字数如下(有些字、辞典各家统计有所不同,这里只取一种说法):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10516字 《玉篇》梁·顾野王 22824字 《广韵》宋·陈彭平 26194字 《类篇》宋·司马光 31319字 《集韵》宋·丁度 53525字  相似文献   

7.
毛那东同志渝英帝国主义括弧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 哲学 是主观社会学,还是历史唯物渝? —学习笔豁············……吴耙先(3.1)哲学史研究必照坚持哲学的党性 原Rl] —舒揭友兰先生《中国哲 学史新篇》褚言的一个 根本阴题·”“·····“·”一揭工(1.1) —与揭友兰先生商榷“个 体”史观············……肯策父(2.1从茉布尼茜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 看唯物主义和唯.合主义的相*lJ断精构理输的发展与近代科学关于赫拉克里特哲学的阶极性的 几个阴题······.....……,……江天珊(1 .27)李佩玖(1…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不是两首独立存在两篇作品,而是一篇作品初稿和修定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校历史系副教授宋衍申撰著的《史家·史识·感情》史论集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论集收文32篇。大部分内容是研究《通鉴》及其作者司马光的,此外还有中国古代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唐宋史、  相似文献   

10.
1958年9月英苏历史学家代表在倫敦举行了会议。苏联代表团成員有:A·A·古貝尔(代表团团长),E·A·科斯明斯基,Б·А·雷巴科夫,M·H·季霍米罗夫,B·M·赫伏斯托夫,A·B·阿尔齐霍夫斯基,B·M·拉夫罗夫斯基及В·Γ·特罗哈諾夫斯基(M·H·季霍米罗夫因病未出席)。大会第一天听取并討論了A·B·阿尔齐霍夫斯基和英国学者司徒亚特·毕哥特的“苏联与英国老古学近况”的报告。第二天听取并討論以下三篇論文:M·H·季霍米罗夫的“俄罗斯希腊正教教会的起源”(討論后由Б·А·雷巴科夫解答问題);英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一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善,从《德行篇》至《仇隙篇》,分36门类,共1130条,记录汉魏至晋宋间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社会风尚,历来被誉为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 该书的作者,《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中却提出异议:“然《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乃纂缉旧文,非由  相似文献   

12.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大事.各个时期的婚姻,既有对前代婚姻习俗的传承,又因受时间因素、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原因等等的影响,而具有各个时期婚姻的独特特点.本文拟就一个横断面──即汉代婚姻这一个案的主要特点作一分析。我认为汉代婚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普遍早婚《周礼·地官·媒氏》中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记载,一般认为这是古代男女婚嫁年龄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礼记·内则》及《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等篇也持此说,后来《尚书大传》、《白虎通议·嫁娶篇》、《诗经·召南·有梅》都…  相似文献   

13.
一、篇名《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左传·文公十八年》在引述它的文句时,浑称为《虞书》。《礼记·大学》又称之为《帝典》。先秦文献中,最早出现《尧典》这一篇名的,是《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而据汉初伏生《尚书大传》,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颜回说:“《尧典》可以观美。”那么,《尧典》这一篇名早在孔子编次《尚书》时就已经出现了。《孟子》所引《尧典》之文,实在今《尚书·舜典》之中。清代学者已经考明,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古书面语中发现,与动词"夺"有关的句式结构"夺·名·名"、"夺·其·名"、"夺·之·名"夺·女·名"、"夺·吾·名"等,都是单宾语,而无一是双宾语.而"夺"是个不带双宾语的动词,这是由这个动词的性质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于归”和“有行”的意思都是“女子出嫁”。但是二者的使用对象和时间却截然不同,决不混用。“于归”一词见于《诗经》的《周南·桃夭》,《周南·汉广》、“召南·鹊巢》、《邶风·燕燕》、《豳风·东山》五首。《桃夭》篇中凡三用:  相似文献   

16.
王充《论衡·超奇篇》,在我国思想史上、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有着重要价值。可惜历来对这篇奇文注意不够,即使论及,亦语焉不详,或未把握住要旨。《超奇篇》内容丰富,思想警拔。王充综观汉兴以来一代学术,分析、品第了汉代知识分子。所论作者,上自汉以前的孔子,下至“生于今世”,与王充同时同地的周树(长生),举凡书奏、史传、论说、辞赋,无不涉及。因此,有人认为《超奇篇》是我国文学批评“作家论”的滥觞。事实上,《荀子·非十二子》和《庄子·天下篇》已开作家通论先河,《淮南子·要略》继之,史迁《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再扬其波。王充《论衡·超奇篇》提到的作者虽达廿一人之多,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通过某一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为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之一。本书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章·元杂剧概况(一 ) ;第三章·元杂剧概况 (二 ) ;第四章·关汉卿 ;第五章·王实甫 ;第六章·白朴 ;第七章·马致远 ;第八章·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一 ) ;第九章·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二 ) ;第十章·元代后期杂剧 ;第十一章·郑光祖 ;第十二章·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第十三章·无名氏杂剧 :第十四章·元代散曲 (一 ) ;第十五章·元代散曲 (二 ) ;第…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次学生运动中,可以看出现代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轨迹。周恩来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周年的大会上说,“五四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九青年运动继承起来,一二·九未完成的任务,由今天的青年运动(即一二·一运动——引者)继承起来。”三次学生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但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义具体化………,………………………………………………….边士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刑法观……………………………………··,………………··。…吕鹤云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沦与实践研讨会综述··。…………………,………·一宋才发 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 —马恩三篇早期著作中生产力原理初探…………,……………··,·,…。…,………·唐志龙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唯物史观的确立 — —读《馆意志意…  相似文献   

20.
<正> 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考茨基》①的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的一篇光辉文献,他在信中对敏·考茨基的长篇小说《旧人和新人》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提出了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问题,提出了典型化的重要原则,为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他那热情、诚恳的批评态度和全面、科学的批评方法,也为文学批评家作出了榜样。因此,《致敏·考茨基》既是一篇光辉的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