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邓小平在抗战时期正确运用毛泽东战略思想之贡献黄德润,王影聪,易红兵,李昌明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最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用鲜血和生命换得了抗战的一个个胜利,也为党的成长壮大、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化界对青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37-139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进步文化界重视对青年的培养 ,使大批进步青年成为抗日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化界培养青年人才的经验 ,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在云南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云南工业在抗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并为云南工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结云南工业发展的经验,就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对现实的启示就是云南一定要抓住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难得的机遇,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4.
卫金桂 《兰州学刊》2004,(5):262-263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本文从抗战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思想形成、中共军事思想的创新、新政权建设思想的构想、中国化文化思想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具备雏形、外交思想的转变几方面 ,论述了抗战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西的高等教育,滥觞于满清末期,初步发展于抗战时期;但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很快使江西的高等教育从发展到处于全面危机之中。这四十三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战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坚持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深刻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国共两党土地问题的合作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政治基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是两党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影响着国民党土地政策的走向;在抗战时期两党土地政策上,共产党通过又联合又斗争,迫使国民党作出某些转变,使国共两党土地政策形成良性互动,对于推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外国新闻机构在重庆的活动十分活跃,具有以下重要的历史作用:重庆曾为亚洲反法西斯战场新闻中心,驻渝国际新闻机构和记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外国记者访问延安让世界认识了共产党、八路军,客观公正报道了国共统一战线符合同盟国利益。因此,对抗战时期来华外国新闻机构的工作应有积极、正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立中央大学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抗战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中央大学在抗战期间实施的配合抗战、服务抗战的措施,诸如院系的整合与课程的调整、各类培训班的建立、以科研服务抗战以及对抗战建国活动的直接投入等,不仅发挥了大学教育的人才优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折射出了学术与政治间的互动。中央大学的内迁及其抗战救亡运动是内迁高校抗战运动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在充分考虑到当时国情和斗争实际的情况下 ,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政策和法规。这不仅对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且给新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以党在抗战时期的人权理论与实践为基础 ,论述党的人权思想的发展状况 ,以及对争取抗战胜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巩固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中共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地位,对持久抗战和最终胜利起到了单纯军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抗战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4,25(5):36-39
抗战时期,由于毛泽东、中共中央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有力领导,陕甘宁边区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其思想重视、措施得力、目的明确和艰辛奋斗等经验,对于今天发展科技事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存在南北两个文化中心,京派和海派。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昔日的中国南北文化中心解体。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是在重庆这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中建设的。历史的确实现了冯乃超事前所说的,“敌人要将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心变为文化落后的区域,而我们则要将过去文化落后区域变成文化中心。”抗战的机遇使重庆的文化地位发生变化,使之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抗战胜利以后,重庆的文化中心地位也随之消逝。但是,这段文学地理的历史对于以后四川和重庆的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针对老弱残民设立多种救济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稳定后方社会秩序,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政府西南大后方基地战略思想的产生及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提出并实行的建立西南战略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乃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团结抗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正面战场得以坚持下来、抗战最终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这一战略设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实行的,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抗战期间国民党方面的表现,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中共南方局的所在地,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重庆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抗战中的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研究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存意识”为视角,评析了抗战时期发生在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危机中的小说创作。指出了抗战时期小说创作中群体生存意识的发展轨迹,理析了抗战时期小说创作中生存观念的嬗变与分野,是我们今天对过去时的抗战小说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战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新疆400万各族人民也发扬了爱国救亡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重大贡献。新疆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就是中华民族抗日历史画卷中的光辉一页。它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倡导和组织下,以它革命的内容,清新的格调,活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文学的多维性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文学呈多维发展道路,对其应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考察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学不等于抗战文学。抗战文学以皖南事变为界线,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上海“孤岛”文学和香港文学,应属于抗战文学,而东北沦陷区文学和关内论陷区文学则不属于抗战文学。当然,即使这两个沦陷区的文学,也有些微的差别和不同。  相似文献   

20.
这是王克非、郑学凤两同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而撰写的论文。文章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的“一国两制” 的特点及其必然联系进行了论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过程的分析,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起了主导作用,但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些改变,表示愿意有条件地同中共联合抗日,也是国共再次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的几个重大战例和重大事件的介绍和评述,指出: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为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彻底打攻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政府虽然从未彻底放弃和根本改变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但在当时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对日寇的入侵也曾进行过认真的抵抗,尤其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了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抗战时期的不少著名战役,就是在国共两党两军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并肩作战的情况下取得重大胜利的,如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胜利。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