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雅安上里古镇为例,分析了古镇旅游资源及其保存现状,挖掘了古镇旅游开发中面临的几对矛盾:保护与开发模式、资源与客源、游客与古镇居民需求问的矛盾,并针对几对矛盾探索了如何在古镇开发中实施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是西华大学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而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以研究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主的实体性研究机构。2006年4月,经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评估考核,正式确定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将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保护文化资源与开发文化资源相结合,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与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相结合,研究学术,传承文明,致力于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将藏医药的传统研究与现代医学的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无疑是藏医药研究的根本出路和方向。因此,在继续搞好对传统藏医理论的继承、发掘、整理和提高的同时,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揭示藏医治疗机理和藏药的作用机理,加强藏药的开发研究,使藏医药研究早日走向现代化,以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谐共处,是人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资源可供开发的量少、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冲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开发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资源、建立起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并行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庆抗战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文化资源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最富价值、最有代表性的资源。长期以来,除极少数革命文化资源外,这一宝贵财富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保护、开发工作严重滞后。重庆抗战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门的保护、开发规划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抗战文化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保护与开发的数量不多、范围过窄,类型单一,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局限于革命遗址遗迹。保护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对策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全面调查资源,确定保护分级,建立重庆抗战文化保护区。开发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对策是: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开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永顺县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分析评估资源优势、确保重点、重新定位、利用与保护兼顾、形成特色旅游品牌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文化资源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模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文化资源的生存状况面l临着严峻挑战,不顾文化资源保护需要的滥开发、过度开发、制造大量“伪文化”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和后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纳入生态学的视野,在有效实施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循序进行。本文就还就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资源开发必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开发中的产业结构布局要与生态环境相适应,要由粗放式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产业产品要有利于环境保护,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与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联合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办"地方文化与文化遗产"专栏,特向海内外学者征稿。本栏目征稿范围:关于地方文化的学理建构、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制度研究、古今中外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比较研究、各类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础研究和对策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乃至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必须通过严格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起步较晚,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对中国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与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联合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办"地方文化研究"专栏,特向海内外学者征稿。本栏目征稿范围:关于地方文化的学理建构、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制度研究、古今中外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比较研究、各类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础研究和对策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我国各地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缺乏科学地评估与规划,地方特色不明显,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相关人才短缺。因此各地在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开发策略,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创新,而且应加强人才引进,推动各种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坚持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既有经济意义,更有教育与政治意义。对抚州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抚州市经济建设,另外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也能很好提高抚州市在国内乃至国外的知名度,这对抚州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将大有裨益。抚州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文章通过对抚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开放式综合开发、加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保护与开发抚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藏药特点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药学是祖国传统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两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藏药不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有效成份积累高、疗效神奇,是今后人类最理想药物之一。本文就藏药的特点作一番剖析,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藏药,接受藏药。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国家公园是当前国际社会保护生态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其支配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而国家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理想主体。我国的许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忽视了公共物品属性的要求,造成了资源的破坏与各方利益的不均衡。国家公园以较小面积的合理开发实现较大范围的有效保护,并由国家代表社会公众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其管理费用由国家予以保障,管理部门与公园内的旅游经营项目没有利益关系且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社区利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公园模式较好的协调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是一种符合生态旅游资源公共物品属性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政治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虽然取得较大成就,然而,其相关知识产权、红色旅游产业结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与客家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采取新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切实有效地保护与开发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古代蒙古族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颁布了许多法规法令,从猎捕野生动物的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对野生动物予以保护,使野生动物资源能永续为人所用。这些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对当今我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仍有的借鉴价值。平等地保护每一种野生动物、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野生动物休养生息的栖息地、加强宣传教育摈弃饮食陋习、开发野生动物替代产品、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等措施,既是古代蒙古族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启示,也是当今野生动物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龙虎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保护与开发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与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龙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特点,明确龙虎山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为"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与旅游经济的传导机制,提出了龙虎山地质遗迹旅游的两大限制性因素,即地质遗迹遭到人为部分破坏和地质遗迹内涵未得到深度挖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江流域向小康社会加快迈进,三峡工程初见效益,南水北调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治理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于人民,不仅是长江流域而且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长期的要求。最近,由水利部等发起举办的首届长江论坛,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宣言既充分肯定长江保护、治理与开发的成就,也密切关注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既高度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高度重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