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所称的"公文标题",专指党和国家公文处理文件所规定的狭义法定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结构原理",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公文标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为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而出版的《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一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使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得以升华,促进公文标题规范化,本文特作专题研讨。一、公文标题结构原理的显著作用长期以来,公文标题不规范的问题尤为严重,而在理论研究上,至今仍然需要破解好诸多难题。公文标题规范除文种使用正确而外,主要表现在公文标题结构规范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定,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具体的公文标题的拟制中与《办法》中相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其次,以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21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为材料,说明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具体的公文标题拟制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有些许不一致之处,并对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有十二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承载着军队机关工作的特定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机关的工作效率.公文的写作从标题开始,明确、标准的公文标题是写好军队机关公文的第一步,因而标题的规范化问题是公文写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标题应当准确概括公文内容,根据需要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中要求"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上述标准是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标题拟制提出的基本要求.考察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实践案例,目前军队公文标题还存在着一些失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繁简不合理的情况.一般在基层部队的公文标题中我们常见一些正文短而标题长的公文,特别是一些刚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处理公文标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过于重视在标题中完整表现正文意思,而忽略了公文标题要高度概括的基本要求,出现了标题繁长、头重脚轻的现象.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文长而标题过简.这在通知、通报、请示这三类文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通常正文较长,但标题则仅以"文种"出现.这样既不便于阅读,也导致公文写作明显失范,影响到公文的使用效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标题是机关公文的一项重要组成要素。在实践中,如何拟写公文标题,使公文标题既符合规定又贴切实际需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党政公文所有组成项目中最精华的要素,是它的"眉眼"和"窗口"。标题最能体现行文主旨和行文关系,最能体现公文内容和文种使用,最能体现语法、修辞和逻辑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技巧。因此,要撰写好党政公文,必须撰写好标题。这是文秘人员写作的基本功,也是办公室人员业务素质的表现。一、标题的组成要素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6.
罗锋 《秘书之友》2013,(4):34-35
随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陆续发布,高校的公文处理工作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公文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一、高校公文处理工作总体思维的变化1.公文处理由"四环节"变为"三环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  相似文献   

7.
正法定公文是指我国现行公文处理法规所确定的公文种类(文种)。依法而作的"法",是指我国现行公文处理法规和公文写作相关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公文处理法规有七部,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0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曾对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的三部"全书"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一、意见的文种功能《辞海》中"意见"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的看法、想法",《现代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笔者曾以“公文标题结构规范系列谈”为主线,分别撰写了《公文标题结构分析比较》《公文标题结构认知误区》《公文标题结构沿革思考》《公文标题结构病例剖解》《公文标题结构难题破解》《公文标题结构范例赏析》《公文标题结构专题例析》等文,在《办公室业务》杂志分12期连载(详见2008年第8期至2009年第7期)。一年来,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9月初,笔者先后阅读了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进行解读的三部"全书",感到其中错讹实在太多,恐对读者产生误导,故撰文指讹纠错。因篇幅所限,只能针对书中主要错讹作概要点评,观点或许是一孔之见,权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界同仁研讨。三部"全书"分别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与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相似文献   

12.
刘文森 《秘书之友》2012,(10):24-27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于7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广大文秘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这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是我党我国公文处理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综观《条例》全篇,与1996年5月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相似文献   

13.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国广大文秘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这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是我党我国公文处理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综观《条例》,内容更加符合实际,规定更加明确适用,措施更加切实可行,呈现出许多新亮点。亮点之一:《条例》实现了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法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正> 标题是一篇公文的眉目,位于公文正文之上的最醒目处。标题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对整篇公文的主旨一目了解,既便于文书、档案的管理,同时也为计算机的存储、检索乃至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便利。因此,认识公文标题的语法现象,探讨其规律,将有助于公文标题拟写的规范化,对提高公文的处理、检索、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最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规定为原则,以公文  相似文献   

15.
正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最新规范读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辅导,严格遵循《条例》的精神,严格按照《条例》的内容而编写的,对《条例》的每一条款均作了详细的解读。编写的作者均是我国公文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根据《条例》的新规定、新精神、新内容,在深层次解读和反复研讨  相似文献   

16.
表述准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字精练的前提条件。这体现在定义准确、分类准确、含义准确和用词准确几方面。《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是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两个规章合二为一、修改整合的产物,共八章四十二条,全篇5000多字,既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一体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华婷  王匀 《办公室业务》2013,(16):15+13
公文写作,是文秘人员的立命之本,是实践工作的点睛之笔,是保障运转的成事之基。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发布施行,强有力地推进了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要求切实改进文风,随后中宣部大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开启了清新文风之路。提升写作水平,倡导优良文风已经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共识,是公文起草工作的大势所趋,更是机关文秘人员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提升公文质量,应该在"勤学、善思、求  相似文献   

18.
陈飞 《秘书之友》2014,(6):25-27
正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GB/T 9704-2012),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似文献   

19.
《办公室业务》2012,(13):49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实施,《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于2012年6月29日发布,7月1日实施。新《格式》实施至今已1年了,在这期间,笔者通过反复学习、剖析,并在公文处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拟就新《格式》的特点、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公文格式的现状,以及公文格式通用国家标准实现路径等发表看法。一、新《格式》新特点新变化制定出台新《条例》的目的是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