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关于著作人身权妨碍著作财产权交易问题的讨论中,主张摒弃著作人身权制度的取消说和主张著作人身权进入商业流通的转让说虽不无可取之论,但因其主体论说无法自圆其说而不能解决问题.著作人身权虽与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可分离性,但这与著作财产权的可完全分离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著作人身权进入商业流转有悖设权初衷,等于变相取消了著作人身权.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借鉴英、法等发达国家创设与改革著作人身权制度的有益经验,从而探寻重构著作人身权制度的路径.建议我国著作权立法在规定著作人身权不可以转让但允许适当放弃的同时,对著作人身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以利于著作财产权交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人身权是律师一切权利的基础。我国相关法律对此却规定得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重要权利甚至未予认可,以致辩护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人身权遭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我国应在借鉴其他国家保护辩护律师人身权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辩护律师的人身权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由于受儿童权利保护理念、立法技术、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儿童人身权保护制度存在忽视儿童权利主体地位、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且尚存立法空白等不足,无法为儿童人身权保护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针对儿童人身权的特殊性,借鉴发达国家在儿童人身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应通过更新立法观念、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专门责任主体机构、强制举报制度和替代监护制度等措施,为儿童人身权保护及其健康成长创造更为安全的生存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民法通则》对公民和法人的人身权赋予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民事权利”的第五章中,设有专门一节对人身权作了规定,显示了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一) 人身权制度由来已久。早在罗马法中就有人法,但当时主要是保护奴隶主阶级的人身权。在封建社会里,农民依附在地主的土地上,法律保护的是封建地主的人身特权,维护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人身权的保护,主要是借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身权法中意思自治的范围与程度日益深广,安乐死、器官移植及商品化权许可等,都涉及这一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人格权的物权化及个人与社会间利益的博弈等,是这一现象背后的法理基础。意思自治在人身权法中有着自己的特质,如一般主体应具备完全民事责任,且不适用代理制度;契约或承诺被履行前,涉及人身权的自然人主体有任意撤销权等。  相似文献   

6.
保护人身权的法律制度,是一项涉及许多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人身权关系不仅由民法调整,而且也由刑法、行政法等部门调整。如我国《刑法》第四章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和刑罚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侵害人身权利行为给予治安管理行政处罚的规定等等。刑法、行政法对人身权保护多半是具体的(如诬陷、侮辱、诽谤罪等),而且是通过惩罚制裁来实现的。而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则是广泛的、总括性的保护,而且更多是采用补偿方式,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即基于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来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著作权法>的解读表明,法人不仅享有著作人身权,而且具有多种取得方式.国外主要著作权法虽缺少类似的明文规定,但实质上对法人享有著作人身权同样持肯定的态度.在法人著作人身权问题上,我国<著作权法>与国外主要立法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只是在立法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为了完善法人著作人身权制度,我国<著作权法>还应从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法人作者和职务作品的成立条件、职务作品中作者与法人的利益平衡等方面进行适当完善.  相似文献   

8.
传统著作权理论认为作品系作者人格之外化或延伸,著作人身权与作者人格无法分离,故其无从转让;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转让之规定亦尚付阙如。然社会实践尤其于信息以"裂变"速度传播的互联网络领域,转让著作人身权之现象不时发生,学界于此形成了禁止转让说、自由转让说和限制转让说三种不同理论主张以维护或解构传统著作权理论。但既有学说在解释著作人身权之可转让性问题上则语焉不详,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发表权和修改权具可转让性,而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则否;我国立法以此构建著作人身权转让制度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认为著作人身权是身份权的观点,只看到现象而忽视了著作人身权本质;认为著作人身权是财产权的观点,是对人格权的本质属性存在误解,没有看到社会人格权能够转让的属性。著作人身权是特殊的人格权,取缔或者合并到民法中的人格权中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对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财产权与人身权都是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在权利易受权力侵害的强制处分中,我国刑事诉讼法却存在重人身权但轻财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这不仅对被追诉人财产权不利,而且有碍刑事诉讼公平正义的实现和执法公信力的提高。我国刑事诉讼法轻财产权保护,这和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与人身权未给予同等重视密切关联。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追诉人财产权保护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对物强制处分司法审查程序;将扣押、查封、冻结等对物强制处分行为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进一步细化对物强制处分的要件;初步设定对物强制处分的期限;构建对物强制处分可以通过担保予以解除的新型财产权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公民人身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中外宪法的人身权制度进行比较 ,并分析我国现行宪法所确认的公民人身权的内容 ,提出完善我国公民人身权宪法保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强奸行为既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又是一种犯罪行为,对强奸犯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符合法理要求的,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制度,保持法治逻辑的严整性和统一性,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对公民人身权的切实保护和法律制度的内在完美性  相似文献   

13.
给著作人身权定性,一方面要考虑民法中人身权的理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征,不能忽视著作人身权所特有的性质。为著作人身权定性,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对著作人身权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人身权保护历来是各个时期市民社会的重要使命,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相应的人身权保护体制。但是随着INTERNET网络的发展,市民社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开放性的INTERNET网络对市民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这就使在传统市民社会背景下建构的人身权保护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二者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由此,市民社会的网络化与人身权保护问题应为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应通过明确对新类型人身权的保护,扩大人身权保护范围,谋求国际一体化解决等方式,确保在网络化市民社会中,人身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著作人身权转让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人身权的转让问题在我国争论已久。《著作权法》修改以来 ,法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加激烈 ,其范围已从某种著作人身权能否转让扩展到著作人身权的全部。著作人身权虽然在取得、内容、保护等方面不同于民法的人身权 ,但民法人身权的不可转让性同样适用于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可以放弃 ,但不应该也无必要转让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学者认为继承制度中,遗产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前享有继承期待权,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享有继承既得权。对于继承权的性质,学者们有很多观点,大多认可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五大民事权利(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之一。但没有给继承权作出明确的定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继承制度中不存在继承期待权;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取得遗产之前,遗产仍然归被继承人所有;继承权只是一种资格,而非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人身权应当得到有效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对劳动者人身权法律保护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享有,容易受用人单位侵犯的人身权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二部分,对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人身权保护现状和权利保护缺失原因进行分析与概括.第三部分,提出加强劳动者人身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人身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理论与现实原因,《劳动合同法》中缺少对劳动者人身权保护内容。应在《劳动合同法》中增加对劳动者人身权侧重保护内容、劳动者维权手段、用人单位(雇主)责任、附随义务等,使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人身权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国内对著作人身权信托进行研究的学者只有刘丹冰教授和杨延超博士,但两位学者对著作人身权是否可以信托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且这两种相反的观点均有商榷的余地。著作人身权虽然与民法上的人格权有相似之处,但著作人身权不属于人格权的范畴,因此,不能以著作人身权是民法上的人格权为理由而认为著作人身权不能信托。另外,由于法律的相应设计,著作人身权不进行信托也能达到信托目的,而且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或著作权人的权利,著作人身权不宜信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界关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存在固有缺陷,这使著作人身权的性质问题存在探讨的空间和必要。具体而言,一种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无二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实为财产权。事实上,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人身权之区别、民法意义上人身权之属性等诸多维度证实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之人身权并非同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与著作财产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的财产性。面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诸种新模式,重新界定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成为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