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总量、速度和结构,同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和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税收从投资、消费、分配等环节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与经济发展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愈加紧密。  相似文献   

2.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比例税率(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收增长率一般应低于GDP的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我国近10年税收收入超GDP高速增长,税收弹性系数达2.07,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和难以相信,成为近几年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使人们产生增长"是否正常"的疑虑.本文对引起该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税负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税收应该与经济同步或大体同步增长。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就是,税收收入等于国民产出(即GDP)与宏观税率的乘积,GDP增长了,税收收入也必然随之增长。本文则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构建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并揭示相关政策性因素(诸如税收征管能力的加强、税制改革等等)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经济理论为背景,结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以30余年来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将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划分,得出了总体与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薇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5):79-82,1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验证消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对CDP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无论是从长期均衡还是从短期变动来看,居民消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源于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1990年 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 1991年 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十年的发展 ,已初具规模。截止到 1999年末 ,全国上市公司达 949家 ,市价总值 2 6 471亿元。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已达 44 71万户 ,1999年全年成交金额为 3132 1亿元。证券市场的发展 ,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股票市场 ,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股市规模与GDP的关系 ,并同世界主要证券相比较 ,揭示两者之间的内…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1995-2012年中国29个省(市/区)GDP与用电量数据,基于Granger理论对两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其中26个省(市/区)存在从用电量到GDP的Granger关系.再以此26个省(市/区)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GDP与用电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电量对GDP的边际效应是非固定的,城镇化水平与该边际效应的非固定性有着方向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通过对历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建立了一阶自回归模型;分析比重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未来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行了预测;对现实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PMI与GDP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自发布以来至2010年9月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与相应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累积增速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检验得到PMI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GDP不是PMI的格兰杰原因,从而肯定了PMI对于经济走势的预测作用,从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到PMI领先于GDP走势3到12个月。而从脉冲响应分析可以看到PMI对GDP具有正面作用,因此PMI能很好的预示经济的走向和拐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协整性和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了1984年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电力消费(EC)和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给出了GDP和EC短期关系的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模型,以及他们长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际经验,上海税收政策或将面临转型,税收收入与GDP的比例短期内虽仍会继续上升,但将迎来峰值,由单边走高转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调整的阶段,税收政策需要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因此,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需要在用好、用足现有税收政策基础上,争取更多的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以下简称省 )人均GDP来看 ,我国 (除港、澳、台外 ,下同 )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较为不平衡 ,水平较高的上海几乎是水平较低的贵州的 10倍 (见表 1)。由于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故本文以 2 0 0 0年我国各省GDP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2 0 0 1)编号为 13- 2 2 ① 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 ,以探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表 1各省人均GDP单位 :万元省、市 (区 )人均GDP省 (区 )人均GDP北京 1 793 6湖北 0 70 94天津 1 63 77湖南 0 5 73 3河北 0 75 46广东 1 11…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房地产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2)房地产投资的短期波动对GDP有显著的正影响;(3)在短时期内,随着置信水平的提高,两者之间由单向因果关系变为双向因果关系,但长期内,两者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的一体化方法对中国期货市场与GDP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季节调整后期货市场与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DP与期货市场成交额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GDP引导期货市场成交额,来自于GDP的方差66.95%远远大于期货市场成交额的方差33.05%,GDP增长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与推动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天津市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税收对GDP的弹性过低,税收与GDP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税收收入弹性过低表明我国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税收增长与GDP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税制不断变化、不具有连续性的事实.本文还就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人民币,2005年则达到182321.0亿元人民币,平均以每年9.4%左右速度增长。是什么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D由凯恩斯国民经济恒等式Y=C I G (N-M)可知,C、I、G和(N-M)的增加都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一直稳步上升与财政对出口的强力支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合理的出口贸易财政支持体系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突破了规范性研究的范畴,将财政对出口的支持进行量化.通过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研究财政支持、出口额以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考察三者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取1998~2009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时股票市场与宏现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具有协调变化的趋势;但VEC模型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到两者短期内相关关系不显著,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则表明两者不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非参数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GDP与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但二者的走势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是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无法解释的.文章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对我国GDP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总量指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行的GDP核算制度存在的缺陷逐步表现出来,尤其是无法体现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等代价,没有衡量社会成本,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全貌,距离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