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用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产生于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利用语用预设特点形成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提高语言质量。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
虚假语用预设在幽默话语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句子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语用预设并非总是无阻隔地顺利实现的。当其实现情况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发生偏离时,话语中的预设就实现为语用预设的另一特殊类型——虚假语用预设。文章对几则幽默话语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虚假语用预设是幽默话语的重要制造机制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的两个基本特点是共知性与合适性,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单向性。单向性语用预设的形成原因是说话者提高语言交际效率的需要,说话者对听者背景知识的判断具有不确定性;说话者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理解,说话者带有某种隐含意图等。预设的单向性通常不会带来会话的困难,这是因为合作原则在预设行为及话语理解过程中起着约束作用。尽管如此,交际者出于某种意图,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出"不合作"现象也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用预设的分类研究,在国内是个薄弱环节,成果甚少。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可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可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含糊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不容忽视。恰当使用,可使话语缓和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从分析语用含义、语用含糊的形成方式、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着手,通过实例阐明含糊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揭示了含糊语的使用是日常有效交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语用预设是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的预设进行分析.就交际过程而言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就其本身而言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利用语用预设的这三个特性于文学创作中,可以制造笑料,传达潜在信,揭示人物深层心理,营造矛盾冲突,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TED 演讲者往往“破坏性”地利用常规预设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点,借用语用预设的触发机制,不断设置“预设陷阱”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实现话语控制、增强说服力、表达言外之意以及制造幽默效果,从而增添演讲魅力。  相似文献   

9.
语用含糊在实际交际中并不含糊,其交际意图往往是明确的.从顺应论和关联理论的角度建立语用含糊生成与理解的认知语用模型,可以对商务英语信函中语用含糊的使用进行合理的阐释.说话人往往顺应其交际意图而选择使用语用含糊,而听话人通过明示—推理模式便可实现说话人语用含糊交际意图的互为显映.  相似文献   

10.
从语篇的角度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与语篇的连贯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话语连贯,语用预设遵循着从左到右信息递增的原则和经济原则;语用预设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是语用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义预设通常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命题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则把语句同说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话语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与语用预设密切相关的情景语境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运用能够体现情景语境功能特征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来解释日常和科技会话语篇中语用预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要成功地进行英汉交际 ,必须理解交际中语用前提的异同点。从语言学家对语用前提的见解着手 ,分析语用前提在英汉交际中的内涵 ,即交际双方的社会背景信息 ,各自的文化背景信息和一定的语境常识 ,对得体的英汉交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预设是至关重要的。预设的引发不仅有语言因素,也有许多非语言因素,这些给翻译带来了诸多不便。译者不仅需要知道在源语文化中缺乏什么预设,而且还需要了解源语文化中存在的预设对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在翻译中,译者应该正确处理预设关系,从而使读者(或听者)能够准确把握源语的内涵。结合实例,本文对英汉翻译中语用预设信息转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与百科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风俗、信仰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戏剧翻译中,语用预设显在地制约着观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上帝的宠儿>、<茶馆>中,译者在戏剧独白和戏剧对白的翻译中创造、移植或突显语用预设,以保障戏剧语言内交流与外交流的通畅,从而使观众(读者)获得欣赏文学作品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广告用语的预设和隐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广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广告用语必须短小精练并要达到宣传目的,而预设和隐含就是广告用语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作者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广告词的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分析以及隐含手法分析,说明运用预设和隐含不仅能扩大广告信息量,弥补短小篇幅带来的不足,而且还能吸引广告对象做出自我分析推断,避免因明示或直接断言可能招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预设几种习以为常的观点指出预设这些观点的不完善之处,主要是关于预设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在理论阐述和实际运用上的误读。并且探讨预设的本体论,提出可能世界是语用预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产生、分类以及语法隐喻理论与语用学中语用预设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语法隐喻也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词汇语法层次还是从意义层次而言,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都具有实现语用预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前提内蕴在人们的思维之中。前提的理解和翻译可以通过三个层次实现,即语义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均寓于文本之中,其理解又都超出文本自身,是对语义前提的有益补充,对翻译也有着更为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复杂的语言现象 ,语用预设策略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运用。作者常利用语用预设的多维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帮助作品中人物巧妙交谈、理解言外之意、技巧地传递信息 ,帮助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