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权如何配置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最有效率的剩余权配置方式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动态变化的 ,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最优剩余权配置方式。这种变化是企业中人力资本不断分离、并向更高层次演进的结果。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美国立宪时期,征税问题引发了对国家主权巩固和个人财产权保护的双重关切.联邦党人和其他政治党派展开激烈的政治辩论,汉密尔顿构建国家征税制度的思想逐渐被各方接受,融人美国宪法之中.汉密尔顿关于构建国家征税权的主要思想,集中在加强国家征税权的基本理由、国家征税的合理途径以及联邦和地方分税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取证方面,大陆法系国家法院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作用积极,相应的程序和手段主要侧重于当事人申请调查,对妨害调查取证行为的制裁措施相对较轻,属职权主义;英美法系国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法院的地位消极,相应的程序和手段侧重于保障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对妨害调查取证行为的制裁措施相对更为严厉,属当事人主义。本文在对两大法系调查取证权的主体、调查取证的程序以及对妨害调查取证行为的制裁措施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反思了我国的调查取证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自身不具备充分的调查取证能力。在当事人希望通过律师的“特权”实现自己的调查取证权时,却发现律师与其权利相差无几。实践中被誉为“积极探索律师调查取证新途径”的律师调查令因为制度本身存在着法理上的硬伤,所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律师调查取证难问题。应当重新定位律师的性质,认可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准司法性”,修改民事诉讼法,取消法院的调查取证权,将其权力直接转移给律师,从立法上赋予律师“强制调查取证权”,由律师帮助当事人完成举证责任,而法官则在举证过程中保持完全中立。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阶段要提高国有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 ,更重要的是从外部着手 ,即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为此 ,本文分析了国有上市企业在提高内部治理结构时遭遇的困难 ,并试图对政府应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其工作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新时期国有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保证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二、推动企业改革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三、培养和教育广大员工,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在人力资本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有三次嬗变,即技术专家人力资本、管理者人力资本和劳动者人力资本不断脱颖而出和不断强化的过程.以人力资本为基础进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应该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具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与一般刑事案件不同,检察机关介入劫持人质事件处置促进和平解决是它有别于一般刑事案件的本质所在.因此,检方对劫持人质事件处置的介入更具有必要性.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介入劫持人质事件处置的介入程序、介入权限和介入条件.  相似文献   

9.
胡大武  张莹 《学术论坛》2007,(5):148-153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七十二条分别按同意转让和不同意转让规定了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程序。要正确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中作为限制工具的优先购买权,必须分清退股权、出卖权、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四种权利的相互关系。为了合理规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需要从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个体劳资关系是指企业出资者与企业经理人员个体之间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事务中的关系,或是指企业经理(或企业)与企业劳动者个体之间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事务中的关系。企业出资者主导与企业经理人员之间的个体劳资关系,主导企业经理(或企业)与企业劳动者之间的个体劳资关系。企业个体劳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状态,即和谐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状态、中性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状态和冲突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状态。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具有传染性,即处于某一种状态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会促使与自身状态不同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转变为与自身状态相同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的性质。运用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理论,分析国有垄断企业经理(或企业)与企业劳动者之间的个体劳资关系,可以得出两者冲突的结论,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薪酬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1.
无传播也就无权利是被普遍接受的著作权格言。而复制不等于传播。一旦复制作为传播行为副产品的地位瓦解并获得独立价值,复制权便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反而变成了导致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一片混乱的害群之马,同时也成为出版者及作者联盟利用其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的利器。在传播权及相关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取消复制权并不会实质性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却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权利及充分实现作品价值、促进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被确认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始自十九世纪末的德国。随着人权思想的兴盛,社会保障权由普通法权跃升为普遍人权和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成为各国宪法规范的对象。随之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对于推动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有效行使、保护和实现,有重大的促进功能。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产生和演变较之他国更为曲折反复,现行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存在多种缺陷,使得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尚未真正成为公民的宪定基本权利。应通过修宪或释宪的方式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俾使社会保障权获得宪法的强力保障,并成为社会保障事业与社会保障法制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的性质是劳动积累 ,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 ,只是在企业层次上将资产转为资本对待 ,开始考虑以资本方式占有企业增殖。国有资本积累的过程和特点决定了过去积累不是以单个企业方式进行 ,而是采取国家统一积累方式进行 ,因此 ,对改制企业职工的安置 ,应当在全社会范围统一考虑并进行  相似文献   

14.
法治行政的关键在于以控权与服务双重理念导控行政权的运行.基于行政权授出者与行使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困境,控权是行政法的先天基因,是行政法的基础和手段.基于人民主权的民主宪政逻辑,服务是当代行政法的时代品格,是行政法的目的和归宿.控权--服务论以行政权的有效实现为目标,用激励约束相客机制整合行政法的控权理念与服务理念.从而确立导控行政权设立目的和运行规律有效融合的行政法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及其演进机制的分析,提出企业制度的演进趋势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基础上的适当统一,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基于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复杂的配置关系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协调取决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有机统一,而其前提条件是消除制度与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16.
监察立案与党纪审查因“党政合署”而存在线索处置上的程序重合,党纪审查部门对应的违纪线索处置权限,可作为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的前置。在纪法衔接过程中,以党内法规为指引的党纪审查与以《监察法》为依据的监察调查在线索的取得方式、移送和管理上应作必要界分,明晰不同案件在党纪审查与监察调查阶段的内部分工差异。以比例原则为考量,违纪线索的处置权限与规制效果应符合程序相称性原理。从线索来源的信息评估层面出发,违纪线索的评估应建构科学合理的量化体系。对于违纪线索的处置应依照情报要素界分线索来源可靠性的不同类型,明确党内监督保障法规的执行依据。对于违法犯罪线索的处置,党纪部门在参考线索评估量化结果的同时应辨明“移送处置”与“暂存待查”的适用界限。  相似文献   

17.
论外资并购中职工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保护的法律不够规范具体,外商在并购我国内资企业中大量裁减职工,严重侵害了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其实,外商在并购过程中负有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的承继义务,无权随意解雇企业职工.我们应当通过制定<并购法>,完善保护劳动就业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雇主解雇和雇员不被解雇的各种情形,禁止外商滥用权利,加强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这一基本人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球权是以人权为基础、超越主权但不否定主权的一种全球性权利,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权、主权、球权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享有的三种最基本的权利,其中人权是核心,主权是关键,球权是保证,三权相辅相成,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了维护球权,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从以神权为基础的王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再从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球权,都是人类对自身权利认识的巨大飞跃。球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对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政治理论与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主导为主的企业改制,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利用改制而故意侵吞公共财产的手段虽五花八门,但大都可以纳入现行刑法的评价范围。改制过程中贪污犯罪的司法认定,应根据贪污罪的基本特征,把握“非法占有”等贪污罪定罪要素的涵义,结合改制当时的背景,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相似文献   

20.
父母"管教权"掩盖下的家庭暴力——兼谈亲权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亲权制度中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权,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管教权”掩盖下,侵害子女人身权益,实施家庭暴力的现象。对此,文章解释了父母管教权的含义,分析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介绍国外亲权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亲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