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东地区因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世界大国的争夺重点。冷战结束后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 ,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并谋求建立一种维护美国利益的中东新秩序。但美国所采用的强权加武力的政策日益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 ,且世界其他大国谋求中东地区主导权的力度也在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 ,美国不得不对其中东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中东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和引进西方价值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为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美国在民主盛装之下,其实另有他图,即地缘战略、石油战略和反恐战略的远东地区霸权利益谋求。民主改造“大中东”国家的背后是“美国利益”高于“阿拉伯利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中立法和40年代的租借法是美国的战时外交政策,同时也是关国的战时军火贸易政策.在中立法和租借法的政策框架下,美国的战时军火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军火生产和军火贸易的头号大国.  相似文献   

4.
吴玉林 《南都学坛》2012,32(6):41-43
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在美国各个领域的广泛存在,影响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维护了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但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在影响美国中东政策上并不是毫无约束的,他们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企图有时也会遭到失败。在诸种制约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美国犹太利益集团所施加影响的对象——美国因素。美国国家利益、在美国的其他利益集团、美国国内舆论以及美国犹太利益集团的自我制约,这些美国因素干扰着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力,这也是目前和未来我们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5.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形成挑战,也暴露出欧洲缺乏经略中东地区的能量和抓手.法国在欧洲国家中对美国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在中东地区的地缘利益与美国有差异,不会在地区事务上对美国亦步亦趋.面对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留下的战略真空,法国总统马克龙利用8月28日访问伊拉克和12月3至4日访问阿联酋、卡塔尔、沙特三国的两次出访...  相似文献   

6.
民主改造伊拉克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用改造德国和日本的模式,通过在"大中东"实行一系列外交、文化、经济改革,以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观和政治制度改造伊拉克,遏制、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进而改造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置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于不顾,一厢情愿地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民主理想改变阿拉伯世界,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民主社会"转变,结果造成灾难性的"水土不服":伊拉克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反美运动,恐怖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秩序混乱,伊拉克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非洲国家的军费开支逐年增长,其常规武器的进口额也日益扩大,并在地区武装冲突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和俄罗斯是非洲国家主要的武器来源国,其武器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洲地区长期的战乱与冲突。美俄对非军售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及后金融危机时期,美俄为了拉动本国经济,积极拓展非洲军火市场。军售对军火出口国和军火进口国有着不同的意义。对美俄来说,对非军售既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润,又可谋求对非政治影响力。对非洲国家而言,美俄军售带来的并非和平、安全及经济发展,更多的是无尽的灾难和战争。中国对非军售以加强非洲国家国防,促进非洲国家与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目的,但因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对非军售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30年代被迫加入殖民全球化之后,中东地区的地区政治、安全关系被深刻卷入了国际体系,并深刻受到跨国因素,尤其是全球因素的影响。二战结束至今,中东地区因为频繁的地区冲突、贫困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成为全球治理中的薄弱环节,也落后于东亚等其他发展中地区的地区治理。当前中东地区的主要治理网络既包括全球层面的联合国系统、美国试图领导的美国“帝权”下的治理,也包括欧盟在中东的合作伙伴计划和海合会的治理实践,但这些治理模式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要更好地实现对中东地区的治理,需要根据全球治理的合作实质,以及依靠合作网络来进行管理,把全球治理中的中东难题“地区化”。  相似文献   

9.
民主改造伊拉克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用改造德国和日本的模式,通过实行一系列外交、文化、经济改革,以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观和政治制度改造伊拉克,遏制、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进而改造中东地区和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但美国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于不顾,一厢情愿地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民主理想改变阿拉伯世界,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民主社会"转变,结果造成灾难性的"水土不服":伊拉克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反美运动,恐怖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秩序混乱,伊拉克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0.
民主改造伊拉克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目的是用改造德国和日本的模式,通过在"大中东"实行一系列外交、文化、经济改革,以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观和政治制度改造伊拉克,遏制、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进而改造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置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于不顾,一厢情愿地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民主理想改变阿拉伯世界,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民主社会"转变,结果造成灾难性的"水土不服"伊拉克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反美运动,恐怖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秩序混乱,伊拉克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 ,石油安全战略是美国维护其国家利益的一项重要战略 ,美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石油外交。非洲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是美国全球石油战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石油供应地 ;同时 ,近年来非洲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因此 ,非洲也是美国推行“石油外交”的重点地区之一。美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推行的石油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根本上讲 ,是为了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二战之后一直将中东视为关乎其国家利益的关键地区,并一直致力于促进中东和平进程。而中东问题之核心在于巴勒斯坦问题。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巴以和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本文主要论述克林顿政府促和目的、促和政策、促和过程和促和手段,并对克林顿政府促和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行简略的分析。旨在弄清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在巴以和谈过程中的政策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美国对中东政策历经冷战、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三个分水岭。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除了基本的战略、政治和经济利益外,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外交理念、国内利益集团以及美国与大国的关系、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都有着紧密联系,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申旭 《21世纪》2010,(11):28-28
美国《金融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显示,中东小国卡塔尔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90149美元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9·11"事件以来,大国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角力,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权力斗争的需要,上述大国尽管竞争的手段各异、程度不同,但都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构成现实而潜在的挑战,未来中东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许又将跌入大国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7.
海湾危机爆发的原因,此前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主要说法是,美国欲借苏东剧变、中东地区出现真空之际,寻求切入并控制中东石油资源和这个战略要地,默许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后出师有名,发动海湾战争,占据并控制中东要地.然而,本人通过对有关文献、重要文件及高层人士对话等资料的仔细梳理发现,由于萨达姆·侯赛因想称霸波斯湾、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左右海湾局势的欲望与美国在中东保持均势的立场和有限的允许伊拉克获得一定利益的政策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加之萨达姆.侯赛因对美国关于中东政策态度方面的误读,最终触动了美国在中东利益的底线,招致了海湾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反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或行为,在土耳其有其独特的演变轨迹和表现形式。一战后土耳其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以民间交往为主,到冷战时期双方建立了同盟关系。但由于两者在地缘政治上的分歧,土耳其国内产生了反美主义。在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反美主义在社会各阶层中爆发,反美主义的内容泛化,并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土耳其反美主义的根源在于美国的全球霸权与土耳其的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美国地区战略与土耳其区域外交诉求的矛盾,以及美国文化与土耳其本土文化的冲突。土耳其反美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是土耳其通过民族主义话语和实践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的反抗。从其特点看,土耳其反美主义的驱动力是捍卫国家利益,其精神内核是民族主义。当前土耳其反美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正义与发展党的统治,恶化了美土关系,增添了中东局势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中东的公众外交始于二战期间,其活动包括宣传美国的中东政策,反击中东反美宣传,介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民主制度等,目的是拓展美国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实现其中东利益。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在中东的公众外交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公众外交部门,建立信息文化中心,并由公众外交官负责开展具体活动。美国的中东公众外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渐成熟。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其活动逐渐减少,影响力日渐式微,最终于90年代末跌入谷底。冷战期间,美国的公众外交官在中东公众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外交官也关注诸如美苏宣传战等议题,但是阿以冲突才是困扰他们的首要议题。同样,阿以冲突也是严重削弱美国中东公众外交成效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